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夫人刘氏墓铭1201年12月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七六、《诚斋集》卷一三二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
客有自安福来者,曰:「邑之西林有孝子朱云孙者,一日,衰绖羸然,踵门而愬曰:『云孙不天,有二痛极焉。
吾父母幸而偕老,谓百其年以抚我子孙,而母独先即世,一痛极也。
艮斋先生尚书谢公尝言朱氏孝子事,宜书汗青,未及载笔于公之《孝史》,吾母无传焉,二痛极也。
云孙窃闻之,诚斋杨先生尝职太史,又尝铭当世公卿名臣之功德言行,子诚斋故人也,愿徼福于子,为我乞铭于先生,则吾母死而不死,云孙与吾父不天而天也』」。
余曰:「云孙奚而得孝子之称,谢公奚而欲书朱氏之事」?
客曰:「云孙以母病革,血指书词以祷焉,又剔股为𩜾以进焉,翼日有瘳。
他日复病革,其妻曰:『子疡尚新,妾也当进此𩜾』。
翼日复瘳。
他日父病疽,云孙丙夜焫芗于臂以祷于天,请以身代,翼日疽溃。
里之士张鉴、彭维岳等四十有二人上其事于县者至再,前县令黄奭之、尉张椿年记之,后令赵师日序之,乡大夫欧阳俣又诗之,谢公跋之,是以有孝子之称,而谢公之跋谓宜书者也」。
余即取谢公所述《孝史》与客阅之,剔股之事由隋而上,未之前闻也。
惟唐有三人焉,曰王友正,曰何澄粹,曰李兴
谢公既书三人者以为孝,则谓朱氏事宜书,岂不然哉!
客曰:「柳子颂李兴韩子绌鄠人,何也」?
余曰:「皆是也。
柳子恫其志,故颂之以厉谇色;
韩子坊其流,故绌之以儆毁伤」。
于是客袖出夫人行状以请铭,盖从政郎提点坑冶铸钱司干办公事陈章作也。
夫人刘氏,邑之谷口人也。
自其稚齿,靖恭明淑。
父文蕴授以《孝经·内则》、刘向《列女传》,一读成诵,奇之,曰:「是不可以凡女子择对」。
得朱君邦衡字正卿
归事尊章,伈伈孝儆。
正卿以学,闑内之政,囊箧细碎,米盐靡密,夙宵尽瘁,秋毫不以累其夫。
正卿招聘师友,市书充栋,以训云孙。
夫人垂橐以佐其费,无小靳色。
正卿尝出,见道旁弃一女子方睟,雍树以归,夫人鞠为己子,既长嫁之。
岁大侵,谷贵,必痛下其估,寒者衣,疢者药,昏丧而匮者赒。
酷嗜葱岭书,祁寒隆暑,朝诵不懈,梵宫坏隤,倾家必葺。
每语夫子曰:「积之涓流,散之阜丘,其优优」。
岁在丙辰除夕前二日,云孙帅妇子鸡鸣沃盥,秩初筵,洁牺象,楚笾豆,礼肴蔌,将百拜堂下,上二亲千岁寿,夫人坐未安而逝,享年五十有九。
一男,云孙也。
一女,适人士王大崧。
孙男一人,定,未冠。
爰谋窀穸,爰诹偻句,曰其岁壬戌其月癸卯,其日甲申,其山上湖。
铭曰:
不有斯母,不有斯子,子不爱体,母也痊只。
其痊其延,考终厥年。
母年有止,子心靡已。
古求忠臣,不于而门。
有九其旻,无龥其阍。
历代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序嘉定二年五月 宋 · 章定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一二、《皕宋楼藏书志》卷六○、《万卷精华楼藏书记》卷五○
传曰:学士大夫则知尊祖矣,族之所在,祖之所自出也,其可以不敬乎?
予读陶渊明《赠长沙公》与杜子美《示从孙济》二诗,未尝不掩卷太息焉。
因取历代迄皇朝名贤言行可纪之迹,类姓成帙,以便记览,庶几稍知尊祖之义。
属将行役昆山,留之友人张椿白石山屋,初不敢亦外目,尚恨文籍不备,多所遗阙,嗣有所得,当续书之。
嘉定己巳端阳日武夷章定手记。
铁庵方阁学墓志铭1247年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二五 创作地点:福建省莆田市莆田
方氏自长官廷范始居莆,六传至福平长者祐,析居后埭,生隐君中。
隐君生万,登绍兴庚辰第,监行在和剂局
和剂生逵,顿挫场屋。
中年三子玉立,喜曰:「吾可以隐矣」。
后以子贵累赠中奉大夫
硕人林氏。
公其仲子也,讳大琮字德润
开禧乙丑第,词赋为南宫第三人,授南剑州州学教授
以郡先贤学术名节励后进,饰宫庙,新器服。
上官送某士,拒不纳,去为江西漕幕,平大斗,决险讼,两造皆服。
幕府多佳士,公与故相文清李公、今阁学直翁徐公尤知名。
改秩知将乐县
公在郡泮已封崇罗先生墓,至是式龟山庐,偕其孙曾款谒松楸,祀八贤于学。
务以礼逊迪民,剽悍革心。
丁中奉公忧。
永福县,适值兵饥,守隘立栅,禁港发廪,日不暇给,然延致士友,讲论文义亦不辍。
林硕人忧。
二邑皆止一考,然有百年之思。
公自弱冠据高第,著美誉,人谓且立致贵显,而深自晦匿,抑首常调。
比再服阕,五十馀矣。
端平改元,公至在所,丞相郑公一见如旧,擢监六部门,历司农寺簿,兼提领安边所。
二年,迁太府寺丞,苏民或竞围田,久不决,有张椿年者为王府搀佃,堂帖下所给据。
公持不可,曰:「椿年小人,直欲夺百姓饭碗,恶知爱国爱王府哉!
必行此,胥吏足矣,安用士人」?
三年,擢秘书郎,兼景献府教授,迁著作郎,兼侍左郎官
右正言,辞而后受,首疏曰:「霅川之事,向也天地祖宗犹察陛下之不得已,今威福自出矣,而元年御笔有曰:『立嗣之事,难以轻议』。
二年御笔有曰:『卫王功茂,深欲保持其家』。
一则如待深仇,一则如拊爱子。
厉精之始,每一札出,万方传诵,独此二札,读者怃然」。
又曰:「秦王子孙蕃盛,今麦饭无主矣;
死,勒熺致仕,今班橐锡第矣」。
又曰:「通天地间一气尔,今盭气流行,为妖星,为洚水,为二相不咸,为诸阃不协,叛卒之变,殿旅之鬨,皆盭气之流注激射也。
若一念之歉横于胸中而不化,则一气之盭郁于两间而不销。
诚能宣明洞达,此歉不留,将见精诚感召,此盭自弭」。
别疏:「乞用嘉祐绍兴故事,预选亲贤。
然故王之冤不雪,它日所属意者可保乎?
权奸之罪不讨,它日岂无贪功者乎」?
因极论天下大势:「陛下宜自警曰:炎、兴半守而犹牢也,不可当吾世而有金瓯破缺之形。
必裁抑近属,必检柅官寺,必不貌敬直言,必不渐来小人,必躬行与心声相应,天不可欺,人不可愚也。
又宜责大臣曰:侂、远虽坏而未溃也,不可至卿等而有举酒祝柱之叹,必共图大计,必共保大权。
人材朝廷之人材,岂必竞相牢宠;
公议天下之公议,岂必过为调护。
君不可欺,众不可盖也」。
适上不御殿,封上之。
踰月入对,上曰:「擢卿言官,论当体国」。
公曰:「臣所言无非体国」。
出袖疏曰:「今外无把握之力,内为安意肆志之事;
三边功赏未报,而后宫数十之宣一夕取办;
五阃将佐暴露,而近亲双节之命同日并拜;
襄蜀流殍而诸珰进劝未已,江北清野而内庭木妖方兴。
陛下傥以襄失蜀败为耻,必志于复襄保蜀;
以荆扰淮危为忧,必志于固疆埸;
以民愁兵怨为虑,必志于护根本」。
又曰:「理乱安危自君心始,其非者大臣也,救其源者谏臣也。
若但曰『诚如圣谕』,曰『非臣等所及』,固恩恋宠,大臣之耻也;
前疏则不下,后疏则又讫了,学浅胆怯,臣实有罪焉」。
又言:「阴潦连月,都城雨色有异。
河北赤雪,谏官孙甫谓其端起于女宠侈费。
赤雪非雨比也,河北京城比也,臣身忝此官,目视此变,所忧有甚于者」。
上嘉纳。
起居舍人直前奏事言:「陛下汲汲然责群臣,曰大言傲诞者有之,肆行欺罔者有之,岂不以兵冗财殚而未有能画富强之策欤?
群臣又切切然望陛下,曰淮南之封尚稽,轮台之悔不闻。
陛下何不自为其所易,然后责群臣以所难乎」?
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
嘉熙改元,复直前言:「朱熹尝谓政、宣大臣如早用杨时诸人,可救一半。
今天下之才皆侂、远斧斤之馀,嘉定以来权魁极力刬锄,仅存德秀、了翁二人而已。
陛下当馈太息,徬徨乏使,而三十年劫火不烬之精英,一为天所夺,一为人所沮,岂不大孤人望哉!
乞还了翁,以重朝廷」。
又曰:「今日独一言路虽沮不屈,有齐南史相继之风。
然向者清叟去,中使宣留至再,同列留之,给舍留之,侍从经筵之臣留之。
曾几何时,范去,内靳遣留之使,外乏交留之章,圣意日异,士气日靡。
臣侍清光,抗疏不勇,前愧臣清叟,后愧臣范,惟陛下听许臣去」。
权直舍人院
董琳滁州公言奴才不可临郡,罢之。
京尹与欢以火灾乞削夺,公乞俞其请以谢百姓,诏与欢镌秩。
火后求言,有李子道、邹云从者上书,御笔并补将仕郎,公封还曰:「昔方仲弓劝章献立七庙,范亦颜请濮园称亲,章辟光欲出岐王于外,皆为先庙所斥。
今寠人寒士揣摩希合,伤陛下之友睦,反从而官之乎」?
卒寝其命。
初,远相讳言纲常,窜谪相望,世以为戒。
及上亲政,复故王爵,召真、魏、洪三公,褒赠前评事胡梦昱,于是稍有续前说者。
殿中侍御史蒋岘恶之,疏劾四人而以公为魁桀,立殿上移时,请置重辟。
赖上至仁,仅从薄谴。
公退而杜门,同志曰:「某谏省第一义戆矣,犹擢记注,掌赞书,侍陛年馀,斥去乃意,非上意也」。
管绍兴府千秋鸿禧观,俄起知建宁府
中寝四年,除秘阁修撰福建路转运判官,固辞。
文清李公当国,以书谕上意,公亦以岁荒闽人艰食起视事。
首发常平赈粜,自乡郡始。
至建则上四州尤贵籴,委寓士蔡君抗措置籴事,且勉之曰:「昔文公尝以诸司檄走山谷,所以烦文公者非诸司也,百姓也」。
部内有捐平粜者,必言其状于朝。
漕计命脉在盐,公务存大体。
福之支邑不鬻筴,私贩公行,长溪县民请抱盐税,公曰:「俑不可作」。
剑人既食州盐,县复抑卖,莲城科夫担运,永福纵卒搜捕,公悉禁止。
淳祐改元,除集英殿修撰、知广州广东经略安抚
明年至广,四年宝章阁待制经略安抚使再任。
禋霈封莆田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
六年,进宝章阁直学士因任。
治先风化,不鄙夷其人,以兼司俸尽送三学,按朱氏所定礼,更造冕服、爵俎、樽罍、笾豆、簠簋。
得编钟十于南恩,铸足之,取石于英、韶以为磬。
行释菜者十,乡饮者三。
广俗过时不嫁曰老女,无媒而合曰捲伴,丧家享客曰岗斋,有不葬而暴尸柩于野者,长大不巾笄者,无男而立女户者,臧获病死而诬主者,皆晓以理义,束以条约。
虽鄙事必究极原本,贯穿礼法,书判多累千言,少亦数百字,广人珍诵。
增摧锋军春衣钱。
旧水军出戍借一年粮,公命别给,免借尅。
郡计素窘,公简俭节缩,为备安四库,各积缗十万。
先是杨公长孺会州用岁少数万,至公岁羡十万。
改创清海军门楼,钜丽为诸道冠。
城楼橹,郡苑囿堂榭皆出新意,营缮华好如中州,而民不知役,四库外羡钱尚十馀万。
公儒者,未尝行巧取豪夺之政,亦莫知其何以致此也。
公初南辕,或曰:「傅长沙者畏卑湿,牧始安者叹瘴疠,人之情也,公此行能郁郁久居乎」?
公曰:「君言过矣,上付吾方面,不已重乎」?
自公去国,大臣之明扬,近臣之密启,群臣之造辟,士人之举幡,皆曰公宜在天子左右,然朝廷每难其代。
久而改知隆兴府,遣吏士辂新帅。
未至,七年五月庚申感微疾,乙丑终于州治,年六十五,积阶至朝议大夫
公在镇五年,晨出治事,午未小憩复出,夜漏上数刻乃休,已病犹自力,属纩语不及私。
官吏军民如丧亲戚,朝野嗟悼,吾党相吊,皆曰无以系世道、属人望矣。
遗表闻,赠四官,为通议大夫
公娶林氏,侍郎简肃公栗之孙,能与公同甘苦,先九年卒,赠硕人,葬嘉禾里之仁山
一男,演孙,承务郎
一女,前卒,奉议郎、新知瑞州新昌宋应先其婿也。
孙男女各一人。
公父子无跬步相离,授代有日,命演入京铨注,既发月馀而公捐馆。
演触三伏,走万里扶柩,哀动行路。
俚俗客死者不返舍,演独奉公丧还第。
以某年腊月壬寅,与硕人合祔,祭葬皆用古礼。
少温润玉立,眉目如画,晚节清羸特甚,不以宦达为乐,自号铁庵
平居问学抑畏,自言四科之目最讷于言,七情之中所少惟怒。
一旦立殿陛,与天子、宰相争是非可否,贲育不能夺也。
遗文皆精妙可传,有奏议、外制、杂著若干卷。
公性孝友,兄大舆、弟大镛早卒,经纪孀幼,恩义甚笃。
前葬,演奉《家传》、谏草来曰:「知先人深者惟一二执友,臞轩王公迈既状其行上之太史矣,铭以累子」。
某受读而有感焉。
自昔论谏之臣,泛则人主之意不悟,切则言者之身常危。
以本朝数大节目观之,论濮事献可最切,攻新法坡公最切,陈瑶华道乡最切,排和议澹庵最切。
是数君子者,前虽坎𡒄流落,后皆遇合光显,烈圣涵养作成之也。
端平以后,言纲常者众矣,公最切。
然公未尝坎𡒄流落,外使乡部,帅巨屏,内列法从,陛下涵养作成之也。
始某得罪,与公同传,历数宰辅皆言中伤深,未易解。
晚被收召,辞不敢进。
及对,上顾问甚宠,因奏公等数人淹留将老矣,惟陛下记省。
上不以为忤,即日出宸翰擢少蓬,俄而侍书帷、摄词掖矣。
以上之于某如此,知其于公无他也。
使公无恙,上必引以自近,善类有复合之理,世道有将兴之候矣。
乌虖,天也!
铭曰:
伟哉方公,士之准的。
色夷气温,外若可即。
其内方严,铁壁玉尺。
入居遗补,出历方伯
远有谏草,近有治绩。
维古人物,莫盛列国。
孔氏尚论,指不多屈,曰遗爱,曰肸遗直。
惟公所立,今之侨、肸,世无左氏,视此铭笔(《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五一。)
士友:原倒,据四库本乙。
使州送宜黄县张椿赵永互争田产判 南宋 · 范应铃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名公书判清明集》卷四
赵宏植产于宜黄,卜居于安庆,相去隔远,不可照应,托弟掌管,甚合人情,若无官物少欠,不可谓之逃亡。
赵焕以兄之田,视为己物,初以献于县学,继复献于郡庠,前后反覆,已自可恶,且俱不出田主本意,不可谓之合法。
今田在官司,庄名贡士,其事已久,似未易动。
赵宏之男赵永安庆公文,就本州陈乞,执出干照,具述前事,欲还元业。
拖照佥厅所拨,谓既是祖业分明,官司难以拘执,使府照行,给付管业,可谓用意之厚,施行之当。
张椿乃佃田之人,辄敢固执,欲归于官,以贪耕作之利,观其状词,以赵永为别派,非是赵宏之子。
彼执安庆公文,非无所据,而张椿敢于虚言,且谓委送本州,各被买嘱。
夫在城官府,阖郡僚属,岂无特立独行,而张椿肆无忌惮,以至于此。
逃田之法,自许归业,况非逃亡,岂容没官。
今官司已系给还,佃人乃敢缴驳,殊为可怪。
欲乞照佥厅元拟施行,再敢有词,重行照断。
宜人赵氏墓志铭 南宋 · 罗愿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三七、《罗鄂州小集》卷四
朝请大夫、知全州管公鉴之夫人,太府少卿赵公汝谊之姊也。
愿守武昌,而少卿使总赋,于是以所纪姊夫人之状与全州之书以来,属愿铭。
楚王元佐以太宗子封,五世而至夫人之曾祖考士颗,赠安化军节度使武当侯。
生不迷,赠右奉直大夫
生善良,历朝请大夫、知无为军,赠太中大夫
夫人同产七人,己为长,母令人孙氏没时,年尚幼,啼泣不绝声,闻者为陨涕。
祖母太恭人尹氏尝有疾,晨夕扶侍在床,尹恭人怜其幼,自逸,敛容曰:「儿恨不以身代,顾何心舍去」。
管为临汝大族,夫人承上拊下,得其驩念。
全州生事未立,每事必亲,量入节己,厚嫁夫之二妹,及凡昏嫁各以时。
全州壮岁宰泰宁,或厉威严,必从容讽解之。
至课诸子读书,未尝假词色。
子湛,尝三以进士入贡,夫人亦汎览晓文义。
太中之丧,闻讣屡绝,至是有年矣,临终犹以不见坟墓为言,其仁慈才智如此。
积封至宜人,享年若干,淳熙七年九月丁丑终于家,十二月壬寅葬于金溪县归德乡乌石峰之原。
子男三人:长迪功郎澧州司理参军湛也。
将仕郎淇,次洪。
女六人,其一尚幼。
五婿:忠翊郎赵彦逮、将仕郎吕浩进士游仲钧、国学进士张椿将仕郎赵崇俊。
铭曰:
夫人世贵,系自大支。
姊弟有闻,惟庆之贻。
既勤其夫,又淑其子。
宗则昭矣,管亦世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