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书
差錯 髿 同拏 火種 荷莖 同鴉 火種 沮洳 划船 斫木 縣名 [更多158]
古文:

  • 唐韻》《集韻》《正韻》𠀤呼瓜切,音譁。 (麻韻)
  • 正字通》草木之葩也。《歐陽修·花品序》洛陽人稱花曰某花某花,稱牡丹則直曰花。
  • 又地名。《廣州志》南海縣有花田。
  • 又姓。唐有花驚定。《杜甫詩》成都猛將有花卿。《通志·氏族略》宋有尚書郞花尹。
  • 又《韻補》音訶。 (歌韻)
  • 《棗據詩》延首觀神州,廻晴盻曲阿。芳林挺修榦,一歲再三花。
  • 說文》本作華。榮也。从艸𠂹,鄭氏曰:𠂹,象華葉垂敷之形,亏象蔕萼也。《唐韻古音》按花字,自南北朝以上不見于書,晉以下書中閒用花字,或是後人攺易。唯《後漢書·李諧·述身賦》曰:樹先春而動色,草迎歲而發花。又云:肆雕章之腴旨,咀文藝之英華。花字與華𠀤用。而五經、諸子、楚辭、先秦、兩漢之書,皆古文相傳,凡華字未有攺爲花者。考太武帝始光二年三月初造新字千餘,頒之遠近,以爲楷式,如花字之比,得非造于魏晉以下之新字乎。


  • 唐韻》韋委切,音蔿。 (紙韻)
  • 玉篇》花榮也。《拾遺記》西王母進洞淵紅蘤。《唐書·西域傳》王坐金蘤榻。
  • 又《韻補》旁禾切,音婆。 (歌韻)
  • 《張衡·思𤣥賦》天地絪縕,百卉含蘤。鳴鶴交頸,雎鳩相和。
  • 又《字詁》蘤,古花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