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著作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72—811
【介绍】:
唐河中人,字和叔,一字化光。吕渭子。德宗贞元十四年进士,次年登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校书郎。能文,一时流辈咸推尚。与王叔文厚善,迁左拾遗。二十年,以侍御史为入蕃副使,在吐蕃滞留经年。比还,柳宗元等皆坐叔文贬,温独免,进户部员外郎。历司封员外郎、刑部郎中。旋与羊谔等谋逐宰相李吉甫,宪宗怒贬道州刺史,徙衡州,卒。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72—811
字和叔,一字化光。排行八。郡望东平(今属山东)。河中(今山西永济西)人,居洛阳(今属河南)。吕渭子。德宗贞元十四年(798)登进士第,又登宏词科,授集贤殿校书郎。二十年随工部侍郎张荐出使吐蕃,充副使,被拘留经年,顺宗永贞元年(805)十月回京,累迁至刑部郎中。与宰相李吉甫有隙,贬道州刺史,宪宗元和五年(810)转衡州刺史,卒。事迹见柳宗元《衡州刺史东平吕君诔》,刘禹锡《唐故衡州刺史吕君集纪》,新、旧《唐书》本传。吕温文辞精富,文体赡逸,所作铭赞“置于韩柳集中,亦为高作。”(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八)其诗“亦胜诸人”(《沧浪诗话》)。今存《吕和叔集》10卷,四部丛刊本为通行。《全唐诗》存诗2卷。
唐诗汇评
温字和叔。一字化光。河中人。贞元末进士。再迁为左拾遗。以侍御史使吐蕃。元和初还。转户部员外郎。再贬道州刺史。徙衡州。卒年四十。
作品评论
旧唐书本传
温天才俊拔,文采赡逸,为时流柳宗元、刘禹锡所你。
温从梁肃为文章,规摹左氏,藻赡精富,流辈推尚。
刘沧、吕温,亦胜诸人。
《唐诗品》
衡州早擅宏词,富于摛藻,《由鹿》诸赋命意修远,虽拘于时制,稍落近语,要亦升堂之客也。五言律亦多倚拔,惜其内有乏思,外有遗象,不能自振其馀波耳。
主要活动
- 798年,进士
- 799年,宏词科
- 799年-802年,京畿道京兆府长安(陕西西安),集贤殿校书郎,制举及第后,授官集贤殿校书郎
- 803年-804年,京畿道京兆府长安(陕西西安),左拾遗,守丧服除,卖掉洛中田产,举家迁往长安。因才能杰出而为德宗所知,授官左拾遗。吕温上谢表
- 804年-805年,关内道岐州陈仓(陕西宝鸡),殿中侍御史,五月二十一日,出使吐蕃行至凤翔,加官殿中侍御史,赐章服,吕温上表以谢
- 805年,京畿道京兆府长安(陕西西安),户部员外郎,返京后授官户部员外郎。十月十日,有文祭恩师陆质
- 806年-808年,京畿道京兆府长安(陕西西安),司封员外郎,吕温卧病三月。本年初春,病中自户部员外郎转司封员外郎
- 808年,京畿道京兆府长安(陕西西安),刑部郎中,四月至十月间,吕温自司封员外郎转刑部郎中,兼侍御史
- 808年,京畿道京兆府长安(陕西西安),均州刺史,十月十五日,吕温因与窦群劾奏宰相李吉甫交通术士,贬为均州刺史
- 808年-810年,京畿道京兆府长安(陕西西安),道州刺史,十月十七日,复贬为道州刺史
- 810年-811年,江南西道道州营道(湖南道县),衡州刺史,五月十一日,因吕温治有善状,诏改衡州刺史。吕温离道州前夕,巡察州内五县,有诗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