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议贡举奏 北宋 · 夏竦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六、《文庄集》卷一五、《历代名臣奏议》卷一六四
伏以隋设进士之科,唐氏特隆其选,岁登榜帖,不过三十。
贤俊之器,将相之具在其中,谅不虚语。
主司慎选,弊于回挠。
豪右角逐之衢,是非锋起之场。
进孤寒则道直而有悔,私权贵则道枉而无咎。
贡举之间,因循滋弊。
国家大设场屋,旁求髦俊。
虽搜贤之礼博于虞夏,而登科之士冗于隋唐。
滥者或辈进,材者或旅退。
荐书未达于冕旒,驰声已满于涂路。
求夫劂由,其弊斯在。
始则天下州郡,荐送冗杂。
祝谒已先秋赋,里选何有至公?
择官一郡,选贤数县。
铮铮佼佼,推为翘楚。
故大藩动盈百数,支郡不远,百里一贤,无乃多矣!
次则省试,有司优容过当。
或以三应五上,华颠鲐背,尝对扬金殿,授荐边城,皆蒙姑息,取预科级。
明试之道,无乃远乎?
若万方上计,扃键贡闼。
衣冠鳞萃而万数,卷轴山积而亿计。
良楛相杂,精粗交半。
铨品之官不踰五员,考试之限不越三旬。
无以施其鉴,无以展其材。
主司不一,好尚差殊。
学古者注意于策论,修辞者宅心于诗赋。
简略者鄙其闳衍,绮丽者轻其质直。
鉴裁既纷,品题乃惑。
缁素无常色,金土无定价。
燕雀遇便风,则高翔千仞;
蛟龙无尺水,则困于泥涂。
故工拙之状,多乖外望,致躁竞之士,腾口谤议。
为朝廷计者,莫若改立制度,颁下郡国。
自今本道举人各于都会取解。
专委输运之使,慎择秋赋之官。
选采良士,上名礼部
朝廷于是选官十员,立限一季。
先则品题所业,次乃详考呈试。
不得以场籍、年齿、御试、远人,妄分条目,滥居等级。
但诗赋策论俱善为上等;
诗赋优而策论劣,策论优而诗赋劣者为中等;
自馀不逮,皆从驳放。
择材而升,不限其数。
名之日,则榜列程试。
合格者自省门而右,丹笔题注,明下臧否。
标其警策之辞,识其疣赘之语。
凡于卷末,统论得失。
合送合落,各令知悉。
如有不当,并听言上。
是则主司无启倖之门,薄徒有知过之心。
进人以礼,必也是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