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新修唐高祖碑记开宝六年七月 唐末宋初 · 扈蒙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重修三原志》卷九
昔者洪水怀山,下民方割,堙之者禹也。
有夏多罪,天命殛之,顺之者汤也。
为不道,毒痡四海,伐之者武也。
隋失其驭,涂炭六合,伐之者唐也。
然则干戈揖让,步骤不同,至于应天顺人,为民除暴,其义一也。
唐之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姓李氏讳渊
实天之英,实地之灵,体曦舒之至明,禀融结之元精,应符命而出,顺时运而生。
体貌多奇,乃轩皇之瑞表;
宽仁大度,即汉祖之英风。
故举义参墟,尧起唐候之比也;
渭曲,武誓商郊之类也。
尚或建义宁之号,以表至公;
尊太上之称,以存大义。
然后受九锡之备物,继三王之盛躅,开基御极,莫之与京。
若夫氛雾翳天,晞之者杲日;
黔黎涂地,拯之者圣人。
大业末年,群盗蜂起,大则跨州连郡,窃帝图王,小则斩木揭竿,攻城剽邑。
茫茫九土,尽为麋鹿之场;
扰扰群生,俱充蛇豕之饵。
乱离瘼矣,谓之何哉!
帝时以英武之姿,逢板荡之世,思欲救兆民之卒瘅,拯六合之横流。
濡足不辞,奋衣而起。
加以宽厚容物,则贤者为之伐谋;
明恕爱人,则勇者为之决战。
豪杰因之而景附,亿兆由之而欣戴。
故得活烝黎于焚燎,易愁怨为讴歌,允答群心,终陟元后。
自肇有书契,绵历载祀,拨乱济时之主,创业辟统之君,如帝之比,几何人哉?
应天广运圣文神武明道至德仁孝皇帝名辉帝箓,道综王猷,顺玄谶以天飞,耸鸿基而岳峙。
油云在上,群生钦下济之恩;
瑞日升中,六合仰无私之照。
夏禹奠山之迹,尽入四封;
罄《周官》经野之疆,咸输九贡。
颂声斯作,瑞牒争陈,日月为之贞明,《河》《洛》以之开启。
然犹若稽邃古,缅慕前芳,访坠典于石渠,感受釐于宣室
以帝昔膺土运,奄有瑶图,洎谷变陵迁,遽光沉而薰歇。
矧自唐祚将季,秦甸挺拔,一抔曾盗于汉陵,三月几焚于骊岫
我皇帝思延历代,泽漏重泉
帝之铜台,空存旧址;
茂陵之玉碗,已出人间
乃命授以规模,修其圮陊,仍颁宠诏,就建灵祠。
献陵之下宫,据毕原之故地,鸠工蒇事,不日而成。
观其正殿中蹲,景福、灵光之比也;
回廊对耸,未央、建章之类也。
其像塑也,饰之以金碧丹青;
其服御也,贲之以藻火粉米。
良工尽妙,能事咸臻。
大匠之告成,命词臣以纪事。
微臣寅奉天旨,乃再拜稽首而言曰:昔唐高祖凿乾搆象,载育含灵,括地开阶,重垂大统
故能坐使一十九叶,克绍于鸿图;
三百馀年,善守其宗庙。
彼乃得之于前也。
今我宋后仪天立极,稽古临人。
苍璧黄琮,屡谨圜丘之祀;
金泥玉检,将行岱岳之封。
皇叶聿兴,人寰受赐。
此乃得之于后也。
则知前圣后圣,不谋而同,以古拟今,相去何远。
《诗》曰「维其有之,是以似之」,又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其是之谓与!
宜乎德音是降,祀典惟丰,仍植丰碑,以示来世。
敢尊睿旨,虔抒斯铭。
曰:
唐昔受命,奄有神器。
高祖奋庸,肇基文陛。
重熙累洽,绵三百祀。
宋今应运,泽流厚地。
我后握图,文经武纬。
垂裕储休,卜三十世。
伊二圣兮相望,谅于汤兮有光。
念高山之芜没,嗟舜野之荒凉。
乃构原庙,隆其栋梁。
乃洁明祀,备以萧芗。
睿眷如是,灵祇充藏。
敢载言而纪绩,期地久天长
开宝六年岁次癸酉七月壬子朔二十日壬申朝请大夫、行尚书左司员外郎知制诰、权判昭文馆、充史馆修撰判馆事柱国赐紫金鱼袋臣扈蒙撰。
按:乾隆三原县志》卷二○,乾隆三十一年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