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书
鋪蓋 污穢 俗趨字 同摹 聲相和 洿 與趨通 同圖 拜也 峿 跿 [更多279]


  • 集韻》與芐同。
  • 或作𦬅,非。


  • 唐韻》落胡切《韻會》《正韻》龍都切,𠀤音盧。 (虞韻)
  • 說文》蘆菔也。一曰薺根。《爾雅·釋草》葖,蘆萉。
  • 又《玉篇》葦之未秀者爲蘆。
  • 又藥名。《本草》黎蘆,一名蔥葵。
  • 又城名。《北史·皮豹子傳》宋以文德爲武都王,守葭蘆城。
  • 又水名。《水經注》長蘆水又東徑九門波故縣也。
  • 又關名。《杜甫詩》少留周家窪,欲出蘆子關。
  • 又《集韻》淩如切,音閭。 (魚韻)
  • 亦藥名。《本草》漏蘆。《博雅》飛廉,漏蘆也。


  • 唐韻》𠋫古切《集韻》後五切,𠀤音戸。 (麌韻)
  • 說文》地黃也。《爾雅·釋草》芐,地黃。《註》芐,一名地髓。《韻會》引《爾雅翼》云:地黃生者,以水試之,浮者名天黃,半沈半浮者人黃,沈者地黃。芐字从下,亦趨下之義。
  • 又《禮·閒傳》芐剪不納。《疏》芐爲蒲苹,爲席,剪頭爲之,不編納其頭而藏于內也。
  • 又《唐韻》胡駕切《韻會》亥駕切,𠀤音暇。 (禡韻)
  • 義同。
  • 集韻》亦作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