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僧明隋末唐初 562 — 642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五 感通科
不知何许人也。
每居五台娑婆古寺营屋二十馀间。
聚诸经卷。
以资禅诵。
谓人曰。
吾自十七岁时从师东至华林山。
礼文殊室利入一石谷。
深甚圆有石臼木杵。
两伟人立日中无影。
长眉披发。
眼睑上。
掩师遽顶礼。
清摄受。
其人曰。
汝谷臭宜小远匇容。
问何来。
曰昭果寺。
兹隐娑婆习禅养道数十年矣。
然食五谷。
愿菩萨慈悲救护。
曰须众议。
俄又一人至。
身颇颀硕。
而服木皮之衣。
云可随我到寺。
因共行大石侧。
忽山谷异常。
廊院周绕。
状若天宫。
有尊宿十四五辈。
坐而谈笑。
亦问所从来。
议论久之送出。
恍然失路。
不可复寻。
卒于贞观十六年
寿八十一。
僧明者。
不知何人。
五台娑婆古寺
所营屋宇二十馀间。
守一切经。
禅诵为业。
自云。
年十七时从师上五台
东礼花林山访文殊师利
至一石谷。
渐深见有石臼木杵。
又见两人形大无影眉长披发眼睑上掩。
师便顶礼请救。
其人曰汝谷臭小远从何来。
答昭果寺僧。
习禅乐道。
隐在娑婆已数十年。
然食五谷愿真人救苦报。
曰待共众议。
须臾更一人来。
大著树皮衣。
云汝来已久。
可遂我至寺。
行大石侧。
忽见山谷异常廊院周绕状若天宫。
有十四五人同坐谈笑。
问所来方。
言议久之。
送出后重寻失路。
还旧业定。
贞观十六年卒。
八十一矣。
娑婆寺二砖塔存。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