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李畋
钤辖馆使王公 宋 · 李畋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郤縠诗书奕世传,西人歌德别戎旃。
三朝功业标勋府,四稔恩绥播蜀川
耦射隔花闻破帖,分题临沼间中筵。
归朝圣旨俞佥望,畿内封侯养重权宋程遇孙成都文类》卷一三)
其一 宋 · 李畋
 押鱼韵
红沽村落酒,肥鲙海乡鱼(县居)
其二
沃心甘蔗冷,烧眼刺桐繁(又)
其三
 押阳韵
银山云出海,练水涧分冈(又)
按:以上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三○《福建路·泉州
崔颢题诗 宋 · 李畋
 出处:黄鹤楼志·艺文·传闻·名人轶闻
唐崔颢《题武昌黄鹤楼》诗云:“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家山何处在?
烟波江上使人愁”。
太白大名,尚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欲拟之,较胜负,乃作《登凤凰台》诗。
按:《该闻录》
益州名画录序景德二年五月 宋 · 李畋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九、《宋代蜀文辑存》卷四
大凡观画而神会者鲜矣,不过视其形似。
其或洞达气韵,超出端倪,用笔精致不谓之工,傅采炳缛不谓之丽,观乎象而忘象,意先自然,始可品绘工于彀中,揖画圣于方外,有造物者思,唯是得之。
江夏黄氏休复字归本,通《春秋》学,校左氏、公、谷书,暨摭百家之说。
鬻丹养亲,行达于世,恬如也。
加以游心顾、陆之艺,深得厥趣,居常以魏晋之奇纵,隋唐之懿迹,盈缣溢帙,类而珍之
适值博雅之士欸扉求见,则敞茅屋,拂榻尘,架而陈之,娱宾赏心,万虑一泯。
及其僧舍道居,靡不往而玩之,环岁忘倦。
盖益都多名画,富视他郡,谓唐二帝播越及诸侯作镇之,是时画艺之杰者游从而来,故其标格楷模,无处不有。
圣朝伐蜀之日,若升堂邑,彼廨宇寺观前辈名画,纤悉无圮者。
淳化甲午岁,盗发二川,焚劫略尽,则墙壁之绘甚乎剥庐,家秘之宝散如决水,今可觌者十二三焉。
噫!
好事者为之几郁矣。
黄氏心郁久之,又能笔之书,存录之也。
故自李唐乾元初至皇宋乾德岁,其间图画之尤精,取其目所击者五十八人,品以四格,离为三卷,命曰《益州名画录》。
书来,谓余有陶隐居之好,恨无画之癖,首贶读之,序以见托。
且曰,画之神妙功格,往躅前范,黄氏录之详矣;
至如蜀都名画之存亡,系后学之明昧,斯黄氏之志也。
故其书婉而当,博而有伦,体而不乱,信夫学者得意忘象。
观前贤之逸轨,然后考黄氏之四格,则思过半矣,非独鸣图画之誉于坤维者哉。
时景德三年五月二十日,虞曹外郎致仕李畋序。
按:《益州名画录》卷首,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重修昭觉寺 宋 · 李畋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九、《成都文类》卷三七、《全蜀艺文志》卷三八、《蜀中名胜记》卷三、嘉庆《四川通志》卷三八、光绪《重修昭觉寺志》卷三、民国《简阳县志》卷一三
妙色非相,有相则尊;
真谛无言,有言则大。
矧夫法身普现,帝网交映,宝月破昏于浊际,静刹植福于沙界,肃五蕴之纷扰,具十善之庄严,惠照倒迷,无一遗者,斯相之尊也。
法音赞运,群动无妄。
大云秘藏于贝阙,师子敷座于绀宇,摄四大之种性,归一如之总持,解脱障缠,无一悖者,斯言之大也。
既尊且大,则有为之教兴,无涯之利显,在乎人天寅奉,王臣护持。
尘劫不迁,是曰常住,其斯之谓欤。
昭觉寺成都福地,在震之隅。
先是,眉州司马董常宅,旧名建元,其缔构绍嗣之由,具萧相国遘碑悉之矣。
唐乾符丁酉岁,为了觉大禅师宴居之所。
禅师法号休梦姓韩氏京兆万年人
宣宗兴复象教,乃应诏诵经,对御落采,配终南山捧日寺。
具大戒于律师神祐,悟般若于石霜庆诸,参法要于百丈怀海,契心印于洞山良价
初至洞山洞山问:「近离何处」?
曰:「湖南」。
又问:「途中还见异人否」?
曰:「若是异人,不涉途中」。
深器之。
后领旨寓蜀,始立一大寺,辟甘露门。
开堂日,僧问:「净名大士入不二法门,旨趣如何」?
曰:「山僧未敢举明」。
又问:「若是,即事理不分」。
答云:「扁舟已过洞庭湖」。
凡言峻机悟,以复如是。
剑南节度使崔公安潜奏改建元,敕赐今额,仍给紫衣一袭,式光宗教
未几,僖宗出狩,驻跸西州,召禅师说无上乘,若麟德殿故事。
由是开沃圣虑,握乾纲而不动;
运输神力,回天步而高引。
玉銮反正而帝眷弥深,赐禅师紫磨衲衣三事,龙凤氍毹毯一榻,宝器盛辟支佛牙一函,布展义之泽也。
明年,王氏建节制两川,于禅师申尊叔之礼,奏锡师号曰了觉大师
及王氏开国,而禅师灭度,享年八十一,僧腊五十一。
门人洪福等建窣堵于当寺后庵,以令身归之,谥曰「真隐之塔」。
尔后宗派传袭,真风炳然。
至今住持大德延美上人,以了觉大禅师五代祖。
上人阳安郡平泉人姓杜氏,礼本寺怀进大德为出家师,依彦通律师授具足戒。
性惟真实,体本虚静,开口无机化,不言而鸥狎。
虚怀善应,施不求而谷盈。
禅林果熟,薝卜弥香,苑地灵,黄金争布,作大利益,须非常人,美公之谓欤!
兹寺有常住沃土三百廛,涤场敛穧,岁入千耦,并归寺廪,与众共之。
有舟航大贾输流水之钱,山泽豪族舍金穴之利,五铢一缕,悉归寺府,无一私者。
由是搆朴斲之材,较班输之技,而兴修之议,于是集矣。
寺之殿宇,旧且百间,今广而增者三百。
建正殿,塑金释迦像一躯,为黑白扳足之地;
修经藏,挟唱梵之堂四,为权实转轮之所。
广方丈之室,传达摩心;
备水陆之仪,宣梁武教。
及罗汉六祖翊善大悲,各列一堂。
又分千部经为东西龛,续建纪天列宿堂一所,仍加壮丽。
以至安毳侣、供公庖,局次有叙;
厨仓寮库、斋厅浴室,重门挟屋,启闭以时。
上缝瓦以如鳞,下密砖而若砥。
左瞻右顾,俱是道场;
一起一居,无非佛事。
寺之旧址,复于颓垣,鞠为茂草,仅百年矣。
以至悖蹊樊圃,可畏其邻;
认牛忘羊,莫分其主。
美公一旦竖版筑以绳之,兴百堵,轸旧封,葺墙五百馀间,周匝园圃,而邻相让,无一违者。
凡供食之丰洁,法席之华焕,时一大会,朝饭千众,累茵敷坐,如升虚邑,未有一物,爰假外求。
寺之胜迹,有僖宗幸蜀放随驾进士三榜题名记,陈太师六祖像,萧相国文建寺碑,会稽孙位画行道天王、浮丘先生、松竹,张南本水月观音翰林待诏失名氏,今寺额始自长安降到。
昭觉寺额,俱经乱不亡,为唐故事。
斯皆化感利舍护持之力也。
大中祥符戊申岁承领住持,迨三十有馀载矣。
惟食不兼味,衣不重茧。
言必谛信,故人无间言;
行必总持,故身无择行。
深入无碍,物我不二。
《经》云:「虽说种种道,其实为佛乘」。
吾见其人矣。
然能为爱河之舟楫,不住中流;
开觉路之康庄,俾求道。
故入其门者,如逊般若之岸,似升毗尼之堂。
树绕七重,尘无一点,信花界之胜果,锦江之田者焉。
尚能韬光愈晦,功成不居,耳闻赞扬,口称惭愧,是谓常住不住,所得非得者乎!
今门人赐紫沙门人逊谓布施回向,叹未曾有者,典教宗尚,宁可阙欤?
遂持了觉禅师诰敕三通,修寺行状数纸访,请纪茂实。
且念景德初与今岳阳张都官逵肄业于兹,倏尔岁寒,永言梦寐。
山阴都讲,曾栽挥麈之
衣锦相□,□□偷光之壁。
及乎尝醍醐之味,目琉璃之色,为日久矣。
德我既深,固不牢让。
大哉!
开群迷之眼,俾瞩乎大明,象设之谓也;
安□动之心,俾谐乎一法,言教之谓□。
□□□相则尊,所以祛其幻相;
有言则大,由是辩其魔言。
令蠢动廓然,见种种性,曰实曰权,归乎一揆,付诸佛子,历劫奉持,非师释氏之雄者,其孰能与于斯文!
双流县文宣王 宋 · 李畋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九、《成都文类》卷三一、《宋代蜀文辑存》卷四
圣人之性,冥乎太极之先;
其为道也,迩乎草昧之际。
盖太极判而阴阳运,圣人出而仁义兴
动植始乎阴阳,亿兆本乎仁义。
过是而论,则乾坤几乎息,人纪将可诬,又焉足议帝王之道利及生民哉?
故用之则治,违之则亡,不僭在人,取鉴方册。
圣宋启运,文德诞敷,纂极建皇,一统万宇。
爰自宇县,率诸郡邑,大藩小侯,夤奉明诏,建至圣文宣王庙,悉以学校肄焉。
双流县者,汇二江之左界,申益部之右圻,陶中国熙盛之风,为西州衣冠之地。
旧有释奠之所,居县东偏,年远制卑,鞠为茂草。
梁木斯坏,想梦奠而增悲;
风雨不虞,纵假盖而奚及。
景祐三祀夏四月,青宫舍人南阳张公立,奏课进秩,出宰是邑。
刚明敏达,莅政优通,导三时以训民,诚一言而折狱。
由是钱镈之器备举,敚𭤑之盗遂亡,怀教既孚,礼让自著。
遂度地置臬,徙创庙貌于县之西南隅。
于时执艺子来,量事度制,创殿宇三间。
皇皇晬容,被衮正位,以亚圣兖国公配坐,十哲服侯冕而夹侍焉,六十子朱衣纁裳,以从祀焉。
观其绘塑精研,神彩若动,复敞门闑廊庑、斋厅神厨,翼以弦诵之房,置以板著之位,以至祼豆之器、粢稷之盛,具体坚完,靡不审备。
公然后会佐僚,延缝掖,用飨礼以落之,式歌且谣,邦人知劝。
弦歌之声比屋,讲艺之席连甍,洋洋然,侃侃然,《子衿》、《伐木》之诗因是而作矣。
故今岁国家下乡举里选之诏于郡国,俾校艺于云龙庭,是邑嗣贤能书者四十有四人,被荐者六,斯非倡善之验乎?
清识之士,谓公之为政也,先之以敏农,农劝则俗阜;
次之以辨讼,讼息则民安;
终之以务学,学优则士进。
兹是三者,能不为二千石之张本乎?
畋退居自适,辱公走吏嗣书,询及鄙文者再,且感公服圣人之道既深且笃,因广颜生弥高之叹、孟轲未有之论,用志于石。
岂曰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乎?
若以崇饰土木,谓之教盛,兹故不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