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李德裕唐 787 — 85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87—850 【介绍】: 赵郡人字文饶
李栖筠孙、李吉甫子。
幼有壮志,苦心力学,不喜科试。
既冠,卓荦有大节。
穆宗即位,召入翰林学士,禁中书诏,大手笔多诏德裕草之。
寻转考功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
敬宗时出为浙西观察使
文宗即位,加检校礼部尚书,召为兵部侍郎
武宗时淮南节度使入相,弭藩镇之祸,决策制胜,威权独重。
德裕为李党首领牛僧孺李宗闵为首之牛党深衔之,宣宗立,为牛党所构,贬崖州司户卒。
追赠尚书左仆射太子少保卫国公
好著书为文,虽位极台辅,读书不辍。
有《次柳氏旧闻》、《会昌一品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87—850 字文饶排行九赵郡(今河北赵县)人。
牛李党争时之李党首领
早年以荫补校书郎,历幕职
穆宗即位,擢翰林学士
后历任浙西、义成西川诸镇,政绩颇著。
文宗大和七年(833)召入拜相,封赞皇县伯
武宗会昌年间再度任相,因功封卫国公
宣宗大中初遭牛党打击,迭贬至崖州司户大中三年十二月卒于任。
后人因称“李赞皇”、“李卫公”、“李崖州”。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
今人傅璇琮《李德裕年谱》颇为详备。
著有《会昌一品集》凡34卷,以四部丛刊本为通行,其中别集10卷为诗赋杂文。
又著笔记小说《次柳氏旧闻》等。
今人傅璇琮、周建国有《李德裕文集校笺》。
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9首,断句18。
唐诗汇评
德格(787-850?
字文饶赵郡(今河北赵县)人。
宰相李吉甫之子。
元和初,以萌补校书郎,避嫌,求出为方镇从事
十四年,入朝除监察御史
穆宗即位,擢为翰林学士中书舍人
出为浙西观察使
大和中,召为兵部侍郎,旋出为义成节度使,移镇西川
入为兵部尚书
七年拜相,复出为浙西节度使,贬袁州长史
开成中,由滁州刺史太子宾客分司
再领浙西。
又移镇淮南
武宗即位,拜相,屡进太尉封卫国公
宣宗即位,出为荆南节度使,改东都留守,贬潮州司马,再贬崖州司户
卒。
德裕仕历六朝,出将入相,有政声于时。
善诗文。
有《会昌一品集》二十卷,今存。
其他著述,大多散佚。
全唐诗》编诗一卷。
词学图录
李德裕(787--850) 字文饶
赞皇人宰相李吉甫子。
少好学,以父荫补校书郎,累任要职。
多著作,存有《次柳氏旧闻》、《会昌一品集》等,《全唐诗》存诗一卷。
德裕字文饶
赵郡人
宰相吉甫子。
文宗朝拜兵部尚书
以本官同平章事
封赞皇伯
中书侍郎集贤殿大学士
罢为兴元节度使
镇海军
武宗立
召授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左仆射
司徒
太尉
封卫国公
宣宗立
太子少保分司东都
再贬潮州司马
又贬崖州司马
卒年六十三。
作品评论
李太尉德裕颇为寒酸开路。
及谪官去,或有诗曰:“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南望李崖州。”
李德裕武元衡律诗胜古诗,五字句又胜七字。
赞皇德裕)诗亦轶伦,虽不敌香山,亦权、武二相之匹也。
主要活动
  • 813年-816年,京畿道京兆府长安(陕西西安),校书郎;方镇幕府从事,父李吉甫为相,下诏赠其父官,并与其子一官,李德裕即以荫补校书郎,与集贤校书王起有诗唱和。因父居相位,为避嫌,李德裕于本年或稍后辞去校书郎,出外为方镇幕府从事,具体不详
  • 817年-819年,河东道太原府太原(山西太原),节度使,约于本年,李德裕应张弘靖之辟,为河东节度使掌书记。本年,作《祭唐叔文》
  • 820年,京畿道京兆府长安(陕西西安),翰林学士;屯田员外郎,正月庚子,宪宗为宦官所杀,穆宗立。闰正月,李德裕为翰林学士,二月加屯田员外郎。秋夜有感作诗
  • 821年,京畿道京兆府长安(陕西西安),翰林学士;屯田员外郎;考功郎中,本年仍为翰林学士,正月,上疏言驸马不得至要官私第。二月,元稹为翰林学士,与李德裕、李绅相善,时称“三俊”。二月,沈传师迁中书舍人,李德裕与其善,自此之后,多有唱和。三月,李德裕为考功郎中,依前知制诰、翰林学士。十一月戊午,试制科举人,制词为李德裕起草
  • 822年,京畿道京兆府长安(陕西西安),翰林学士承旨;中书舍人;御史中丞;润州刺史;浙西观察使,正月二十九日加翰林学士承旨,二月四日迁中书舍人,二月十九日改御史中丞,三月,荐故东都留守李憕子源为谏议大夫。任御史中丞时,荐引崔琯为御史知杂。由于李逢吉排挤,九月,李德裕由御史中丞出为润州刺史、浙西观察使。辟李蟾为观察判官,辟郑亚为幕府从事。本年在润州纳徐盼为妾
  • 822年-829年,江南东道润州丹徒(江苏镇江),刺史;观察使,任润州刺史、浙西观察使。辟李蟾为观察判官,辟郑亚为幕府从事。本年在润州纳徐盼为妾
  • 829年,京畿道华州华阴华山;西岳庙(陕西华阴),兵部侍郎,赴京途中,经华山,八月十六日,于华山留题名
  • 829年-832年,河南道滑州白马(河南滑县),节度使,十一月,李德裕妾徐氏卒于滑州,十二月,葬于洛阳邙山,李德裕为撰墓志
  • 833年,京畿道京兆府长安(陕西西安),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侍郎,二月,李德裕以兵部尚书守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月,拜中书侍郎。入相之后,即对朝政进行改革,出李宗闵之党杨虞卿、杨汝士等人于外,进用李回、沈传师等人。禁抑两淮大贾。七月,李德裕请将刘从谏由泽潞徙宣武,文宗不从。八月,李德裕奏请进士应通经术,停诗赋试。又言诸王应出阁为诸州上佐等。李德裕于今明年内主持修撰《大和辨谤略》,书成奏上,并作序
  • 834年,京畿道京兆府长安(陕西西安),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侍郎;浙西观察使,正月,李德裕奏请罢进士名单先呈宰相以定取舍之旧例,有《请罢呈榜奏》
  • 834年-835年,都畿道汝州临汝(河南临汝),观察使,李德裕赴浙西,经汝州,汝州刺史刘禹锡有诗送之。李德裕约年底到达浙西,辟杜牧之弟杜顗为巡官
  • 835年-836年,淮南道和州历阳(安徽和县),刺史,李德裕四、五月从润州启程,走陆路至历阳,改走水路
  • 836年,都畿道河南府洛阳(河南洛阳),太子宾客,李德裕九月抵达洛阳,居平泉别墅
  • 836年-837年,都畿道河南府洛阳(河南洛阳),观察使,十一月二十一日,授浙西观察使,十二月初四赴任,裴潾以诗送之。再辟刘三复为浙西从事
  • 837年-840年,淮南道扬州江都(江苏扬州),节度使,李德裕在淮南,辟杜牧之弟杜顗为观察支使,杜顗目疾益重,秋末,杜牧携弟赴宣州。九月,裴潾刻寄奉李德裕诗十四首于石,列于洛阳平泉山居。冬,与松阳子唱和
  • 840年,都畿道河南府洛阳惠林寺(河南洛阳),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月,李德裕被召入朝,赴京途中过洛阳,过惠林寺,作诗
  • 840年-841年,京畿道京兆府长安(陕西西安),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门下侍郎,九月,李德裕入京为相,向武宗进言为政之要。李德裕子李烨与郑氏结婚
  • 842年-843年,京畿道京兆府长安(陕西西安),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门下侍郎;司空,时李德裕在京为相,正月上旬,论祀九宫贵神
  • 843年-844年,京畿道京兆府长安(陕西西安),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门下侍郎;司空;司徒,时李德裕在京为相,六月四日,李德裕加司徒,作《加司徒请停册礼状》
  • 844年-846年,京畿道京兆府长安(陕西西安),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门下侍郎;司空;司徒;太尉,时李德裕在京为相。八月二十八日,李德裕加太尉、卫国公。约八月下旬,李德裕多次撰表辞让、谢恩
  • 846年,山南东道荆州江陵(湖北江陵),节度使,三月二十六日,宣宗即位,四月上旬,李德裕罢相,出为江陵尹、荆南节度使
  • 846年,都畿道河南府洛阳(河南洛阳),东都留守;解平章事,九月,李德裕由荆南节度使改东都留守,解平章事
  • 847年,都畿道河南府洛阳(河南洛阳),太子少保,二月,白敏中使其党李咸论李德裕执政时阴事,李德裕由东都留守改为太子少保,分司。二月,郑亚坐李德裕之党,由给事中出为桂管观察使,辟李商隐为掌书记
  • 848年,都畿道河南府洛阳(河南洛阳),刺史,去年冬十二月,李德裕被贬潮州司马,约本年正月初起行,由洛阳沿水路南下,经江淮赴潮州。温庭筠有伤李德裕远贬诗《题李相公敕赐屏风》。李德裕南贬,妻刘氏,子浑、钜及女同行。正月初五,右补阙丁柔立上疏为李德裕辨冤,贬南阳县尉。正、二月间,白敏中等所兴覆勘吴湘狱结案,李回、郑亚、魏铏、元寿、蔡京等皆被贬。崔嘏、刘濛等亦被贬。
  • 848年-849年,岭南道潮州潮阳(广东潮州),司户参军,李德裕被贬崖州司户参军,途中,作《谪迁岭南道中作》
词学图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