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田橡” 相关资源
诗文库
赣县东尉治记乾道八年十二月 南宋 · 洪迈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一八、《古今事文类聚》外集卷一五、嘉靖《赣州志》卷一一 创作地点:江西省赣州市
分东西,久皆治郡下,仍其方以居。
东部廨残于兵,寄而即西偏萧寺,历年所不能自还,与西俱西,地爽其实。
尉掾参军,短于才力,盖皆录录尘埃间,视景蚤莫,势不暇小有建立,指日得践更,逝如脱兔。
郡县之长吏固莫或知,知之亦莫或问,如是殆三十年。
予之来守也,事建东江飞梁。
邑长颜何始为予言,尉以东名官而强颜为西,赘位无小,于窥观不宜。
幸得徙归之,正名居方,畀桥为安,一役而两利集,计成便。
于是尉官缺,南康田橡捧檄来摄承,忘其身之羁,毕力关策,经行空旷地,度可容百室者。
即日得南距桥仅百步,愿民致喜,或持圃券以献。
古道傍出,尚约略可寻,政走雷冈径也。
蓁秽积五纪,霅然雾开,天藏而神閟之定有数。
基具矣,安所得居。
郡有邸一区,其左物或冯焉,僦不售,撤以为之堂,又取野庐三楹以立厅事。
费无巨颣,皆我之自出,盖不伐一木而迄成。
吏士环居,整芘如翼,过者辍步驩叹。
道士年八九十,日见蒇就,亦洒然以惊。
予曰人不难锐始,及必,玩假板嬴禄,逆旅尸厥官。
令君秩过期,新令鼎来,民听怀向背;
真尉又扣镜,田不可留。
然皆曰即得斯役成,吾顾接浙去此。
予既其实,味其言,赏之以酒而为事其事。
且告之曰,国家方急材,二子往矣。
乾道八年十有二月九日记。
初寮王左丞赠曾祖诗及竹林泉赋1185年12月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二三、《省斋文稿》卷一五、《益公题跋》卷八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大父太师初寮先生同为元符庚辰进士
大父任忻州法曹,侍曾大父太傅以行。
先生瀛州理掾,未赴而母裴夫人卒,其考孝孙宰代州五台县先生端忧侍傍。
曾大父游台回过之,先生年才二十九,投赠古赋律诗各一篇,词气亹亹乎东坡,字画骎骎乎山谷,盖崇宁癸未岁也。
后十有五年而先君公以文受先生之知。
又七年,先生燕山检校少师入为宝箓宫使,兼侍读
时大父倅庐陵,始刻斯文于石,系以跋语。
未几亡之,而某实藏其真迹。
绍兴丙子,抱关京局,又燬于火,恫伤乃心,寤寐弗敢忘。
先生季子通直郎辟纲出示录本,捧读恍然,如鲁人之得宝玉大弓,燕人之悲晋国城社也。
泣书而重刻之,庶几副墨之子、洛诵之孙传之乎无穷。
盖自宣和乙巳淳熙乙巳,岁行适周,其日月又同。
呜呼,此岂人力耶,数也!
十二月日,孙通奉大夫枢密使荥阳郡某谨记,通直郎田橡填讳
武昌签判尚宗簿大伸墓志铭淳熙六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七六、《省斋文稿》卷三四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公姓尚氏,相州安阳人,世以武勇闻。
左金吾卫大将军、赠本卫上将军讳从谏者,公之曾祖也。
生二子,分习文武业,其一掌麟府军马,号名将
其一以累举入官,赠大中大夫讳棐者,公之祖也。
父讳佐均,博学工文章,登进士第,历校书郎礼部郎官国子司业祭酒,终朝请大夫直龙图阁,后赠某官。
亦生二子:长大伦,终迪功郎
公其季也,讳大伸字长道
以父任为将仕郎
绍兴五年,补右迪功郎、监西京中岳庙,版授临江军新淦,调吉州司户参军
新淦捕盗赏改承务郎,权知赣州安远瑞金两县,又权筠州之上高,皆用治办闻。
以母夫人杜氏年高,求监饶州景德镇
视事不一月,丁杜夫人忧,时二十五年七月也,服阕,知赣州宁都县赐绯衣银鱼。
秩满,签书威武军节度判官厅公事、西外宗正簿,又佐武昌军
淳熙五年闰夏大暑,人多病痈疽,公亦疡发于背,庸医妄投药,再旬不瘳。
公志气安定,手书后事谆谆,七月十六日坐而逝,得年六十有二。
惟吾伯母实公之姊,靖康兵乱,公年尚幼,依伯父入蜀,乱定来江南
伯父谓我女兄早孤而贤,命归公,重两家之好,险阻艰难殆三十年,共立尚氏之门户。
是生四男:振祖、振英、振操、振德。
女:长适从事田橡,次适将仕郎罗尚贤,次在室,馀夭。
公自为儿童,倜傥有大志,遇事知略常出人上。
少长气貌瑰特,议论宏伟。
未三十即治剧邑,吏怀奸欺来前,辄迎毁其机牙,咸㦗不得发,顽民屏息,善良吐气。
推心腹待僚佐,有不合面折之,已乃欢然,未尝虞其怨也。
性不乐软熟媚耳目,每与上官辨曲直争利害。
坐是抑厌不进,益怀奇负气,闭门读书,昼抄夕校,忘寝废食,闻有奥编隐帙,百方求之,以故博古多闻,所至屈其坐人。
尤嗜《资治通鉴》,编类数四,往往成诵,有来问者,应答如流。
平生喜剧饮,当酣适时,谈谐贯古今,志意薄霄汉,听者欣耸。
雅工诗,下笔滚滚数百言。
其豪迈慕李太白,精博学李义山,而思致绵丽又效温飞卿,至其得意处自谓不减古人。
今有家集十五卷、《和陶诗》一卷存焉。
初,公以宣和六年补官,五十年间辈行皆至大官,公才为承议郎,当上考功课进朝奉阶,延赏于后,乃不能待。
然公苦心教子,家四壁立,缩衣食之奉招致馆客,又躬督其课程,夜以继日。
振英已尝举于乡矣,讵知造物不使诸子益奋于学,自致名宦,宁失于此、将得于彼耶?
公轻财重义,周急不计有无,虽甚珍爱之物,人或称美,与之无吝色,身后仅馀图书好玩数簏而已。
岁在丙戌,女兄即世,公即卜地于吉州庐陵县某乡之原,置双穴焉。
一星终而公没,诸子乃以是年某月某日敬承治命奉柩合窆,远来求铭,泣而铭之,曰:
太阿久柙,用乃缺兮。
骅骝久绁,进而蹶兮。
命实制之,非我拙兮。
生虽有涯,名不可灭兮。
亡姊尚夫人墓志乾道二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七七、《省斋文稿》卷三六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乾道二年三月己巳,伯姊以疾不起于尚氏之寝,越六月甲申将葬于吉州庐陵县膏泽乡珠禾之原。
呜呼!
昔我先君、先夫人皆以惇实慈孝不获下寿,而亡弟子柔隽明杰出,又中道而夭,独吾姊肖美钟粹,克备众德,意必享有耆福,为世矩范;
而天命不延,寿止于四十有七,名不列于命妇之籍,淑质懿行,奄忽以没。
呜呼,某尚忍言之!
周氏世家郑,夫人曾祖中奉大夫讳衎,祖左大中大夫讳诜,父朝请郎太学博士讳利建,妣安人王氏。
惟吾家与安阳尚氏旧为婚姻,故夫人年十有六归今右宣教郎、前知赣州宁都县、赐绯鱼袋大伸,实政和国子祭酒佐均之妇。
天性敏悟,知书达物理。
嫁时虽少,已能代姑主壸政,御下有法度,接物极和易,与人言惟恐伤之,及临事,果断不惑,凛然有烈丈夫之风,处大利害略不动声色。
平居言弗妄发,至论事成否、语逆顺莫不中理。
间有请问旧事,则虽未龀时耳目所经历者,细大毕记;
其道上世流风遗俗,本末曲折,使人听之洒然。
凡与宁都游者,往往周知其宗族出处,分别淑慝。
至于庆吊交际,皆使薄厚中节,初莫见其颐指之劳。
宁都仕官不偶,生事屡空,然倜傥喜宾客,乐施与,家之有无不暇问也。
夫人节其丰俭,弥缝调护,人莫能测。
平居将顺规切,两得其宜。
待人无戚疏,壹以恩意。
性尤孝友,每及父母早世辄流涕,箧有杯棬手泽,宝藏数十年无一毫遗坠。
其哭子柔也,哀动邻里。
自年三十八九得痼疾,每发辄剧,而经纪家事不废,精神言语泰然,不以为忧。
常勉夫以治生,进诸子以学,庶几蒙其成,佚其老,不幸志未就而病棘矣。
呜呼,其命也夫!
男五人:璆、珍、圭,一早夭,一未名也。
女三人:长适右迪功郎田橡,次许武冈守罗公之子尚贤季尚幼。
孙女一人。
噫!
夫人之贤行多矣,今不能尽著,独纪其大略如此,后世其有考焉。
某孤苦馀生,自绍兴癸酉与姊别,历十一年而以罪去朝,始得朝夕省侍,才三年而遂为之志。
呜呼,其尚忍言之!
汀州田使君妻宜人尚氏圹志庆元三年1197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九二、《平园续稿》卷三六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宜人尚氏,世家相州安阳县,其先多文武显人。
朝奉郎、赠大中大夫讳棐,曾祖也。
国子祭酒讳佐均,祖也。
承议郎、赐绯鱼袋讳大伸,父也。
孺人周氏,实予女兄,聪明孝友,有烈丈夫之风,年十六归于承议三年而宜人生。
既长,和顺勤俭,知书达理,女兄钟爱,遴择佳婿。
隆兴癸未,归今汀州使君朝请大夫田橡
事姑太夫人与事母同,而加敬焉,承抚内外,无间言者。
初,以予奏赐冠帔,从夫封孺人、安人、宜人。
生子多不育,今惟一男,将仕郎爚。
田氏家南康县,与赣为邻,岁常往来。
尚氏居于庐陵,两邦鸡犬相闻,宜人友爱弟妹,犹以为远。
庆元改元,仲弟振英丞赣之瑞金,摄属外台宜人携子过故居视之。
会得疾,尽屏外事,泰然而卒于八月辛酉,享年五十八。
汀州内助,追悼切至,而太夫人每为亲族言失吾贤妇,未尝不涕下也。
先是汀州皇考葬县东十五里芙蓉乡良山之原,卜三年六月庚申宜人之柩祔先茔五十步间,谒予以文。
予自哭女兄今三十有二年,间与甥遇,必恻于心,奄其已矣,悲不能文,姑为记岁月,以写老怀,以释汀州之思云。
丰乐寺藏记 南宋 · 曾丰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八九
赣罹绍兴壬申兵燬亡,浮屠氏家下立丘虚。
隆兴乾道间丰乐殿堂门庑岁复岁矣,藏于寺务为急。
岂无欲施也?
寺无常主,主无常心,莫之底丽,未应也。
淳熙庚子慧宣主寺事,底丽矣,顾日犹浅,与施者交未孚也,又移妙圣去,莫之权舆。
戊申来归,交者孚,施者乐。
时僚则太守监丞周公必正侍郎赵公彦藻倡之;
寓公则汀守田橡、南安通守曾模倡之。
权舆矣,顾和而施者士民也,力不副心,入不枝出,莫之录续。
绍熙甲寅安人邵氏为其夫太博谭公惟寅江西宪传没于官,他无可寓追远意,施奉四千缗而奇。
录续矣,功焉犹亏,施者已屈,莫之白盛。
嘉泰壬戌通守周集顾伯父监丞公志莫卒者,会所须施焉。
于是乎甫白盛也。
圬之金碧,诡然而昭回;
蟠以虬龙,桥然而薄怒。
阖州惊见,曰伟观也。
祷者起敬,游者起羡。
先一年,余还自海表,过寺。
起羡次,慧宣与余言:「藏者,无尽藏也。
经、律、论,无尽藏之文藏其中也。
经转为律,律转为论,转无穷,莫知其终。
去佛愈远,愈不可转言。
吾欲及其未至于不可转也,转论为律,转律为经。
度律未能,姑用傅大士故智,合三者而盛之曰藏,转之曰轮。
至者睹之,触轮而悟转。
上智转以骤,一转至佛可也;
下材转以驯,厥初惟艰,要其终必至。
敢问何如」?
吾闻慧宣,《法华》学也,心正转《法华》,心邪《法华》转,有南能成说在。
今也未谕人以正心,而先使之转藏,藏之末也。
反求焉,八藏而已;
又反求焉,三藏而已;
又反求焉,一藏而已,曰佛藏是也。
在人为佛,在身为心,心与律俱无论,心与经俱无律,心与道俱无佛。
佛何人哉?
道在我尔。
尔转藏者,诚能勿邪尔心,则藏惟尔是转。
自勿邪充之,至于无邪,则论、律、经惟尔是转。
自无邪充之,至于无无邪,则佛惟尔是转。
故彼有藏也,我亦有藏也。
彼藏藏三,我藏藏四。
尔转藏者,转彼之藏尔。
尔其归,更转我之藏焉(《缘督集》卷二二,清抄本。)
宋故左丞相少傅太师益国周公墓志嘉泰四年十二月 南宋 · 周纶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四九
先公讳必大,字子充初字洪道
周氏世为荥阳人,因先大夫秦国公庐陵,遂家焉。
曾祖衍□□□□□赠太师秦国公
曾祖妣秦国夫人郭氏。
祖诜,故任左朝散大夫,累赠太师、秦国公
祖妣秦国夫人潘氏,祖妣秦国夫人李氏,祖妣秦国夫人张氏。
利建,故任左宣教郎太学博士,累赠太师、秦国公
秦国夫人王氏。
先公四岁而孤。
又九年,而秦国王夫人即世。
绍兴二十一年,擢进士第,授徽州司户参军,监行在太平惠民和□局。
二十七年,中博学宏词科,差充建康府学教授
太学录,召试馆职
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守监察御史
孝宗登极,试起居郎,兼编类圣政所详定官,兼权中书舍人
曾觌、龙大渊知閤门事旨挥,乞祠,主管台州崇道观
南剑州,未赴;
改除福建路提点刑狱
奏事,留为秘书少监,兼权直学士院、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兼权兵部侍郎权尚书礼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升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侍讲,兼权中书舍人
不草张说、王之奇辞免签书枢密院不允诏书,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
建宁府,未赴,力辞。
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
右文殿修撰,召赴行在,充敷文阁待制侍讲
尚书兵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兼太子詹事侍读
尚书吏部侍郎,迁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修国史
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试吏部尚书翰林学士承旨,除参知政事同提举敕令所,知枢密院事
枢密使,拜右丞相
提举国史院,提举编修国朝会要所,提举敕令所
高宗灵驾发引,摄太傅持节前导及奠谥册、谥宝,监掩攒宫。
左丞相提举编修玉牒监修国史日历
重华内禅,转少保
辅政三月,祈解机务。
光宗不许,辞愈力。
观文殿大学士,判潭州
谏议大夫何澹、殿中侍御史范处义论奏,充醴泉观使,判隆兴府,辞不赴。
再除观文殿学士,判潭州
观文殿大学士,再判隆兴府,辞免;
醴泉观使
今上登极,转少傅,遣閤门官赐告,力辞,许回授。
庆元元年,三上纳禄之章,转少傅致仕。
嘉泰元年吕祖泰上书妄及姓名,监察御史施康年上疏觉察,降授少保
二年,复少傅
寄阶由迪功郎二十一迁为特进,遂登三少
爵自荥阳县五加封为本郡公,又三改封为益国公
邑自三百户积至一万五千六百户,食实封百户积至五千八百户。
先公以靖康元年中元日生于平江府治,以嘉泰四年十月旦薨于正寝,享年七十有九。
遗奏闻□□□两日,诏赠太师,恩礼甚厚。
先妣姓王氏,累封益国夫人,先一年薨。
纶卜以是年十二月丙申,扶护□□□归葬吉州庐陵儒林乡斗冈之原,与先妣同穴而异棺,盖治命也。
子纶,朝请大夫、行大理司直
孙颢,宣义郎、□□□□□□□□□□监嘉兴府籴纳仓萧椽,馀尚幼。
纶泣血谨书,以纳诸圹。
甥婿朝请大夫田橡填讳。
按:江西省博物馆藏拓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