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释智鉴宋 1105 — 119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5—1192 【介绍】: 僧。
滁州全椒人俗姓吴
法号足庵
儿时即喜佛书。
长芦青了禅师,后参宗珏法绪,继其任住明州雪窦寺
全宋诗
释智鉴一一○五~一一九二),号足庵俗姓吴
滁州全椒(今属安徽)人。
初依长芦真歇了禅师,后为大休宗珏禅师器重,住明州雪窦寺
光宗绍熙三年卒,年八十八。
为青原下十五世,天童大休宗珏禅师法嗣。
事见《攻愧集》卷一一○《雪窦足庵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七、《五灯会元》卷一四、《补续高僧传》卷一○有传。
今录诗十二首。
智鉴滁州人
元祐时僧长。
依真歇于长芦
大休首众即器之。
后遁象山,百怪不能惑。
复住雪窦,尝居嘉兴梅溪,有诗。
智鉴
滁之全椒人
生吴氏
自儿时。
已喜佛书。
每以白纸为经。
跏趺端坐诵之。
声琅琅动人。
母尝与洗手疡。
戏问。
是甚么手。
对曰。
佛手。
视母大笑。
俄二亲俱丧。
长芦真歇
了出家厉精。
胁不至席者数年。
大休珏公
首座
指为法器。
道法师领戒。
象山之郑行山。
缚茆而居。
山当海岸孤绝处多妖怪。
师吊影其间百怪不能惑。
地高无水。
祷曰。
吾办道来此。
神其惠我泉。
因锄小坎。
移时而水溢。
食不继啖。
以疗饥。
尝深夜打坐。
闻庵后岩石震响。
如斗击。
旦起视之。
有巨石飞坠。
越庵而立于门并庵。
大木无不摧拉。
而庵独无恙。
一日有巨蟒入庵。
矫首怒视。
越数日。
复旋绕于床。
师不顾而去。
变怪百出。
师举不为动徐亦帖然。
一夕深定中。
豁然开悟。
身心世界。
洞如琉璃。
自念云。
威音王已前。
无师自證。
威音王已后。
无师自證者。
皆天魔外道。
遂下山。
见延寿然曰。
日来肚大无物可餐。
庵小无床可卧。
若能与食展庵则住。
不然则去。
然与师反覆问答。
不能屈。
因叩其所得。
呈一颂。
然喜曰。
鉴公彻也。
复航海。
大休于岳林。
试其机辩无碍。
叹曰。
佛祖不奈尔何。
因为行乞。
担二布囊。
随得即受。
备历艰勤。
人所不堪。
翠山宗白头
谓师曰。
为众竭力。
不无其劳。
师云。
须知有不劳者。
曰。
尊贵位中收不得时如何。
师云。
触处相逢不相识。
曰。
犹是途中宾主。
如何是主中主
师云。
丙丁吹灭火。
以手掩师口。
师拂其袖。
迁雪窦。
挽师偕行。
负众事。
时法堂新饰。
命师普说。
窃听。
叹曰。
吾生有耳。
未尝闻也。
出世为大休烧香。
前后六坐道场。
皆王公大人推引。
绍熙二年
谢事止于雪窦之东庵
明年七月
示恙。
戒弟子曰。
吾行矣。
送终须务简约。
勿素服哀恸。
言讫而逝。
阅世八十八。
夏五十三。
塔全身于山之左。
师天资朴厚。
见地稳密。
操履苦硬。
至死不少变。
具大辩才。
浩瀚无际。
叩之滚滚无倦。
受施山积。
悉为公费。
故六主废刹。
积逋动数千缗。
不过期月。
而百务一新。
目其所榻。
则丈室萧然悬磬也。
加以精诚所感。
祷雨晹。
救疾苦。
其应如响。
神祠烹宰。
辄为易以素馔。
有藏其须发而得舍利者。
此皆世俗所创见。
师不欲人言之。
以为非此道之极致。
使其有之。
皆亦师之馀也。
师道声震海内。
而迹曾不越四明之境。
自号足庵云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