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衡山留赠廖融 南唐至宋初 · 张观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未向漆园为傲吏,定应明代作徵君。
传家奕世无金玉,乐道经年有典坟。
带雨小舟横别涧,隔花幽犬吠深云。
到头终为苍生起,休恋耕烟楚水濆(《诗话总龟》卷一○引《雅言杂载》)。
乞勿增赋奏 南唐至宋初 · 张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二、《宋史》卷二七六
远民易动难安,专意抚之,犹虑其失所,况增赋以扰之乎?设使积粟流衍,用输京师,愈烦漕挽之力,固不可也。分兵就食,亦非安全之策,徒敛怨于民,未见国家之利。
上太宗乞体貌大臣简略细务 南唐至宋初 · 张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国朝诸臣奏议》卷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二、《九朝编年备要》卷四、《宋史》卷二七六、《续资治通鉴》卷一五
臣凭藉光宠,备位风宪,每遇百官起居日分立于庭,司察不如仪者举奏之。因见陛下天慈优容,多与近臣论政,德音往复,颇亦烦劳。至于有司职官,承意将顺,簿书丛脞,咸以上闻,岂徒亵渎至尊,实以轻紊国体。况帝王之道,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列于缃素,垂为轨范,不可不谨也。若夫方今之急者,匈奴未灭,边鄙犹耸;阴阳未序,仓廪犹虚;淳朴未还,奢风尚炽;县道未治,逋逃尚多;刑法未措,禁令犹密;坠典未复,封祀犹阙。凡此数者,朝廷之急务也。诚愿陛下听断之暇,宴息之馀,体貌大臣,与之商榷,使沃心造膝,极意论思,则治体化源,何所不至。臣又尝读唐史,见贞观初始置崇文馆,命学士耆儒,更直互进。听朝之隙,则引入内殿,讲论文义,商榷时政,或日旰忘倦,或宵分始罢,书诸信史,垂为不朽。况陛下左右前后,皆端士伟人,幸望端拱凝旒,回视反听,释寻常之务,养浩然之气。深诏近位,阐扬真风,上为祖宗播无疆之休,下为子孙建不拔之业。自然成、康、文、景,不独专美于昔时;尧、舜、禹、汤,自可追踪于今日。与夫较量金谷,剖析毫釐,以有限之光阴,役无涯之细务者,安可同年而语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