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皇储资圣颂1018年 北宋 · 范仲淹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七 创作地点:安徽省亳州市
臣闻圣人之作《易》也,以言乎《离》,则大人有继明之体;
以言乎《震》,则元子有主器之威。
何则?
体以继明,而万邦久照;
威以主器,而七庙大宁
其况登监抚之期,资圣神之政者哉!
国家兴皇统,绍仙源
宝叶茂昌,灵根善固,皇祖之功也;
神武不杀,天开八际,皇宗之德也。
文明以健,景临万有。
圣上妙体乾元,光御人极,应上真之道,抚大宝之运,华亲肃睦,美俗昭明。
尚周文之文,而百官懋德;
汉武之武,而四夷怀恩。
于是览神洛以朝先,因心之至也;
启帝符以升中,动天之著也。
如报厚德于汾壤,款大道于亳宫。
表开圣之都,揭降清之馆。
鸿名盛则,皇哉休哉!
旷代不举者,吾皇富有焉。
然犹清净戒豫,恭默思高,观妙自然,播芳无外
璿枢丽正,物有戴天之安;
金鉴凝明,人咸抱日之景。
若夫道德之奥,仁义之醇,礼乐之和,刑政之清,无得名矣,又尽善矣。
功成功矣,事无事矣,圣子神孙,其法象之矣。
居一日,羡三公,登东涂,皇帝若曰:「眷惟元子,万邦重器。
道心之微必究,王业之难必知。
性习惟其初,左右惟其贤。
尔召,往师傅焉;
讲善体政,欲有观焉」。
三公相与而进曰:「惟皇之嗣,惟天之授,生而神灵,幼而岐嶷。
而复累藩邸,践储副,奉见清庙,载禧圆丘,固当辅圣克家,佐天理物也矣」。
皇太子乃夕惕钦命,未明而兴。
俨观东朝,齐立西面。
与夫股肱优老,羽翼令人,讲帝皇之风,参天人之理,遐烛安危之辙,眇穷得失之源。
曷尝不力仁而民怀,作德而祥降。
于是消息乎九范,经营乎五典。
与治与乱,警策而弗迷;
惟时惟几,佩服而深谕。
此道心之微也,盖究详于妙虑。
其于中外之务,光大之政,则贤必尚爵,功必厚禄。
谋一令,思以敷天下之祐;
议一赏,思以天下之善。
举一刑,则必怅然有不忍之心,暴何端而兴矣?
接一士,则必慷然有好直之心,佞何阶而进矣?
天下欲以富利而弗夺也,欲以寿养而弗伤也,欲以固信而弗欺也,欲以安静而弗扰也。
期于无盗,责之于衣食;
期于无刑,求之于礼义。
礼义既充,熟而成风,然后天下熙熙而遂,乐也无穷。
然则上世圣贤,未尝不勉而后至,慎而后宁。
故《书》曰「勖哉」,庶其至矣;
《诗》云戒之慎之,保其宁矣。
此王业之难也,岂徒知之,固以辅而去之矣。
若性习右之,可得而言,聪哲自天,诚明见志。
其始也,后稷玩于播殖,仲尼戏于俎豆。
爰发五胜之辨,实宣三正之方。
今乃琴诵成文,典书在御。
入则有保,出则有师,太傅居前,少傅居后。
而能干蛊天家,代工王室,美四方之事,资万机之圣。
识者曰:正斯嗣也,明斯德也,由斯道也,天意人事章章乎,岂符谶而后著也!
圣源深长,天道辅相欤!
非天私我有宋,惟天祐于一德。
陶唐氏之与舜也,历试诸难三十载,而尧德益明,天下益治。
今斯时也,然奚若吾君之嗣之美矣!
君子有言曰,巍巍乎皇之有成功也哉!
郁郁乎嗣之有成德也哉!
乐圣者系之颂云:
粤自黄灵,爰及炎宋。
巍巍天造,绵绵帝统。
神武之祖,文明之宗。
元基不拔,盛业来重。
我后御极,吾民敏德。
盛节交举,庶汇咸殖。
万邦作孚,百神受职。
允也时雍,何哉帝力。
王假有家,乃建承华。
三善靡忒,二对何嘉。
日光月轮,山辉海润。
相见乎《离》,盖取诸《震》。
帝均其勤,抚国监军
天受英晤,日彰温文。
乃左乃右,惟仁惟旧。
稼穑斯忧,艰难斯究。
授人惟才,进人惟德。
刑也以薄,恩也以直。
屈者其伸,劳者其逸。
言思逆耳,道务前膝
玉振金相,英声茂实。
绵若寿域,熙如春台。
守之而已,仁远乎哉!
天业昌兮,天家光兮。
圣有嗣兮,明无疆兮。
皇心之宁兮,黔首之康兮。
祖宗之灵兮,子孙之长兮。
金石在庙兮,颂声洋洋兮(《范文正公集》卷六。又见《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八一。)
:宋本作「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