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陈祥道
珍珠帘 宋 · 陈祥道
七言绝句 押盐韵
东风飘拂雨纤纤,吹向空中草木沾。
记得传喧三殿日,恍疑天半撒珠帘清郑杰《闽诗录》丙集卷四)
言行礼当明尊贤贱马之意奏元祐八年四月 宋 · 陈祥道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八三、《宋会要辑稿》礼五六之一○(第二册第一五八八页)
蒙差兼权太常博士,伏睹礼文有合行改正。
贵人贱马,古今所同。
故觐礼,马在庭,而侯氏升堂致命;
聘礼,亦马在庭,而宾升堂。
私觌今《元会仪》,御马立龙墀之上,而特进以下班立于庭,是不称尊贤才贱马之意。
按《元会仪》车辂皆在庭中,御辇、御马乃在龙墀之上,辇马不相须,兼车辂已在庭中。
今以御马在庭,仪物别无未称,又王公侍从班在丹墀,虽居马上,而特进以下,皆在沙墀而实居马下。
若以御马在庭,以明尊贤贱马之意,于义为允。
论语全解序 宋 · 陈祥道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三、《论语全解》(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言理则谓之论,言义则谓之议。
《庄子》曰:「六合之外,圣人存而勿论;
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
《春秋》经世,先王之志也,圣人议而勿辨。
盖夫论则及理耳,所亏者道;
议则及义耳,所亏者理。
圣人岂不欲废去应问、体道以自冥哉。
道无问无应,不发一言,不与万物同患,此特畸人耳,非圣人之所尚。
然则孔子虽欲忘言,岂可得哉。
不得已而言理,以答学者之问而已,夫是之谓《论语》。
然而王者之迹熄,圣人虽言理以答学者之问,犹未可以已也,故其言义则存乎《春秋》,言理则存乎《论语》。
而《春秋》之作,是是以劝善,非非以惩恶。
善恶之判,犹在权衡之上,轻重或差,予夺弗明,其赏不足以为荣,其罚不足以为辱矣,不得不议。
若夫《论语》之言,则答学者之问而已,何事乎此?
尝谓希微者道,易简者理,君子以理明道,以义明理,言至于义,去道远矣。
孔子之世,师道既明,异端未起,由辨议无间而作,故圣人之答问言理而足矣。
平居之时,弟子在侧,各言其志,圣人察其所安,得其才性之病处,仁孝之言,随分而应,不必屡告而详说之。
大抵君子之教人,欲其思得之。
孔子之于弟子,不愤则不启,不悱则不发,有所罕言,有所不语,其归则曰忠恕仁义而已。
一隅之举,两端之叩,近而远,约而详,思得之则会其所固有者矣。
弟子之列有闻一而知二者,有闻一而知十者,问诗而知礼,问伯夷而知夫子。
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我告之约,彼得之详,以至于是欤。
不足之冉求,不悦之季路,闻理而不得叛,卒为贤者,则后世之学士大夫岂宜置诸口耳之间哉。
《论语》之后,子思之《中庸》,孟子之七篇,尤得其详。
然而孟子之世,许子之言盈天下,孟子思欲拒诐说,放淫辞,不得已而有辨焉。
难疑问答,不直则道不见,故其为言尤详于《论语》。
虽然,圣人之言,或论或辨,非立异也,时焉而已矣。
陈祥道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