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赵弼
黄鹤楼 明 · 赵弼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黄鹤楼集卷上
昔人骑鹤去仙乡,翼翼危楼几夕阳①。
鸦闪晴光归古堞,雁拖暝色下横塘②。
一林枫叶深添赤,两岸蒹葭淡著黄③。
何处渔舟归棹晚④,数声羌笛和沧浪⑤。
【校注】 (1)翼翼:庄严雄伟貌。《诗·大雅·绵》:“缩版以载,作庙翼翼。” 危:高。几夕阳:谓历经多少岁月。 (2)堞:城上如齿状的矮墙。暝色:暮色。横塘:本建康(今江苏南京)堤名,三国吴时所筑,此借指武昌江堤。此二句言鸦飞于夕阳之下,身带晴光,归于古堞;雁飞于黄昏之时,尾拖暮色,落于横塘。 (3)蒹葭:水草名。蒹,;葭,芦苇。 (4)棹:划水行船曰棹。也指归船的工具。谢灵运《登临海峤与从弟惠连》:“隐汀绝望舟,鹜棹逐惊流。”故又指代船。归棹,即命棹而归。 (5)羌笛:古吹奏乐器,原出古羌族,故名。沧浪:《楚辞·渔父》:“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沧浪,水名,即汉水。《书·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 本诗通过对登临黄鹤楼所见黄昏景物人事的描绘,表达出诗人摆脱凡尘喧嚣,向往自在闲适生活的情趣。
放生池 明 · 赵弼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渺渺芳塘春水平,紫鲸白鸟戏纵横。
渔舟网罟无休日,漫说池名是放生。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汉阳府
刘公洲 明 · 赵弼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渺渺长江秋水平,芳洲落日乱鸦鸣。
刘公勋业无传述,百载空遗种荻名。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汉阳府
洗马口 明 · 赵弼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战罢沙场洗铁骢,虎臣威已震江东
至今水映晴霞赤,似染龙媒汗血红。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汉阳府
汉口 明 · 赵弼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茫茫汉水入江流,两岸芦花泊钓舟。
梁武旧城无觅处,寒烟衰柏不胜愁。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汉阳府
菖蒲洞 明 · 赵弼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扶筇閒步碧山边,欲采菖蒲学引年。
洞口野翁忽相遇,令人疑是九嶷仙。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汉阳府
仁风台 明 · 赵弼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凤栖花草四时新,台树荒凉迹已陈。
惟有清虚最寥廓,尽将风月付閒人。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汉阳府
锁穴 明 · 赵弼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铁锁横江拒敌舟,锁镕石穴至今留。
吴人恃险不修德,千载山灵笑未休。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汉阳府
石榴花塔 明 · 赵弼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孝意翻为逆意终,芳容屈死恨无穷。
至今塔畔榴花放,朵朵浑如泪血红。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汉阳府
小军山 明 · 赵弼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三雄角立互相吞,炎祚衰微万马奔。
夜半山前风雨恶,阴魂犹自怨曹孙。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汉阳府
柏泉 明 · 赵弼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影沁空霄玉槛光,苔封石甃色苍苍。
汲来数仞清泉水,犹带高林柏子香。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汉阳府
迎春桥 明 · 赵弼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谁人垒石架长虹,江水流来汇泽通。
绿野年年二三月,野花芳草总春风。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汉阳府
竺台寺 明 · 赵弼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竺台古寺荻林间,夏老曾来拜伯颜
他日化归泉壤下,不知何面见文山宋制置使夏贵诣寺降伯颜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汉阳府
地藏寺 明 · 赵弼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珠林楼阁瞰江开,庭砌无尘长翠苔。
满院昙花浑似雪,好风时送佛香来。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汉阳府
宝峰寺 明 · 赵弼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林下安禅镇日閒,一峰耸翠列云鬟。
白头老衲癯如鹤,藜杖松阴自往还。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汉阳府
罗汉寺 明 · 赵弼
七言绝句 押萧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苍苍萝薜郁岧峣,古柏斜横碧涧桥。
飞锡上人归洞去,满身花雨瑞香飘。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汉阳府
阳台山 明 · 赵弼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昔年神女赴阳台,云雨茫然不再来。
惟有青山春色在,年年依旧碧桃开。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汉阳府
阳台 明 · 赵弼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赋就高唐万古留,君臣此处乐绸缪。
阳台寄寓成虚事,渡口烟波空自流。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汉阳府
珠林寺四景 其一 明 · 赵弼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莺声寂寂依依,满院苍苔过客稀。
老衲无心看春色,从他红紫斗芳菲。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汉阳府
其二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柴扉长夏不须关,一片幽心尽日閒。
松下凉风清似水,晚来何处鹤飞还。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汉阳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