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弈棋序 唐末宋初 · 宋白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皇朝文鉴》卷八五、《古今图书集成》艺术典卷七九九
投壶博弈,皆古也,《礼》经有文,仲尼所称。
弈之事,下无益于学植,上无裨于化源
然观其指归,可以喻大者也,故圣人存之。
观夫散木一枰,小则小矣,于以见兴亡之基;
枯棋三百,微则微矣,于以知成败之数。
是故弈人之说,有数条焉:曰品,曰势,曰行,曰局。
品者,优劣之谓也;
势者,彊弱之谓也;
行者,奇正之谓也;
局者,胜负之谓也。
品之道,简易而得之者为上,战争而得之者为中,孤危而得之者为下。
势之道,宽裕而陈之者为上,谨固而陈之者为中,悬绝而陈之者为下。
行之道,安徐而应之者为上,疾速而应之者为中,躁暴而应之者为下。
局之道,舒缓而胜之者为上,变通而胜之者为中,劫杀而胜之者为下。
品之义有浅深,定浅深之制,由乎从时。
势之义又有疏密,分疏密之形,由乎布子。
行之义又有利害,审利害之方,由乎量敌。
局之义又有安危,决安危之理,由乎得地。
时有去来,乘则得之,过则失之。
子有向背,远则断之,蹙则穷之。
敌有动静,缓则守之,急则攻之。
地有废兴,多则破之,少则开之。
能从时者无不济,能布子者无不成,能量敌者无不勇,能得地者无不彊。
然从时之权戒乎迁,布子之权戒乎欺,量敌之权戒乎忽,得地之权戒乎贪。
无谓品高而怠其志,怠即将卑。
无谓势大而骄其心,骄即将羸。
无谓行长而泄其机,泄即将疲。
无谓局盛而忘其败,忘即将危。
若然则制术于未形之前,识宜于临事之际,转祸于垂亡之间。
俱此道者,为善弈乎!
引而伸之,可稽于古。
彼简易而得之,宽裕而陈之,安徐而应之,舒缓而胜之,有若,舜禅禹乎。
彼战争而得之,谨固而陈之,疾速而应之,变通而胜之,有若汤放桀、武王伐纣乎。
彼孤危而得之,悬绝而陈之,躁暴而应之,劫杀而胜之,有若秦并六国、项王霸楚乎。
是故得之策者为首,得汤武之诀者为心,得秦项之计者为趾焉。
抑从时有如设教,布子有如任人,量敌有如驭众,得地有如守国。
其设教也,在宽猛分。
其任人也,在善恶明。
其驭众也,在赏罚中。
其守国也,在德政均。
至于怠志而骄心,泄机而忘败,非止围棋,将规家国焉。
故曰:弈之事,下无益于学植,上无裨于化源,然观其指归,可以喻大者也,故圣人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