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岐王墓志铭964年10月 五代至宋初 · 徐铉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八十七、全宋文卷三二、《徐公文集》卷一七、《全唐文》卷八八七 创作地点:江苏省南京市
天地之灵气,发为贤人;
邦家之积庆,钟于公族。
其或富老成之智,促殇子之年。
感群情者自出于天资,垂英声者非由于事业。
是以苍舒轸悼于魏祖,表行曰哀;
夏王钟爱于明皇,锡名为一。
中兴在运,代有人杰,见于岐王矣。
王讳仲宣,今上之第二子也。
文武储庆,日月输祥,实太姒之子,如鲁桓之贵。
天质秀发,神机内融。
亦既免怀,未遑就傅,问安长乐,视膳寝门,承欢爱于瑶斋,极友悌于朱邸,成人之量,宛由生知。
三岁受封为宣城郡公,假大司马之秩,维城之望,日以光矣。
不幸遘疾,甲子岁冬十月二日,薨于阁内,年四岁。
主上痛幼敏之异,极天慈之怀,诏辍朝七日,册赠司徒追封岐王
既而,感上圣之忘情,遵先王之从俭,节哀简礼,以厚古风,即以其月十有八日备卤簿鼓吹,葬于江宁府某县某里之原,有司谥曰怀献,礼也。
惟王以襁褓之年,蕴金玉之度,异迹昭灼,可得而言。
至如禁中娱侍,常在左右,或异宫一日,则思恋通宵,翌旦未明,必亲至御幄,须奉颜色,然后即安。
其孝也如此。
上每罢朝稍晏,庄色未回,王则俨然侍立,不妄言笑。
须天颜悦怿,则趋就膝下,怡怡稚戏,不失其仪。
中宫以上之钟爱,恐渐于骄,故抚字之方,威克于爱,每加教诲,过于严厉。
而王凛然祗畏,初不坏容,退或见上,乃啼以自悔。
其敬也如此。
始二岁,上亲授以《孝经》、《杂言》,虽未尽识其字,而每至发端止句之处,皆默记不忘。
至于寝疾,近数千言矣。
时听奏乐,必振袂击节,咸中律度。
工人试中变其曲,王辍止之,曰:「非前曲也」。
虽周郎之顾,何以加焉?
其惠也如此。
受封之日,见于内殿,音词宣朗,容止闲习,观之者咸叹重焉。
其敏也如此。
凡玩好之物,意有欲者,瞬目赏誉,未尝求索。
或识其意,持以与之,必再三推却,不肯即受。
其毅也如此。
上曰:「昔人谓王绩为神仙童子,今此儿近是乎」。
及其薨也,悼念之甚,曰:「吾见他人贤子弟犹惜之,岂惟父子之性乎」?
中宫哀恸,至于加疾。
自非英姿感动,孰能臻此哉?
议者以为列宿沦精,高真降迹,表瑞王室,今复还矣。
呜呼!
凡我臣庶,暨乎藩戚,瞻飞盖之何期,慨神理之难测。
宁尽美于称赞,庶腾芳于简册。
词臣奉诏,谨勒贞石。
其铭曰:
粤我仙源,流光庆延。
公族之异,惟王生焉。
礼诗仁孝,斯之谓贤。
夙习非学,生知自天。
既与之智,胡夺之年。
瞻庭兰刈,顾掌珠捐。
孟冬寒气,京兆新阡。
鼓吹箫箫,旌旐翩翩。
踠逸躅于稚齿,閟藩房于夜泉。
已焉哉!
庶彭殇之一梦,岂没世之无传?
呜呼!
庭兰伊何?
而○。
掌珠伊何?
在玩而倾。
珠沉媚泽,陨芳馨。
人犹沮恨,我若为情!
萧萧极野,寂寂重扃。
与子长诀,挥涕吞声。
噫嘻哀哉!
又铭一首,至尊所作。
上省「庭」、「掌珠」之句,谓得比兴之实,遂广其意,发为斯文,亲迂宸翰,批于纸尾。
足以厚君亲之义,行孝慈之风,是用勒石,永光泉户。
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