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释道丰” 相关资源
释道丰北齐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四 感通科
有弟子三人。
相与居于相之鼓山
不行分卫。
而炉火黄白医药以自给。
高帝尝过而问之。
应对不思。
随事而当。
帝因赐酒并蒸豚。
即饮啖。
至醉饱无所让。
帝既去。
召弟子谓曰。
为我屏除床下物。
及发床。
乃见向之蒸豚酒等具在。
传以为异。
石窟寺有一僧。
自以坐禅获證悟。
每至日西。
则东望山巅。
有丈八金像。
其僧私喜。
谓灵像独为己现。
他人不能知也。
阅两月馀。
夜卧房中。
闻枕间语声曰。
天下别无佛。
今汝已成道矣。
即是佛也。
汝当自珍重。
佛身切莫轻脱。
其僧于是骄慢矜持。
视侪辈如草芥。
语辄指𮌎顾众曰。
汝等亦识真佛否。
泥龛画像。
其于说法度人之事。
既莫施设。
皆以为佛而妄加礼敬。
汝又焉识真者哉。
此堕阿鼻地狱业也。
然眸子尽赤。
动呼无常。
一寺以为狂。
舁诣所。
使治之。
遽问曰。
汝见东山上金佛乎。
曰然。
又问。
汝闻枕间语声乎。
曰然。
曰。
此风动失心耳。
不早疗。
且难制。
因针三处良已。
将终。
指示其弟子灶旁地曰。
吾久劳汝谷汲。
今报汝以此。
正可用之无竭也。
随于其地去一方石。
而玄泉澄映。
虽历旱潦。
不盈涸。
至今存。
释道丰
未详氏族。
世称得道之流
与弟子三人居相州鼓山中。
不求利养。
或云。
练丹黄白医疗占相。
世之术艺无所不解。
齐高往来并邺。
常过问之。
应对不思随事标举。
帝曾命酒并蒸肫。
敕置前令遣食之。
聊无辞让。
极意饱啖。
帝大笑。
亦不与言。
驾去后谓弟子曰。
除却床头物。
及发撤床。
见向者蒸肫犹在都不似啖嚼处。
石窟寺有一坐禅僧
每日至西则东望山巅有丈八金像现。
此僧私喜谓睹灵瑞。
日日礼拜如此可经两月。
后在房卧。
忽闻枕间有语谓之曰。
天下更何处有佛。
汝今道成。
即是佛也。
尔当好作佛身。
莫自轻脱。
此僧闻已便起特重。
傍视群僧犹如草芥。
于大众前侧手指胸云。
尔辈颇识真佛不。
泥龛画像语不能出唇。
智虑何如。
尔见真佛不知礼敬。
犹作本日欺我。
悉堕阿鼻。
又眼精己赤叫呼无常。
合寺知是惊禅。
及未发前舆诣所。
径即谓曰。
汝两月已来常见东山上现金像耶。
答曰实见。
又曰。
汝闻枕间遣作佛耶。
答曰实然。
曰。
此风动失心耳。
若不早治或狂走难制。
便以针针三处。
因即不发。
临终谓弟子曰。
吾在山久。
令汝等有谷汲之劳。
今去无以相遗。
当留一泉与汝。
既无陟降辛苦努力勤修道业。
便指灶旁去一方石。
遂有玄泉澄映。
不盈不减。
于今见存。
释道丰
未详氏族。
世称得道之流
与弟子三人居相州鼓山中不求利养。
世之术艺无所不解。
齐高帝往来并邺常过问之。
应对不思随事标举。
曾命酒并蒸肫。
敕置前令遣食之。
略无辞让极意饱啖。
大笑。
亦不与言。
驾去后谓弟子曰。
除却床头物。
及发撤床见向者蒸肫犹在。
都不似啖嚼处。
石窟寺有一坐禅僧
每日至西。
则东望山巅有丈八金像现。
此僧私喜谓睹灵瑞。
日日礼拜。
如此可经两月。
后在房卧。
忽闻枕间有语。
谓之曰。
天下更何处有佛。
汝今成道即是佛也。
尔当好作佛身莫自轻脱。
此僧闻已便起持重。
傍视群僧犹如草芥。
于大众前侧手指胸云。
尔辇颇识真佛不。
泥龛画像语不能出唇。
知虑何如。
你见真佛不知礼敬。
犹作本目期我悉堕阿鼻。
又眼精已赤叫呼无常。
合寺知是惊禅。
及未发前舁诣所。
径问曰。
汝两月已来常见东山上现金像耶。
答曰。
实见。
又曰。
汝闻枕间遣作佛耶。
答曰。
实然。
曰。
此风动失心耳。
若不早治或狂走难制。
便以针针三处。
因即不发。
临终谓弟子曰。
吾在山久。
令汝等有谷汲之劳。
今去无以相遗。
当留一泉与汝。
既无陟降辛苦。
努力勤修道业。
便于灶傍去一方石。
遂有玄泉。
澄映不盈不减。
于今见存。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