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赠别鲍秀才988年11月 北宋 · 王禹偁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三、《小畜外集》卷一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皇家耕籍之岁,仆始自廷评擢补谏官,分直于太史氏。
越三月,以家寄江都,告假迎侍。
亦既遂请,沿流而东,至止之日,会同年、光禄丞河东公昭屈文学之才,职关市之税。
评文话旧,洽然得朋。
公出文数十章,即进士鲍生之作也。
命题立意,殆非常人。
其为学也,依道而据德;
其为才也,通古而达变;
其为识也,利物而成务。
求之广场,未易多得。
仆固愿与之交,且贺薛之能知人矣。
翌日缝掖而来,光我衡荜。
风骨俊茂,言论闲雅,非风尘之人。
徵其氏族,乃明远之裔耳,世以儒术为事。
先君隶钱氏为陪臣,国小而才大,故功弗之立。
归朝终太仆丞,位卑而道屈,故庆及后昆,其有后于宋乎?
不然,又安得富以天才,遇以昌运乎?
先是,皇上即位已来,策试贡士必亲临之,是岁始委有司,宜如故事。
上且曰:「予官人牧民十有四载,歇贡举取士者实五年,重以郡县至广,吏官多阙。
史二千石辟命之路,公卿大夫无资荫之恩。
九品下僚,一邑小吏,必由乡举而后进。
茍求备以取人,则其如庶官何?
是以四科之中,所尚文行;
三事之内,兼采言貌。
或门阀沦坠者,继其绝以第之;
场屋衰晚者,哀其穷以与之。
得人既多矣,补吏既足矣,是用釐革,复以典彝。
凡今取才,必率英髦,所以慎名器而激风俗也」。
天下寒俊,闻而乐之。
夫如是,何患于穷乎?
青紫之贵,可俯而拾之矣。
江梅堕枝,溪竹翻箨,困旅火以何适,縻王爵以言归。
广陵秋风,望子之随计;
曲江春色,见子之必荣。
其间勤道以自强,加餐以自爱,勿辜我名声之望尔。
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