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参政王谏议陈情表1002年3?) 北宋 · 杨亿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四、《武夷新集》卷一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某言:臣闻昔者成王疑于姬旦,徂东山者三年,文侯信于乐羊,示谤书之一箧。
贝锦萋斐者,人臣之共畏;
圭璋特达者,圣哲之攸难。
苟非明目达聪,表微索隐,独观于昭旷之道,靡牵于众多之辞,使浸润之说不行,谗慝之口无状。
不然者,三月采葛,徒积隐忧;
十人拔杨,岂遑安处?
徒揣循而自庆,实引喻以为烦。
臣某中谢。)伏念臣出自单平,本非茂异,由丘园而奋迹,偶轩陛以策名。
叨佐幕于近畿,但饮冰而从政
寻效官于秘府,复结绶以登朝。
方司关市之征,遽辱已知之荐。
皇帝陛下误垂采听,远赐徵还,俾釐务于钱刀,直推恩于章服。
僶俛从事,唯尽瘁于公家;
颠沛不违,誓服勤于官次。
曾未周于岁律,俄擢掌于王言。
已惊物议之喧腾,曲荷天慈之全度。
金紫更光于凡质,丝纶莫润于皇猷,才踰期月之间,忽辱深严之召。
玉堂待诏,极儒者之光华;
丹笔详刑,体仁君之钦恤。
振拔之恩尤异,倾输之节弥殚。
裁五色之书,虽发挥之无取;
评三尺之法,固伏念以惟寅。
旋使巴庸之邦,肃将宽大之诏。
抚两川凋瘵之俗,宣九重煦妪之恩。
导德泽于黔黎,察能否于官吏。
适为注意之任,敢辞奔命之勤?
才伏奏于青蒲,便超升于黄阁
位殊次补,官匪序迁。
荀爽十旬,诚非骤进;
虞卿三见,徒是传闻。
如臣,无二子之器能,有一时之际会,曾未数年之内,遽参四辅之班。
已觉满盈,果招谤议。
一昨讼端斯起,词语旁连,固亦内省于心,反求诸己。
检生平之履行,念身世之遭逢,未尝有出位之思,安敢造欺天之罪?
坦无忧惧,仰俟辩明。
岂期执宪之司,反恣舞文之弊。
棰楚之下,鍜鍊而成,搆似是之巧词,结沉埋之冤气。
上黩凝旒之听,欲希投杼之疑。
而陛下深虑矫诬,别令讯鞠。
既从阅实,果致平反。
使覆盆之幽,获被大明之照;
肺石之侧,免为无告之人。
茍非陛下烛物无私,法天不宰,虑五刑之或滥,恐一物之非辜,即众口铄金,复谁分于枉直?
匹夫怀璧,谅何免于悔尤?
见圣代之至公,顾群生而何幸!
臣自念秉孤直之操,非常之知,徒励夙夜匪懈之诚,固乏左右为容之助。
绝无党援,素少交亲,特出宸衷,擢参相府。
常怀激励,仰戴恩私。
况处最灵,岂有同于土木?
不能致远,亦愿竭于驽骀。
其如旅翮甚危,寒根易动,孑孑孤立,茕茕独行,虽恃明主之恩,不顾党人之议,然而祸机莫测,谗舌难防。
傥媒孽之复生,恐别白而无路。
即陛下伤知臣之睿鉴,微臣昧量力之格言。
进退之间,傥获于由礼;
保全之惠,庶遂于克终。
既无损日月之明,亦曲成蝼蚁之志。
伏望陛下俯矜愚恳,稍霈深仁,俾罢去于台司,获退归于散地。
青蝇止棘,庶免于中伤;
金鼎和羹,幸无于倾覆。
曲全大体,以庇下臣。
慺慺之诚,实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