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郑褒995年7月 北宋 · 王禹偁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小畜集》卷一八 创作地点:安徽省滁州市
某白。
秀才郑生足下:前年八月,仆自长洲徵拜右正言直史馆
既满岁,迁左司谏知制诰
天下举人日以文凑吾门,其中杰出群萃者,得富春孙何济阳丁谓而已。
吾尝以其文誇大于宰执公卿间。
有业荒而行悖者,既疾孙何、丁谓之才,又忿吾之无曲誉也,聚而造谤焉。
以吾平居议论,常道浮图之蠹人者,乃殆为吾《沙汰释氏疏》,盛于髡褐之徒。
又云孙何著论以无佛,京城钜僧,侧目尤甚。
未几,吾坐事贬官商洛,谤者得志,喉如响而舌益滑也。
明年,孙、丁俱取高第;
明年,吾被召赴阙,而谤燄稍衰。
今春,吾自西掖召拜翰林学士,天子宠遇任委,过于往时。
而僧之不乐吾者,复以前事啅吠。
吾以为无能为也,在内庭果百日而罢。
然迁秩临民,恩也;
去近侍,治小郡,罪也。
将理装之官,有进士林介者,食于吾家七年矣,私吾曰:「今兹诏罢贡举,而足下出郡,进士皆欲疾走滁上,以文求知」。
介曰:「为吾谢诸公,慎勿来滁上,吾不复议进士之臧否以贾谤矣。
今携文而来者,吾悉曰韩、柳也;
贽赋而来者,悉曰裴、李也;
赍诗而来者,悉曰陈、杜也。
复加礼焉,谤则弭矣。
区区者皆是,何其韩、柳、裴、李、陈、杜之多也。
且吾学圣人之道,受明主之知,三掌制诰,一入翰林,以文章负天下之望,何其多可易与,胸中混混乎无分别之若是邪?
不如绝之可也」。
介亦以为然。
既登舟,中夕思之,心又甚悔。
夫士君子立身行道,是是而非非,造次颠沛,不易其心。
吾以一失职而不交贤士,斯自弃也。
下车以来,有进士皆接焉。
数日前得生书读之,因自贺曰:「向如前谋,则失郑矣」。
洎与生语,见生言讷而貌庄,气和而心谨,吾益自喜于得生也。
退而阅其文句,辞甚简,理甚正,虽数千百言,无一字冗长,真得古人述作之旨耳。
会吾疡生颐颔,中心无憀,未遑与生欸。
生复贻书抵吾,览其言,可谓直而不肆者也,且出孙氏昆仲在陕郊时送生二序。
孙之为人,刚果公正,未尝轻许可人,序生之文,情至而义切,非生不能致其然也。
是生之道与孙、丁同,而命未偶矣。
吾又欲生谒滁之僚属,生固拒吾曰:「某数千里来,所求见者,执事耳,诣他人非本志也」。
又问生之抵滁,舟邪?
乘邪?
生曰:「徒步而至」。
岂非不陨穫于贫贱者欤?
又非谋道不谋食者欤?
以生之文高行修之如此,而患无所立,吾不信矣。
生宜爱其身而有待也。
生之书首引孙、丁之事,故吾述其始末,文不觉繁。
生持吾文而往,道如孙、丁者,示之可也;
茍非其人,不独厚吾之谤也,又将窒生之进也。
生志之。
七月三十日尚书工部郎中、典滁阳郡王某顿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