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宋故卫尉少卿分司西京胡公神道碑铭1036年 北宋 · 范仲淹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八、《范文正公集》卷一一 创作地点: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
公讳令仪,字某开封陈留人也。
曾祖瑜,祖绍,属唐季五代之否,嘉遁不显。
父弼,累赠尚书刑部侍郎
妣某氏,赠荥阳县太君
初,侍郎觏皇家之兴,乃以儒行教子曰:「可仕矣」。
夙夜简编,绝而复续。
雍熙中,以明经中第,解褐泾州良原
丁太夫人忧,服除,补颍川郡法掾
又居侍郎之丧,皆哀毁过人,乡闾志之。
既练,朝廷以前公在颍川,辨析冤狱,尝活人于死,特令陛见。
大理评事,知泰州海陵县
江淮内属未久,吏奸民嚣,凌弱暴寡,视宰政如儿戏
公至,则先令后刑,必行无回,人皆凛然惮之,始服事于官上,盖有西门豹之风焉。
光禄丞,充刑部详覆官
阅天下案牍,驳议无隐,一切以正。
真宗嗣位,改大理丞
三门发运判官以不职闻,朝廷铨其材,以公代之。
秩满,守巴汉郡,赐五品服。
天子升岱宗,庆均内外,迁太子赞善大夫
归朝,进殿中丞,领高密郡
徙治定襄,迁国子博士,拜虞部员外郎,典历城郡。
郡数万户,多用豪力,二千石鲜不受侮。
公正色直心,视之无难。
会河决白马,为朝廷忧,诏发数十州兵民塞之。
科赋暴急,后期者,官更有不测之咎。
诸道皆奔走,民负敲扑。
公于部中择其挟贵人势力、州县不敢动者一二家,薄责于庭,众皆大惧,曰:「是家不可缓,况吾属耶」?
咸辇其薪,昼夜以西,比诸州率先以济。
由是民不被楚,吏不坐责。
干力如此。
陇城郡,历比、驾二部外郎
在郡未几,破奸发伏,有神明之号。
朝廷谅其公,命提点河北诸州刑狱事。
诸州望风以畏,莫有冤者。
主客郎中,充淮南转运使,赐服三品。
陕西转运使,且许入觐。
金部郎中
西陲宿兵,食货为大。
公视民丰俭,歛收以时。
边廪始充焉。
河北转运使,未踰月,朝廷以河东方窘财用,改河东转运使
公请借民飞挽,以实边郡。
人或媒孽,以为非便。
朝廷惑其说,徙守回中郡。
既而代公者复行前议,公得辨。
改知凤翔府,且有锡劳。
部中每岁造舟六百艘,供大河馈运,必借民操篙,沿渭而下,以达于河,凡有覆溺,破产而偿。
吏私诸豪,专扰下户。
公重为立法,使得均一,于今民道之。
明道初,旱蝗西飞,关中被其害,独不入岐下,人咸异之。
寮属请以上闻,公曰:「昔刘琨为郡而虎渡河,及帝问之,曰:『偶然尔』。
此刘公所不敢当,于吾何有」?
闻者谓公质厚,有古人之心焉。
司勋郎中,亟召还台。
公叹曰:「吾年七十有五,精力犹彊,恩奖未衰,岂不自知其止耶」?
遂告老于朝,有诏嘉之,拜卫尉少卿分司西京
公既退,即家于长安
聚书数千卷,教子孙,乐林泉,每诵白傅歌诗,以怡性情。
凡十二年而终,实某年某月也。
享年八十有七。
以某年某月,归葬于开封之某乡某里,附先侍郎之茔。
公少尚严毅,老益精明,斥恶与善,始终一节,古所谓老成人者欤!
夫人张氏,封内乡县君,先公而亡。
有三子,长曰远,大理寺丞
次曰规,耀州三原主簿
次曰拱辰,成州团练推官
女七人,长适进士苏贽;
次早亡;
次适閤门祗候陈惟一;
次适临濮主簿刘淑
次适太子中舍邢保雍;
次适大理评事韩仁哲;
次适将作监主簿赵士安
孙男七人,并登仕籍。
初,天圣中,余掌泰州西溪之盐局,目秋潮之患,浸淫于海陵、兴化二邑间,五谷不能生,百姓馁而逋者三千馀户。
旧有大防,废而不治。
余乃白制置发运使张侯纶,张侯表余知兴化县,以复厥
会雨雪大至,潮汹汹惊人,而兵夫散走,旋泞而死者百馀人。
道路飞语,谓死者数千,而不可复。
朝廷遣中使按视,将有中罢之议。
遽命公为淮南转运使,以究其可否。
公急驰而至,观厥民,相厥地,叹曰:「昔余为海陵宰,知兹邑之田特为膏腴,春耕秋获,笑歌满野,民多富实,往往重门击柝,拟于公府。
今葭苇苍茫,无复遗民,良可哀耶」!
乃抗章请必行前议,张侯亦请兼领海陵郡,朝廷从之。
公与张侯共董其役,始成大防,亘一百五十里,潮不能害,而二邑逋民悉复其业。
余始谋之,以母忧去职,二公实成之。
今二十馀载,果不坏。
非公之同心,岂及于民哉!
其子以余知公所存,恳请为铭而不让。
辞曰:
胡公之生,皇朝之始。
觏文斯兴,执经以起。
自迩而遐,干于王家。
法以持奸,政以塞邪。
七守列藩,四当外计。
曰勤曰恭,克威克惠。
告老于君,以休吾身。
鼓缶而歌,十有二春。
子子孙孙,诜诜济济。
九十其几,手足云启。
福欤寿欤,有终有初。
丰碑岩岩,我得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