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释智聪” 相关资源
释智聪隋末唐初 551 — 649年4月8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五 感通科
未详何许人。
善三论。
始住杨州白马寺
后住止观寺。
陈氏平北。
度江。
安乐寺
大业之乱。
南归。
道涂梗沮。
芦苇中。
诵法华经七日。
不得食。
有四虎绕其旁。
忽作人语曰。
吾不食已十日矣。
总谓虎必食我。
否则我命亦且非久。
徒皆饿死尔。
虎辞以为终无此理。
方是时。
忽一八十老翁者。
挟船腋下愿载曰。
栖霞幽胜可住。
请即上船。
以度。
四虎俱泪下。
若莫足以为别者。
于是请与四虎偕既济。
竟失老翁所在。
自尔居栖霞之舍利塔西。
相与坐禅而不卧者八十人。
四虎依之。
有凶事辄预报。
众因之戒惧焉。
且山中尤艰粒食。
又郡率土之清信者。
三百家。
使曰。
馈一石以给周岁。
贞观二十三年四月八日
小食后。
礼智者影像于止观寺复礼兴皇墓乃还坐逝于栖霞房中。
丹阳一城。
咸闻异香。
道俗受戒弟子三千人。
奔走恸哭。
时年九十九矣。
释智聪
未详何人。
昔住杨都白马寺
后住止观专听三论。
陈平后度江住杨州安乐寺
大业既崩思归无计。
隐江中诵法华经七日不饥。
恒有四虎绕之而已。
不食已来经今十日。
曰。
吾命须臾。
卿须可食。
虎曰。
造天立地无有此理。
忽有一翁年可八十。
掖下挟船曰。
师欲度江栖霞住者。
可即上船。
四虎一时目中泪出。
曰。
救危拔难正在今日可迎四虎。
于是利涉往达南岸。
船及老人不知何在。
领四虎同至栖霞舍利塔西。
经行坐禅誓不寝卧。
众徒八十咸不出院。
若有凶事一虎入寺大声告众。
由此惊悟每以为式。
以山林幽远粮粒艰阻。
乃合率杨州三百清信以为米社人别一石年一送之。
由此山粮供给。
道俗乃至禽兽通皆济给。
至贞观二十二年四月八日
小食讫往止观寺。
礼大师影像执炉遍礼。
又往兴皇墓所拜。
还归本房安坐而卒。
异香充溢。
丹阳一郭受戒道俗三千馀人。
奔走山服哀恸林野。
时年九十九矣。
僧智聪
扬州白马寺专习三论。
寻渡江住安乐寺
值隋国亡思归无计。
隐江中诵法华经。
七日不饥。
恒有四虎驯绕。
曰。
吾已十日不食命在呼吸间。
卿可食之。
虎作人语曰。
造立天地无有此理。
忽见一老翁腋下挟一小船。
来曰。
师欲渡江即上船。
其四虎见而泪出。
曰。
持危拔难正在今日。
即同四虎利涉南岸。
船及老人忽然不见。
领四虎止栖霞塔西。
径行禅诵誓不寝卧。
安众八十馀人。
若有凶事虎来大吼。
由此警觉。
贞观中年九十九。
于佛生日熏炉遍礼圣像还归静室端坐而化。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