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两制三馆牡丹歌诗状1026年4月 北宋 · 晏殊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七、元献遗文、《皇朝文鉴》卷六三、《文翰类选大成》卷一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准传宣劄子,奉圣旨令两制三馆赋后苑诸殿亭牡丹歌诗者。
化合天人,祥开卉木。
协风灵雨,散为膏壤之滋;
共蒂并柯,布在密青之圃。
画品难形于卓异,瑞图不尽于芳妍。
乃诏儒臣,各摛华藻。
匪太平之特盛,岂荣遇之及兹?
昔者虞舜膺期,有皋陶之赓载;
周宣继业,闻吉甫之诵章。
盖默助于谟猷,不专工于辞翰。
迨于汉室,尤好艺文。
别馆离宫,多命从臣之制作;
倡优郑卫,已无前古之箴规。
中叶以还,其风未泯。
永平《神雀》之颂,孝明称美者五人;
贞元《重九》之篇,德宗考第于三等。
并垂编简,式著熙隆。
洪惟圣运之会昌,可继重华之辉耀。
然于众制,未复前修。
思讽谕者,隐其诚而靡
局声律者,艳其言而罕实。
不足以上裨睿览,下达民情,效明良喜起之音,续雅颂清徽之范。
姑用登高而能赋,庶几博弈之犹贤。
虽叶旁求,岂任多愧。
臣首当庸滥,实玷恩华。
兴寤以思,腼惶无极。
两制侍讲学士龙图阁待制,自章得象已下十三人,三馆秘阁康孝基已下二十七人,歌诗共一百四十首,谨随状进以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