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僧智舜南北朝末隋初 533 — 60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3—604 【介绍】: 僧。
赵州人
俗姓孟
少习儒业,博览典籍,工书善说。
后厌世出家,师事云门僧稠
习禅定而时或有妄念,乃以锥刺股,由是内彻外化,尘庐不入。
辞师入赞皇山,山中猎者感其化,舍其业而从智舜习道。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三 弘法科(三)
赵州大陆孟氏。
少为书主。
博通竹素。
工书善说。
庠序之人附焉。
年馀二十。
厌世出家。
云门稠公
性乐幽隐。
一志定业。
居白鹿十载。
常有灵祇阴赞。
或动身衣。
或现声相。
白服丈馀。
绕院巡警
后居赞皇亭山
独与沙门昙询依倚四年。
而其他有资给者。
则谢绝无所受。
且悲悯物类。
一雉尝为猎者所窘。
飞入其庐。
而苦劝猎者放之。
终不听。
因持雉去。
即割耳使遗之。
以感动其心。
而猎者遂投弓解鹰。
脩习。
而近归远慕。
杀生之酷。
为屏绝。
然操行尤谨。
深僻无人。
则以火净发。
稍昏则引锥刺股。
御疏茹粝。
昼夜鞭策。
抚收冻馁。
常自空匮。
晏如也。
所亲化之依以练心者十人。
仁寿四年正月二十日
以气疾。
终于元氏悬屈领之禅坊。
年七十二。
葬禅坊之侧。
已而或窃徙以葬之房子县界嶂洪山云。
更三年后。
发而焚之。
以起白塔
盖界嶂洪山之名。
故斯重矣。
开皇十年尝诏曰。
皇帝敬问。
赵州房子界嶂洪山
南谷禅房寺智舜禅师
冬日极寒。
禅师道体清胜。
教导苍生。
蚤使成就。
胜甚嘉焉。
朕统在兆民之上。
弘护正法。
夙夜无怠。
今遣开府元寿
往宣指意。
并送香物。
如别诏。
刺史杨达
素无名闻。
而踪靡定。
乃漫系名果愿寺。
以承诏旨。
亦避谢不赴。
弟子智赞能继其绪。
虽屡徵聘。
终贲林泉。
燕寂之馀。
尤究志于摄论涅槃 。
释智舜
俗姓孟
赵州大陆人
少为书生。
博通丘索工书善说。
庠序附焉。
年二十馀。
厌世出家。
云门稠公居于白鹿。
始末十载。
常乐幽隐不事嚣杂。
才有昏情便有灵祇相诫。
或动身衣。
或有声相。
又现白服。
形量丈馀绕院相警。
往往非一。
尝与沙门昙询
同修念定经于四年。
后北游赞皇亭山
依倚结业声绩及远。
有资其道供者。
便权避之。
遂经纪载不须资待。
又猎者逐雉飞入房。
苦加劝勉终不肯止。
遂将雉去。
情不忍此。
因割耳遗之。
苦谏。
便投弓解鹰。
请道渐学经义。
于是课笃数村舍其猎业。
斯则仁济之诚也。
后专习道观不务有缘。
妄心卒起不可禁者。
刺股流血。
或抱石巡塔。
须臾不逸其虑也。
故髀上刺处。
班駮如铺锦焉。
其翘励之操。
同伍诚不共矣。
处山积岁剪剃无人。
便以火烧发。
弊服遗食屡结寒炎。
度景分功无忘造次。
性少贪恼手不执财。
每见贫馁泪垂盈面。
或解衣以给。
或割口以施。
由此内撤外化。
所亲之中。
见其弥敬十人出家。
并依行。
练心节量。
踵武扬风。
后年疾既侵身力斯尽。
常令人称念。
系想净方。
遂终于老。
末感气疾忽增。
十有五日。
励念如初。
卒于元氏县屈岭禅坊。
时年七十有二。
仁寿四年正月二十日也。
初葬于终所山侧。
房子县界嶂洪山民。
素重舜道。
夜偷尸柩瘗于岩中。
及往追觅皆藏其所。
三年之后开示焚之起白塔于崖上。
之入道精厉其诚。
昔处儒宗颇自矜伐。
忽因旬假得不净观。
肠腑流外惊厌叵陈。
所见馀人例皆不净内溢。
乃就稠师具蒙印旨。
为云门官供当拟是难。
因就静山晓夕通业。
不隶公名不行公寺。
而内德潜运远闻帝阙。
开皇十年下诏曰。
皇帝敬问赵州房子界嶂洪山南谷禅房寺智舜禅师
冬日极寒。
禅师道体清胜。
教导苍生。
使早成就。
朕甚嘉焉。
朕统在兆民之上。
弘护正法夙夜无怠。
今遣上开府元寿
指宣往意。
并送香物如别。
赵州刺史杨达
无公贯素绝名问。
依敕散下方始知之。
乃为系名同果寺。
用承诏旨而亦不临赴。
山民为之起寺。
三处交络四方闻造。
欣斯念定。
而莫堪其精到。
不久还返。
斯勇猛之诚不可例也。
每于冬初化诸缘集。
多办复贮之衣。
就施狱囚。
春秋二时方等行道。
馀则加坐幽林。
块然不寐及登耳顺心用力疲。
转读藏经凡得四遍。
左手执卷右手执烛十宿五宿目不曾敛。
佛名赞德诵阅如流。
昏昼六时礼忏终化。
有弟子智赞。
幼奉清诲长悟玄理。
摄论涅槃是所综博。
今住蓝田化感寺。
承习禅慧荣其光绪。
比多徵引终遁林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