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怀古题雪十首(实存九首) 孙康书雪 宋末元初 · 方凤
富贵爨炊蜡代薪,贫家读书夜无灯。
案头寒雪三光白,欲益披卷未所能。
长绳难系青春日,功业良由勤苦得。
獬冠他日立朝端,寒士声名满邦国。
孙康侯北归 宋末元初 · 仇远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淮海十年别,北归今几时。
镜中无旧发,囊底有新诗。
每恨为官缚,翻令见面迟。
清都游历事,还许俗人知。
禁中雪松乾隆壬戌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十一
素积苍枝冻未流,迷离寒景入吟眸。
后凋独自撑青盖,中禁群看舞玉虬。
不必孙康曾映简,却教苏武得披裘。
韶光巳漏阳和近,化作恩波满御沟。
思贤堂三赞 其二 元章简公 南宋 · 尤袤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
参政章简元公庆历六年来守是邦,有功在民。
后一百三十四年,得其画像于裔孙康曾,绘置学宫,以慰邦人岁时之思云。
玉堂之仙,卒老东府
烨如文章,海内咸睹。
方其未逢,出守兹土。
拯民昏垫,置之安堵。
完城浚隍,植我栋宇。
百六十,尚芘风雨。
跻彼参云,人渺今古。
天空地迥,遥接公语。
宋中令韩公忠献魏王祠堂淳熙六年四月 南宋 · 梁克家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三、《清源文献》卷一二、《闽中金石略》卷九、道光《福建通志》卷二二
乾道五年泉州太守中令韩公忠献魏王立祠于州治之大隐庵。
淳熙四年,公五世孙康卿拜奠祠下,及明年夏四月壬申,改作中令及公之祠,秋七月甲子讫事,康卿告飨如礼,来谂克家曰:「是举也,非康卿私其先,将以慰邦人无穷之思,愿乞文以纪岁月」。
尝考景德中,中令公太常少卿知州事,魏公实生焉。
中令公有德于此邦,邦人不能忘。
及拜谏议大夫,召还,道及建阳而卒,邦人奔走千里,拜奠朝夕,哭久不忍去。
其后魏公历相三朝,有大勋业。
邦人曰:「是我谏议公之子,昔生于此邦者也」。
则相与即州之堂,因其谥而名之,以著夫不忘之意,岁时奉祀,顾犹缺然。
逮夫即庵以祠,绘事虽严,而堂宇制度曾弗之称,至是易其旧贯,轮奂俨然,像设并崇,分左右室,佩金戴燀,焜耀交映,瞻者起敬,罔不欢喜。
盖古之为政,必因人心之所不能忘者,故物成而人说。
夫以遗爱在人,忠勋嗣世,合而祠之,瞻敬一新,岂不真有以慰邦人无穷之思欤!
克家顷使北虏,过相州,虏使者语及公,举手加额曰:「公勋德威名,百世所仰,今昼锦堂固无恙」?
公殁百馀年,彼异域且知所尊敬如此,而况此邦之人哉!
故附载于此云。
明年夏四月既望资政殿大学士宣奉大夫、知福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充福建路安抚使马步都总管清源郡开国公食邑五千七百户、食实封二千三百户梁克家记,敷文阁学士、降授中大夫、知泉州军事兼管内劝农使蕲春郡开国侯食邑一千户韩彦直书,朝散大夫、直秘阁、知南外宗正事赵不敌篆盖。
福唐李藻镌。
元章简公神道碑后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五二、《攻愧集》卷七○
章简公名德隆重,词章典裁,盖平昔之所慕者。
兹来佐州,披图牒,访故迹,始知甓城闸门、疏河建隆梁,以为此邦无穷之利者,皆公之力。
孙康曾适为监征,叩其家世,始得碑铭而读之,益加叹仰。
苏魏公之雄文,韩南阳之奇画,又皆可宝也。
陈教授(二) 南宋 · 孙应时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八七、《烛湖集》卷六
某窃恃夙昔奖予之重,当不以不信见遇,敢僭易荐所闻。
下车以来,在学之士,一阅宜尽得之。
贡士杜镇者,寒苦而耿洁,志气岿然不群,与某往来十五年,真能有所不为者也。
间尝从叶正则游,正则亦引重之。
然向来未练事,动辄忤俗,故流辈多挤之者。
今齿益长,能动心忍性矣。
倘可延以学职,颇假借成就之,是幸。
贡士虞枢者,学文于正则,为吾乡冠,志尚亦不薄。
贡士诸葛兴者,博学守身,不表襮,故无毁而多誉,其行诚足称也。
有士子孙康祖者,学于某,亦有志操,皆可使在学校,有益士俗。
其他秀才尚多,不与之密,故未敢悉数。
旧学职冯幼安景中博文颖识,一郡之望,当已知之。
有诸葛肖卿丈康时,已就特恩,最项平父所敬礼,可询访旧事,端不我欺者也。
并恐欲加识察,某冒昧皇恐。
立雪亭记景定三年十二月 南宋 · 黄震
 出处:全宋文卷八○五○、《黄氏日钞》卷八六
何君茂远横经吴泮,着亭梅间,扁曰立雪,取游、杨侍伊川瞑坐事也,风韵洒然如见矣。
茂远其望学者之自得乎?
一太极之妙,流行天地间,苟有见焉,触事而存,随地而足,吾夫子川上之叹、与点之意,固亦时见一二,然大要归于循循善诱与教不倦而已。
伊川瞑目而坐,安知非适然?
二子侍立,虽雪不敢去,盖其敬师之意。
反之复之,使自得之,自有平时之讲贯在,岂在一立雪间耶?
吾愿茂远与二三子游斯亭,视斯扁,推广义类,尚友古人映雪读书,先自孙康刻苦入,推之于事,穷则为袁安门外雪深丈,僵卧不干人,达则思赵韩王迎拜太祖风雪中,共图天下事。
循是而进,立己立人,念念真切,工夫接续,天理流动,则孔门之学可几,而四时之景无非道妙,虽不立雪,吾知自与程子教人意吻合。
不然,机触神悟,游心寂灭,彼禅学者亦尝立雪。
景定三年十二月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