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诗
陈洛(1863~1911),字淑程,号菊町,福建泉州人。光绪四年(1878)随其父来台寓居艋舺旧街。陈洛性好公义,多参与赈灾,为台北士绅所推崇。为晚清副贡生,受刘铭传赏识,拔充西学堂教席。割台初期,曾任保良总局董事,兼任《台湾日日新报》记者。明治二十九年(1896)起,任总督府民政局事务嘱托,服公职四年,多所建言,后协助旧惯调查。明治三十年(1897)授配绅章,翌年经理艋舺盐务支馆,复担任台北首次举办飨老典之副委员长。明治三十二年(1899)任台北县参事、台北盐务总管主任。陈洛思想以儒家为主,曾任卫生组合、士商公会、维新公会、天然足会、蕃情研究会、慈善音乐会发起人。明治四十二年(1909)「瀛社」创社,陈洛为早期成员之一,常参与课题徵诗;亦曾参与日人所创之「玉山吟社」活动。明治四十四年(1911)因病卒。〖参考《汉文台湾日日新报》,「故陈洛氏之略历」,1911年4月30日,第三版;鹰取田一郎《台湾列绅传》,台北:台湾总督府,1916年4月;林正三《瀛社社史之整理纂修与研究》,九十三年度台北市政府文化局艺文补助文学类研究计画,2005年4月。
〗
今陈氏诗作乃自《台湾新报》、《台湾日日新报》、《汉文台湾日日新报》、《南菜园唱和集》、《江濒轩唱和集》、《竹风兰雨集》、《瑞桃斋诗话》等辑录编校。(翁圣峰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