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上监判郎中书 北宋 · 穆修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二、《穆参军集》卷中
月日,具官某谨拜手书于监判郎中执事:某为儿童岁,多依外门祖氏家,由是得服执事之名久矣。
逮十岁许。
从先君官南北,则不常其居。
年已长,即入举子场,干时求进,为人事羁束,皇皇汲汲,至于今,不获一拜盛德于左右。
往年见先君,闻执事拜官,宠泽优渥,时谓某曰:「昔日汝外王父屡与吾言及其僚友家子弟,敦伟可器量者,独曰邢君,久远职位,不同吾辈,幸记之。
今诚验其语。
汝外王父可谓知人。
吾为太学生时,亦尝辱邢君游。
他日汝见之,必修子侄礼」。
小子奉是言不敢遗忘。
于时某方再举于有司,虽一名似失所望,其后选授泰州司理参军,区区曹掾,未终秩而衅祸继作。
所天奄丧,艰苦无诉。
去冬适自南归,一家贫寄京师,薪水不给,老幼数口,嗷嗷待哺。
相视未定,旋奔走于外以谋其食,越春涉夏,无时少息。
所以未遑进见于执事者,盖此也。
近日思京城都会之地,茍无俸入储蓄之备,未易久居,方谋今秋将家迁汶上乡里,葺先人故田,以奉老母之膳,因自为息身之计。
既如此,即望执事之门愈将无及矣。
重念先人忝执事畴昔之旧,不能当此时一请见门下,是自取疏外于长者,而不行先君往岁之命也。
前数日窃不度量,遂造于门馆,既获以名通,伺命迁延间,蒙执事辞以他故,彷徨引退,愧生于颜。
归自思之曰:执事所以拒而不见者,责其进谒之晚故也。
执事其实未尽察之,亦宜乎责其已晚也。
某又岂敢以必见望于执事
虽然,茍默而不以言自解其所以进谒之晚之故,则是终得罪于长者,足以为耻。
今盘桓忸怩数日而复进其言,庶几执事览其言而尽赐察知。
或哀以故人之子而命见,则复敢以见;
如不命以见,则终不敢见。
执事谅之。
不宣。
某再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