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著作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全宋诗
程颐(一○三三~一一○七),字正叔,学者称伊川先生,河南(今河南洛阳)人。仁宗嘉祐四年(一○五九),廷试报罢,遂不复试,大臣屡荐皆不起。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奉诏赴阙,授通直郎、崇政殿说书。次年出管勾西京国子监。绍圣四年(一○九七),入元祐党籍,削籍,遣涪州编管。徽宗立,遇赦还洛,寻复通直郎权判西京国子监。崇宁元年(一一○二),再追所复官。五年,复通直郎致仕(《道命录》卷二)。大观元年卒,年七十五(《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二一《程侍讲颐传》)。颐与其兄颢并称二程,一生主要从事学术、教育活动。著有《伊川易传》,《伊川文集》等,后人与程颢著作同编为《二程全书》。事见《朱文公文集》卷九八《伊川先生年谱》,《东都事略》卷一一四。《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程颐诗见于《伊川文集》者三首,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明弘治刊康绍宗重编本(简称弘治本)、明徐必达校正本(简称徐本)。又从《古今事文类聚》等书辑得诗三首。
全宋文·卷一七五○
程颐(一○三三——一一○七),字正叔,号伊川先生,河南(今河南洛阳)人,颢弟。少与兄同受学于周敦颐。年十八,游太学,著《颜子好学论》,胡瑗大惊异之,处以学职。哲宗初,以司马光、吕公著荐,召为西京国子监教授,力辞,寻召为秘书省校书郎。既入见,擢崇政殿说书。出管勾西京国子监,久之,加直秘阁,再上表辞,去官。绍圣中,削籍窜涪州。徽宗即位,徙峡州,俄复其官。大观元年卒,年七十五。颐于书无所不读,与兄颢同为一代大儒,人称「二程」。平生诲人不倦,学者出其门最多。嘉定十三年,赐谥曰正,淳祐元年封伊阳伯,从祀孔子庙庭。与其兄有《河南程氏遗书》二十五卷、《河南程氏外书》十二卷、《河南程氏经说》八卷、《河南程氏粹言》二卷,又有文集八卷、《易传》四卷,俱存。《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主要活动
- 1085年,京西北路河南府洛阳(河南洛阳),西京国子监教授,授汝州团练推官充西京国子监教授,辞
- 1086年,京畿路汴京(河南开封),校书郎,除秘书省校书郎,辞免
- 1086年-1088年,京畿路汴京(河南开封),经筵官,充崇政殿说书
- 1089年-1092年,京西北路河南府洛阳(河南洛阳),判西京国子监,判西京国子监,文彦博为西京长官,尊礼之
- 1092年-1097年,京西北路河南府洛阳(河南洛阳),祠禄,改授管勾崇福宫
- 1098年-1100年,夔州路涪州(重庆涪陵),推官,居涪州,有上谢师直书
- 1100年,荆湖北路峡州(湖北宜昌),宣德郎,复宣德郎还洛
- 1100年-1105年,京西北路河南府洛阳(河南洛阳),判西京国子监,复通直郎,权判西京国子监
- 1106年,京西北路河南府龙门(河南洛阳),承务郎,以星变毁元祐党人碑,程颐复承务郎依旧致仕
- 1106年,京西北路河南府龙门(河南洛阳),通直郎,以通直郎致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