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僧法照中唐 ? — 777
钱郎中 中唐 · 法照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引用典故:薜荔衣 五马
闭门深树里,闲足鸟来(一作为经)过。
(一作驷)不复贵,一僧谁奈何。
(一作苗家自有,香饭乞时多。
寄语婵娟客,将心向薜萝
清江上人 中唐 · 法照
五言律诗 押豪韵
越人僧体古,清虑洗尘劳。
一国诗名远,多生律行高。
见山援葛藟,避世著方袍。
早晚云门去,侬应逐尔曹(《僧伽阇衣为方袍》)
无著禅师新罗 中唐 · 法照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万里归乡路,随缘不算程。
寻山百衲弊,过海一杯轻。
夜宿依云色,晨斋就水声。
何年持贝叶,却到汉家城。
寄劝俗兄弟二首 其一 中唐 · 法照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同气连枝本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
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
其二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兄弟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争端。
眼前生子又兄弟,留与儿孙作样看。
按:(见影清光绪抄本张鹏翼修《洋县志》卷七)。
出家乐 其一 调名本意二首 中唐 · 释法照
 押词韵第十六部 出处:敦煌歌辞总编卷三
出家乐。出家乐。
无始起。离诸着。
今生值善割亲缘。顿舍尘情断众恶(断众恶。)
发身心。依圣学。
于结使下金刀。落发披衣餐宝药(餐宝药。)
怀法喜。加踊跃。
谁其长夜睡重昏。此日轻身忻大觉(忻大觉。)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三(○四四四)
其二 调名本意二首
 押寒韵 出处:敦煌歌辞总编卷三
出家安。出家安。
一切事。不相干。
年登二十逢和尚。敬受尸逻遇净坛(遇净坛。)
修定慧。证非难。
悟若琉璃明内外。妙喻莲华恣总看(恣总看。)
称释子。法门宽。
出入往来无碍道。解脱逍遥证涅盘(证涅盘。)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三(○四四五)
归去来 其一 宝门开六首 中唐 · 释法照
 出处:敦煌歌辞总编卷四
归去来。
宝门开。
正见弥陀升宝座。
菩萨散花称善哉。
称善哉。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四(○五七三)
其二 宝门开六首
 出处:敦煌歌辞总编卷四
宝林看。
百花香。
水鸟树林念五会。
哀婉慈声赞法王
法王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四(○五七四)
其三 宝门开六首
 出处:敦煌歌辞总编卷四
共命鸟
对鸳鸯。
鹦鹉频伽说妙法。
恒叹众生住苦方。
住苦方。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四(○五七五)
其四 宝门开六首
 出处:敦煌歌辞总编卷四
归去来。
离娑婆。
常在如来听妙法。
指授西方是释迦
释迦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四(○五七六)
其五 宝门开六首
 出处:敦煌歌辞总编卷四
归去来。
见弥陀。
今在西方现说法。
拔脱众生出爱河。
出爱河。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四(○五七七)
其六 宝门开六首
 出处:敦煌歌辞总编卷四
归去来。
上金台。
势至观音来引路。
百法明门应自开。
应自开。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四(○五七八)
归去来 其一 归西方赞十首 中唐 · 释法照
 押灰韵 出处:敦煌歌辞总编卷四
归去来。谁能恶道受轮回。
且共念彼弥陀佛。往生极乐坐花台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四(○五七九)
其二 归西方赞十首
 押灰韵 出处:敦煌歌辞总编卷四
归去来。娑婆世境苦难裁。
急手专心念彼佛。弥陀净土法门开。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四(○五八○)
其三 归西方赞十首
 押灰韵 出处:敦煌歌辞总编卷四
归去来。谁能此处受其灾。
总劝同缘诸众等。努力相将归去来。
且共往生安乐界。持花普献彼如来。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四(○五八一)
其四 归西方赞十首
 押灰韵 出处:敦煌歌辞总编卷四
归去来。生老病死苦相催。
昼夜须勤念彼佛。极乐逍遥坐宝台。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四(○五八二)
其五 归西方赞十首
 押灰韵 出处:敦煌歌辞总编卷四
归去来。娑婆苦处哭哀哀。
急须专念弥陀佛。长辞五浊见如来。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四(○五八三)
其六 归西方赞十首
 押灰韵 出处:敦煌歌辞总编卷四
归去来。弥陀净刹法门开。
但有虚心能念佛。临终决定坐花台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四(○五八四)
其七 归西方赞十首
 押灰韵 出处:敦煌歌辞总编卷四
归去来。昼夜唯闻唱苦哉。
努力回心归净土。牟尼殿上礼如来。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四(○五八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