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高宗得说赋(以恭默思道帝赉良弼为韵) 中唐 · 李观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三十二
殷之哲王。唯政是恤。
夜分而寝。梦获良弼。
虽神悸而若惊。冀形求而勿失。
爰徵营匠。刻乎独见之真。
乃俾庶僚。访其唯似之质。
当厥梦也。神驰无方。
未讫永夕。如跻彼苍。
恍其神兮以浮。偃其体兮若亡。
形接乃梦。斯人甚良。
侧身徘徊。于已之傍。
将举趾以趋附。又伸眉而抑扬。
言霏霏而无瑕。目矎矎而有光。
观其仪可用为列辟之式。察其志不独称百夫之防。
升降咸若。周旋允臧。
寂乎昭昭。既寝不忘。
斯后克明。承天之赉。
济川之器。而投足不濡。
履大觉之端。而游梦无阂。
其中荡荡。其表暧暧。
虽助用理于一人。实候清平于千载。
于是武丁梦于宫而上与天通。傅说筑于外而中合神契。
持缗向老。谅殊渭水之涯。
负畚将疲。久困傅岩之际。
说匪丁而空山长往。丁匪说而大位斯替。
如鱼水之相因。保君臣之双丽。
惟说也。策名归主。
惟丁也。受命于帝。
帝何言哉。邈以元造。
阴推吉士。以佐有道。
说之居兮山之幽。云峨峨兮水浩浩。
彼人兮何斯。歘中心兮梦之。
如渴兮在兹。如饥兮在兹。
想遗眷兮索隐。抚空怀而叹思。
思之未得。端扆沈默。
其梦也则诚。其寤也则惑。
其收之于野。而寄之以国。
唐时雍。上明下恭。
君与之同日。臣与之比踪。
事不惟旧。今之斯从
斐而成章。有愧雕龙。
钧天乐(以上天无声昭锡有道为韵) 中唐 · 李观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三十二
异哉天地之乐。
其可闻乎。
美矣盛矣。
神夫至夫。
谓其有不见其有。
谓其无不见其无。
是惟德盛者能感。
匪词工者足愉。
故昔秦穆之寐也。
去乎人閒。
即乎天上。
豁如有遇。
杳若无妄。
大音嘈兮交作。
上帝俨以延望。
百神纷纭而齐赴。
万变合沓而殊状。
日月正其东西。
星辰分其背向。
乃有地祗上谒。
天仙下朝。
奕奕翩翩。
霓裳羽盖之荐集。
砰砰磕磕。
撞钟击鼓之相嚣。
舞之者傞傞而中节。
歌之者泄泄而匪骄。
其疾武足畏。
其徐文足昭。
遇之以神。
季札之观鲁。
乐而忘味。
宣尼之听韶。
是知穷深极厚。
于何不有。
罕究其真。
莫寻其首。
德声及于无外。
协气积于虚受。
骇矣乎乐以和。
和之至而天用作。
天之神而乐克宣。
其动也与元气迭运。
其静也与太虚相全。
噫乎哉不可阶升者天道。
但见夫乘虚蹑浩。
乍如周文之梦。
实异季路之祷。
获睹天乐之和罗神工之击考。
是天之所合。
道不虚行。
九奏未终。
初疑八佾。
三叹既退。
方异六英
徒观夫镗鎝之内响。
优柔之正声。
六幽为之震魄。
七曜为之垂精。
而莫识其曲。
达其情。
既觉既悟。
如喜如戚。
天乐之遗音在耳。
天神之仿像犹觌。
顾何德而承之。
受祉于天锡者也。
东还赋 中唐 · 李观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三十二
我思西来兮。犹前日之未赊。
岁回复兮。倏历五稔。
如一息欤咄嗟。我道甚直兮志甚迂。
若陟景之无所。涉川之无涯。
今虽非乎乘车而輹除道。亦庶乎执笏而还家。
我之家兮。逼江湄而临海澨。
其地则古有吴王夫差。十代之风兮。
但传乎稽古。数亩之宅兮。
不树乎桑麻。亲之慈兮。
兄之友与。予之弟悌。
常浣衣而菲食。吾安得以夫役役此还之为华。
乃命仆以诘朝而必上道。问何有。
则曰始来之宝刀经笥。其外则毫末而无加。
于是乃出国门而东骛。乃赋其言曰东还兮。
直书吾意而罔差。风苍茫兮候入八月
灞上之日西南斜。城中之人或持酒肉以送我。
睹夫车驰马颠兮无非别者之为邪。繇是酒不饮兮肉不御。
咸回回兮一泣而歌。苟天下之人兮离合之若此。
矧吾高堂为念之谓何。乃三肃而行。
顺彼长道。忘自东西之相遐。
授衣 中唐 · 李观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三十二
穷秋之月。寒露既降。
阳精既衰。阴气初壮。
川流清回。天宇寥旷。
触物易悲。幽怀难状。
于时元鸟已逝。白驹迅奔。
枯木尽落。愁云正昏。
于是轻裘公子。长缨王孙。
陨如雨之涕。惊离忧之魂。
绝朱炎之盛夏。想冰纨之微温。
匪一腋之克成。偿千金而靡论。
则有征人之戍。游客远道。
萧条万里。叶下如埽。
展转百年。志何能保。
纤絺未㩢。华发先老。
责颓光之不驻。叹凉吹之云早。
系帛书于劲翮。秣战马于征草。
兰闺少妇。瑶琴徐击。
散凉风于幽幔。流皓月于遥夕。
生不工于机杼。意颇妙于刀尺。
忘其围带。忖以畴昔。
青泥密封。红笺泪滴。
庶因梦寐。遂达行役。
则有如贤非贤。烈心悢然。
茹菜郊墟。被褐不全。
方睹飞砾振野。游氛翳天。
海上断雁。林閒独蝉。
使我踯躅不进。扪心自怜。
忽遇翰林大夫。扬眉奋须。
叱仆问曰。几年业儒。
衣不完缕。体无肌肤。
岂不为连蹇雌伏。邅回守株。
今欲邀之以同袍。策之以并驱。
审将焉如。仆谓曰。
道之未行。节曷可渝。
请俟天命。汝无我虞。
苦雨赋 中唐 · 李观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三十二
帝何为乎何谪。
岁何为乎何祥。
水何为乎竞火。
阴何为乎乘阳。
易曰。
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
日月合其明。
今则反矣。
所谓合德者。
变化合其序。
所谓合明者。
进退合其常。
今则反矣。
夫君德行乎下。
天德行乎上。
行乎上者下合。
行乎下者上让。
今世则反矣。
谓之合德则非应。
谓之合明则迷向。
岂大人之德。
有时而不合。
天地之德。
有时而用罔。
尧之代九州沦胥。
汤之代天下焚如。
彼二后者。
帝矣王矣。
其有所不合者乎。
盖所以天道远。
人道迩。
不可以知约。
不可以知穷已乎。
客曰非也。
夫尧之德。
合天以仁。
天合亦以仁。
夫汤之德。
合天以时。
而天合亦以时。
故尧曰惟天为大。
惟尧则之。
汤曰伊尹相汤伐桀。
升自陑。
尧所以为帝。
汤所以为王。
其与天地合其德。
与日月合其明矣。
子诬圣人。
吾不取矣。
由是尧之水。
尧民不悲。
汤之旱。
汤民不饥。
故志曰圣人在上。
雹不为灾。
其是之谓乎。
子何陋矣。
曰噫。
吾闻之。
存不忘亡。
安不忘危。
人君之知也。
又闻一夫不获其所。
则曰时予之辜。
人君之仁也。
今霪雨弥月。
莫睹天符。
雨阴气也。
阴疑于阳必战。
其水乎。
其兵乎。
下民有不获者乎。
予岂若商之患利。
农之忧苗而已乎。
诚有已念也。
夫尧之水。
而人不悲者。
舜禹之在朝也。
夫汤之旱。
而民不饥者。
伊尹仲虺之为臣也。
是虽八年之水。
贤乎三季。
七年之旱。
贤乎二世
所谓有德者灾非其眚。
无德者吾见其无灾而为害也。
故神降于莘
虢之灾也。
荧惑守心。
宋之祥也。
二国者厥犹然也。
尧汤之德。
孰曰不动天地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