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吴寺丞撰闲居编序书 北宋 · 释智圆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闲居编》卷二二
二月六日沙门某谨斋沐撰书,白于寺丞左右。
某不接文会,以踰年已,而慕高义,渴嘉谈,无日忘之也。
某近以故疾遽作,伏枕闲房,今月朔旦,侍疾者俄云:钱唐主簿李君遣介贻书。
及发函一窥,乃寺丞所撰某之拙文集曰《闲居编》者之盛序焉。
由是霍然惊起,凭几俯读,舒卷沈玩,疑乎纸变墨渝,何止于三复哉!
而其辞炳炳然,其旨渊渊然,较古今之得失,论文理之胜负,尽在此矣。
而于某之所作,发仲尼「华衮」之褒,有伯喈「色丝」之叹,此亦过当矣。
窃自疑之,某之狂言果非也?
果是也?
果非也,而寺丞情之所钟,而曲加粉泽。
寺丞闲默端雅,言为世范,非容易而谈者,岂虚授其言哉?
果是也,乃林下病夫狂简斐然,山讴野咏矣。
寺丞负文章之大名,乃士林之杰然也,虽蠖屈于筦榷,将膺扬于代言,方且为典为诰,以润色帝业,作誓作命,以发挥王猷,安肯以不世之文以冠野夫之集乎?
于是乎犹豫于中心者久,而忽然独断,何乎?
且大君子用心,唯道是从,不以静躁分,不以形服阻。
我道之果同也,我文之果是也,则必当为我发挥之,张皇之。
若然者,则寺丞其我之知音乎!
夫音不易知,知音难得,寺丞既知之,某既得之矣。
挽盐车者尚能为孙阳之鸣,某虽臞瘠困踬,晨夕待尽,尚能身别寒暑,眼分菽麦,心有是非,岂不能为知音一鸣哉?
今为寺丞鸣之矣,惟寺丞听之。
某幼缘宿习,雅好空门,于龆龀之年,即毁其发、坏其服而为浮屠徒也。
洎年迩升冠,颇好周孔书,将欲研几极深,从有道者受学,而为落发之师拘束之,不获从志。
由是杜门阒然,独学无友,往往得五经之书而自览焉。
虽文字不及尽识,句读不及尽分,而好求圣师之指归,而会通其说焉。
譬若九方堙之相马,略玄黄而谈神骏也,而与夫嘈嘈诵声者、寻章摘句者已胡越矣。
读《易》也,乃知本乎太极,辟设两仪,而五常之性韫乎其中矣。
故曰:「立天之道,曰阴曰
立地之道,曰柔曰刚;
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是故文王海列四德以演之,圣师岳配五常以翼之,乃以《乾》、《坤》首之也。
繇是知五常者,其周孔之化源乎。
读《书》也,乃知三皇以降,洪荒朴略,非百世常行之道,其言不可训。
故圣师以二帝三王之道作范于后代,尊揖让,鄙干戈,故以二《典》首之也。
虽汤、武有救弊之德,而非仲尼之本志也,故《语》曰:「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读其《诗》也,乃知有天地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
夫妇其本二仪、而首三纲乎,故以《关雎》首之也。
读《春秋》也,乃知周室衰,狄人猾夏,平王东迁,号令不行,礼乐征伐不出乎天子,而出乎诸侯也。
是故仲尼约鲁史而修《春秋》,以赏罚,贬诸侯,讨大夫,以正其王道者也。
故《语》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
鲁隐公逮于昭公,十世失政,死于乾侯,乃其验乎,是以《春秋》始于周平、鲁隐也。
虽先儒之瞽说,谓始王贤君者,后学从而传之,其如《论语》圣师之言何!
唯《礼》经也,弟子记述诸,汉儒糅杂诸,后贤易置诸,故于首篇之所以而悉出于人情,谅非乎圣旨也。
一旦既知之于心矣,而勇于为学,且曰,吾虽无师之训教,无友之磋切,而准的五经,发明圣旨,树教立言,亦应可矣。
于是杀青磨铅,不舍昼夜,将欲左揽孟轲之袂,右拍扬雄之肩,盘游儒官,鸣唱文教,金口木舌,大训乎衰世,使夫三王二帝之道不远复矣。
无何身婴羸病,顿阻进学,忽忽不乐,壮志寖微。
一日自省曰:「汝释迦之徒也,空华乎世界,浮云乎富贵,谷响乎言语,掣电乎形命,又何婴病失志至如是乎」!
自是专寻释典,反照心性,弃捐万事,会同一心,故于向者为文之道不能果其志、就其业也。
是以晚年所作,虽以宗儒为本,而申明释氏加其数倍焉,往往旁涉《老》、《庄》,以助其说。
于戏!
人岂不知则某于为文不能淳矣。
公孙龙之无家,司马迁之多爱,乃自贻之也,后世有圣如仲尼者,其将罪我乎!
于是孤文片记,悉不欲留,以逃后世之责耳。
寻以养病孤山,隐居林下,有朋自远方来者,每以编纪为勉,遂以向者之志对焉。
彼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尔。
夫三教者本同而末异,其于训民治世岂不共为表里哉?
子之所述,宜在集之以贻于后也」。
于是乃从其请,故后有所得者因而录之。
而歌诗文颂,错杂间出,号之曰《闲居编》,亦陆鲁望《丛书》之俦也。
且欲不出户庭,以贻子孙尔,敢冀偶知音而有所发挥乎?
今睹寺丞所赠之序,岂不幸甚乎!
谨当嘱后学辈编其所著,使各从其类,而首载雄文,用贻后代,俾儒者、释者见之而不惑,知三教之同归,且免夫诋诃之辞也。
成我者,其寺丞乎!
若夫前世之贤为僧作序者多矣,至如吴翰林融之序《禅月》,包中丞之序昼公,而但指在歌诗,岂能辨明文教,惟辞惟理,比夫雄文而彼有惭色,但所称者之贤不如贯休、皎然尔。
某寝疾在床,奄忽非久,辄陈颠乱之说,以叙生平之志,以感知音之惠。
口占成书,故不当以文辞见责也。
既假来学之笔札,其字体之误缪,高下之失仪,亦不当见责也。
寺丞察之。
煦色方隆,自爱为望。
不宣。
某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