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北池赋(并序 皇祐元年 北宋 · 蒋堂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五、绍定《吴郡志》卷六、《吴都文粹》卷二、正德《姑苏志》卷二二、光绪《苏州府志》卷二一、《吴郡文编》卷二四五、民国《吴县志》卷二九下、《春卿遗稿》(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姑苏北池,其来古矣。
刺史韦应物诗云:「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馆凉」。
即其地也。
韦与白乐天皆有池上之作,盛诧其景。
自韦、白没仅三百年,寂无歌咏者。
景祐丁丑岁被命守苏,池馆必葺,常赋《北池宴集》诗。
是时端明张安道为邑昆山,亦留风什,传刻于石,故事在焉。
去此涉一纪,余复佩,感旧成赋,聊以寄怀云。
泽国秀壤,句吴故城。
其野斋之胜者,有曲池之著名。
环碧晓涨,回光昼渟。
接琅津之馀派,分银潢之一泓。
危桥跨波,迅若走鲸;
虚阁延月,清如搆琼。
乃飞盖之所集,霭芳尘之不凝。
主人一去(余去此十二年。),春草罗生。
赋咏几废,嵚崎未平。
今兹税鞅之日,复慰临流之情。
目与景会,神将喜并。
是时霁色疏净,群动纷盈。
鱼在藻以性遂,龟游莲而体轻,禽巢枝而自适,蝉得荫而独清。
科斗成文书之象,鼋鼍有鼓吹之声。
以至鸥鸟群嬉,不触不惊;
菡萏成列,若将若迎。
崖产并柯之木,波孕紫茎之萍。
滩露沙而全紫,垣叠藓以衣青。
新蒲锵锵,挺水心之剑;
绿竹整整,矗羽林之兵。
别有岛高耸,枝干相撑;
水石结操,冰霜荐英。
若古君子,与世寡偶而独立特行。
吁,可异也!
噫!
景之胜者可称,物之秀者可旌。
故万状在目,吾得题评者已。
吾方岸野帻,踞风亭
觞宾友,奏竽笙。
或独茧静钓,或扁舟醉乘。
惟蔗有浆,用以析朝酲;
有花,可以制颓龄。
而况庭无留事,身若遗荣。
泯得丧乎意表,育平粹于心灵。
姑徜徉于池上,亦何虑乎何营!
首阳山吴赋(并序 庆历六年十一月三日 北宋 · 蒋堂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五、《蒐古汇编》卷五二、乾隆《蒲州府志》卷一八、光绪《永济县志》卷一七
余守蒲中,访首阳山,见伯夷、叔齐墓存焉。
旁有祠宇,皆荒圮不葺。
因增而修之,立石篆字,以表其墓。
遂作赋云:
太华之北,雷首之西,粤有岑岭,切乎霞霓。
古木苍苍,愁烟凄凄。
图志所按,史传是稽,兹所谓首阳之山,昔隐乎者焉。
呜呼!
贤者去世,几千其岁,逮今齐民,犹怀馀懿。
而荒祠之下,俎豆不废;
古坟之侧,樵苏不至。
吁,可异也!
时余清旦,出乘朱轓,傍自沙渚,危跻石门
因慨思于往躅,遂一吊于羁魂。
虔揖遗像,怅然遥想。
何饿骨之幽沦,而穷山之苍莽。
山之云兮荟蔚而兴,山之风兮清微有声,意之光灵兮倏变而成。
山之木兮岁寒不折,山之兮香摧不灭,意之气质兮既化而结。
可胜言哉!
呜呼!
青青者,在彼山蹊,胡为作歌而悲?
芃芃者,在彼郊圻,胡为不食而饥?
贤乎哉!
救时以仁,垂教以义。
生有一朝之耻,殁无万世之愧。
激贪夫廉,立懦夫志。
宜乎竦闻其风,无泯厥祀。
余来山坰,识之以铭,铭曰:山之上,古之茔。
兹孤竹之子,圣人之清者也。
庆历六年冬十一月三日。
按:《山右石刻丛编》卷一三,光绪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