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著作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21—1086
【介绍】:
宋抚州临川人,字介甫,小字獾郎,号半山。王益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授签书淮南判官。七年,知鄞县,兴修水利,贷谷于民,严整保伍,治绩卓著。历舒州通判、知常州。嘉祐三年,入为三司度支判官,上万言书,主张变法改革、培养人才,未被采纳。迁知制诰,以母丧去职。神宗即位,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二年,拜参知政事,力主变法,与神宗意合,乃设置三司条例司,理财整军,力谋富国强兵。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陆续颁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新法,又改革科举、学校制度。七年,因遭司马光、文彦博、韩琦等强烈反对,罢相,知江宁府。八年,复相。九年,再罢相,出判江宁府。元丰三年,封荆国公。卒谥文。提倡新学,曾与子雱及吕惠卿重释《诗》、《书》、《周官》,为《三经新义》;又撰《字说》,文字训诂亦多与前人不同。主历史变化之说,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诗文多反映社会现实,抒发政治抱负,风格雄健峭拔,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临川集》,一名《王文公文集》,又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老子注》辑本。
全宋诗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历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为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为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为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复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为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谥文。著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著《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为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为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證,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为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为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词学图录
王安石(1021-1086) 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人。封舒国公,改封荆国公。有《王临川集》、《临川先生歌曲》。
全宋文·卷一三六三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抚州)人。庆历二年进士及第,授签书淮南判官。仁宗朝历官至三司度支判官、知制诰,以母丧去职。神宗即位,起知江宁府,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二年拜参知政事,主持变法,陆续颁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新法遭保守势力强烈反对,七年,罢相,以观文殿大学士出知江宁府。八年,复相。九年,再罢相,出判江宁府,退居江宁半山园。次年封舒国公,元丰三年改封荆国公。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绍圣中,谥曰文。崇宁三年,追封舒王。安石善属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文集百卷传世。另著有《三经新义》(已佚,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字说》等。《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主要活动
- 1042年,进士
- 1042年-1045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校书郎,签书淮南节度判官,此日,授校书郎,签书淮南节度判官。
- 1045年,淮南东路扬州江都(江苏扬州),大理评事,签书淮南节度判官,是年夏,由校书郎转大理评事,与韩琦、王珪等共赏扬州芍药,蔚为盛事。
- 1045年,江南西路抚州临川(江西抚州),待职,归临川,撰外祖母黄夫人墓表。
- 1046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点检试卷官,此日,充点检试卷官。
- 1046年-1047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待职,在京与王回、王向兄弟为友。
- 1047年-1050年,鄞县知县,春末,离京赴知鄞县,别十四叔。
- 1050年,两浙路越州余姚县菁江(浙江余姚),待职,离鄞至菁江,东望赋诗。
- 1050年-1051年,两浙路杭州钱塘(浙江杭州),殿中丞,九月,在杭以明堂恩授殿中丞。
- 1051年-1054年,江南东路江宁府上元(江苏南京),舒州通判,殿中丞,受命通判舒州,遂上书相府,乞一就近差遣。
- 1054年,淮南西路舒州怀宁(安徽潜山),殿中丞,舒州任满,赋诗离别。
- 1054年-1055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群牧判官,殿中丞,此日,除群牧判官,力辞。以欧阳修谕之,方就职。
- 1055年-1056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群牧判官,太常博士,由殿中丞转太常博士。
- 1056年-1057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群牧判官,太常博士,提点开封府界诸县镇公事,此日,提点开封府界诸县镇公事。
- 1057年-1058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常州知州,四月,罢提点开封府界诸县镇公事,知常州。
- 1058年,两浙路常州武进(江苏常州),提点江南东路刑狱,祠部员外郎,此日,自知常州移提点江南东路刑狱。
- 1058年-1059年,江南东路饶州鄱阳(江西鄱阳),三司度支判官,祠部员外郎,此日,除三度支判官,作诗。
- 1059年-1060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三司度支判官、祠部员外郎、直集贤院,作诗送陈靖归武陵。
- 1060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以三司度支判官、祠部员外郎、直集贤院为送伴使,为送伴使,被敕送契丹使者归国,作诗。
- 1060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三司度支判官,祠部员外郎、直集贤院,撰劄子,重申当法先王之意,改易更革天下之事。
- 1060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以三司度支判官,祠部员外郎、直集贤院为契丹正旦使(辞行),此日,以度支判官、祠部员外郎、直集贤院为契丹正旦使,辞行。
- 1060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三司度支判官,祠部员外郎、直集贤院,与吴奎等上疏言马政之弊,荐薛向。
- 1060年-1061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三司度支判官,祠部员外郎、直集贤院、同修起居注,此日,与司马光同修起居注。力辞,乞一州军差遣,未许,乃受。作状。
- 1061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三司度支判官,刑部员外郎、直集贤院、同修起居注,由祠部员外郎转刑部员外郎。
- 1061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三司度支判官,刑部员外郎、直集贤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六月,召试知制诰,撰制词。
- 1061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以三司度支判官,刑部员外郎、直集贤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就秘阁考试制科,此日,与吴奎、杨畋等就秘阁考试制科。
- 1061年-1062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三司度支判官,刑部员外郎、直集贤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此日,有诏令监司保荐知州军监等再任。上劄论之。
- 1062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三司度支判官,刑部员外郎、直集贤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同勾当三班院,此日,徙同勾当三班院。
- 1063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以三司度支判官,刑部员外郎、直集贤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同勾当三班院知贡举,此日,与范缜、司马光同知贡举。
- 1063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三司度支判官,刑部员外郎、直集贤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同勾当三班院,此日,宠籍卒。撰制词。
- 1063年-1065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丁母忧,解官,丁母忧,解官归江宁。
- 1065年-1067年,江南东路江宁府上元(江苏南京),工部郎中、知制诰(不赴任),此日,服除,复为工部郎中、知制诰,召赴阙。
- 1067年,江南东路江宁府上元(江苏南京),江宁知府,此日,诏知江宁府。韩维等数誉于神宗。
- 1067年-1068年,江南东路江宁府上元(江苏南京),翰林学士,此日,除翰林学士。
- 1068年-1069年,京西北路河南府巩县永昭陵(河南巩义),翰林学士、工部侍郎兼侍讲,有诗题永昭陵。
- 1069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此日,自翰林学士、工部侍郎兼侍讲,除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
- 1069年-1070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摄司徒、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此日,摄司徒,与吕公弼同持节册命皇后。
- 1070年-1074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礼部侍郎、平章事、监修国史,此日,为礼部侍郎、平章事、兼修国史。是日,百官造门奔贺,书“霜筠雪竹钟山寺,投老归与寄此生”明志。
- 1074年-1075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以吏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此日,罢相,以吏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荐韩绛代己。是日,神宗赐手诏,令晤韩绛。
- 1075年,江南东路江宁府上元(江苏南京),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此日,再入相,自观文殿大学士、吏部尚书、知江宁府除依前官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是日,婿吴安持以详定行户免行法成升一任。
- 1075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加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此日,进呈军器监比较文字。是日,以修《三经义》成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入见,辞所迁官,神宗不许,慰勉有加;子雱加龙图阁直学士,辞所迁职。
- 1075年-1076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加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兼监修国史,此日,兼监修国史。
- 1076年-1077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此日,罢相,为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
- 1077年,江南东路江宁府上元(江苏南京),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集禧观使,此日,罢判江宁府,以使相领集禧观使。
- 1078年-1080年,江南东路江宁府上元(江苏南京),左仆射、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此日,辞使相,以本官领集禧观使。
- 1080年-1085年,江南东路江宁府上元(江苏南京),左仆射、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特进,此日,拜特进,改封荆国公,加食邑四百户、食实封一百户。上谢表。
- 1085年-1086年,江南东路江宁府上元(江苏南京),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司空,此日,以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守司空,上表辞谢。弟安礼赐宽衣、金代、银、帛。
- 1086年,赠太傅,此日,卒,赠太傅,推遗恩七人。
词学图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