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翟从先布衣奉母还粤 明 · 王弘诲
驱车远游燕,言念高堂母。
母依白下,儿向华阳里。
天涯一为别,悠悠嗟陟屺。
岂不志桑蓬,胡能忘菽水。
越鸟何依依,江鱼何瀰瀰。
瞻云千里思,返驭从兹始。
回睇黄金台,千秋犹下士
母在未许人,长揖谢知己
潞渚动轻帆,南风一何驶。
入门相慰藉,一惧还一喜。
愿言息蓬蒿,请学于陵子
许克敬六月惠炭 元末明初 · 谢应芳
 出处:龟巢稿卷五
去年腊月人冻死,我亦牛衣眠不起。
家僮赤脚令采樵,日暮归来堕双指。
德哉古人怜我贫,于今暑月遗乌薪。
药炉喜得文武火,茶铛烂煮枪旗春。
禦寒有备心胆壮,故态尽除寒乞相。
山空岁晚雪复来,平地不妨深一丈。
乌薪爇成霞焰红,藜床坐我龟巢翁。
灰中芋栗荐村酒,冻梨面作桃花容。
齐奴爨蜡自奢侈,野人炙背无足比。
融融之乐度残年,重赋新诗谢知己
酬编脩杨维新 明 · 张弼
 押词韵第三部
灼灼东风,缟缟西园
采采谅匪艰,举手聊漫尔。
云何自束缚,企望邈千里。
齿发易衰谢,岁月不我俟。
抗走京华尘,款曲谢知己
素心为我倾,瑶琴为我理。
言别用涂长,梦寐相汝尔。
申枨致教言,出处贵正始。
蝼蚁知阴晴,孔翠择栖止。
明珠与珊瑚,乃在沧海底。
努力慎所之,六籍固根底。
再拜寘怀中,察察声在耳。
归雁西北翔,作报心怀耻。
惴惴畏述方,身先鸡鸣起。
招隐五首 其四 元末明初 · 刘基
 押词韵第一部
流水千百折,白云三四峰。
上有喷壑泉,下有凌霜
中有一老人,坐啸岩间风。
素发垂两肩,朱颜映青瞳。
年纪将百龄,容貌如孩童。
长跪前致辞,子非列仙翁。
笑谓汝孺子,语汝使心通。
我生不偶俗,遗身在蒿蓬。
结庐白水边,采药青林中。
世语我不接,世士我不逢。
箪瓢我不忧,轩盖我不崇。
自耕足我食,自息安我躬。
冥冥绝思虑,默默全和冲
持此摄吾生,仰荷元化功。
何必插羽翰,远逐浮丘公
再拜受斯言,廓然如发蒙。
投簪谢知己,一去无回踪。
袁抑之黄门防秋师还 明 · 皇甫冲
秋风瑟瑟吹旌竿,廷臣护军西出关。
满饮卮酒谢知己,擒戎只在笑谈间。
忆昔胡马辽阳入,长屯短戍无完壁。
烽火夜照蓬莱宫,黎民半死长安陌。
天子履及寝门前,军无见伍张空弮。
本兵已受属镂死,元戎尚拥娇娥眠。
一朝戎酋念巢穴,引马西归卷吹叶。
但道姚种非将才,那知马植为胡谍。
权豪自古难为终,倏忽有诏收奸雄。
天子神明万里外,何况区区掌握中。
妖氛已静狼烟绝,边戍防秋犹未辍。
阃外谁专司马谋,军中须仗辛毗节。
君骑紫马朔方城,挫金伐鼓虏魂惊。
将军勒兵视马首,左顾右盼英风生。
羯胡战败无归路,下马濡毫作飞布。
由来神武不劳师,杕杜承恩岁云暮。
君归解剑服锦衣,手持封事叩彤墀。
上功幕府不相借,戆直惟有君王知。
读君封事目若琰,中行闻之舌应卷。
男儿意气在封侯,投笔却惭班定远
吾才不是洛阳生,况乃白发垂星星。
禁中颇牧有公等,何须重问《灭胡经》。
自定水回舟漏几溺 元末明初 · 戴良
 押词韵第三部
清游夙所嗜,投老兴未已。
一朝得良俦,投袂为之起。
龙山屐既蹑,蓝水舟亦舣。
复访清泉境,三宿石林趾。
叶氏好弟兄,坚留酣酒醴。
屡辞不听去,维絷久乃弛。
遂乘一败艇,夜溯潮江水。
中流遭垫溺,指顾有生死。
既类投湘屈,复近捉月
云庄得神助,跃出洪波里。
长呼施援手,臂与老猿似。
唐生脱靴袜,投弃如敝屣。
乱江上崩岸,赤脚不顾礼
空津稍骈集,尺地仅盈咫。
前江后畎浍,拟步辄倾圮。
既为屈蠖蹲,复作拳鹭峙。
顷之云益黑,四顾无托止。
复赖云庄仙,指挥命舟子。
竟将补天术,塞却漏船底。
仍逆冲波急,直榜慈溪涘。
已瞻旧馆近,舍舟同步履。
叩门诉馆人,慰藉杂悲喜。
咄兹六尺躯,忽忽当暮齿。
危涂冒险艰,到今知有几。
君子处斯世,真与此舟比。
倾覆乃其宜,得济诚幸尔。
因歌戒溺篇,持用谢知己
鞠华岩墓志铭 宋末元初 · 刘辰翁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七五、《须溪集》卷七
去年春,客有自东来者,以取得书籍相问遗。
中有《华岩讲义》一编,视其篇质而辨,攻其理法而不争,考其人鞠氏,本吾乡人也。
予于是心识之矣。
居数月,豫章鞠升孙求铭其先人甚恳,余固昧其由来,取行状读之,华岩也,前客殆非适为之地耶?
然升孙橐其遗文,乃无《讲义》者,而客并队其吟藁数篇,因得信其壮游至老与所尝贽谢知己,异哉!
鞠氏多吉人。
永丰有华岩,讳岩字骧父永丰西门里人也,去吉留洪
少慕师友,母死葬,为人,倚墓筑庐,种鞠绕岩,曰:「吾姓吾味也,号鞠花岩,俾岩我如呼名」。
异日履斋吴丞相字之,然学者喜称华岩。
逮事包宏斋之先人克堂,而宏斋又谓其从象山之子荐堂久,说经极自得,而不为新巧以乱至当,故愈近不厌。
程讷斋尝称其律己严,事亲孝。
二三公非往往谀布衣者,至吴丞相尤厚。
尝受白金买木,即以嫁葛氏孤女二,官之校尉,以觅举几得而失者四。
吴丞相当国,始得举,亦不第。
繇其所弃,以得举若第者不必其报。
晚得山地百亩而食之,高松万株,耕云种雨,自谓樵苏织纴,盘饤粗备。
门径郁盘,栽花补空。
家临孔道,饭刍送日,山人夫妇豁如也。
子娶陈遂初侄女,遂初其门弟子。
咸淳德祐之间遂初之名节高世,隐然有相高者。
其平生言论,于朋友讲践犹多不满。
倦窗谈枕,教人以治生用智,风流疏伉,海内知名者无不爱。
而与曾苍山为诗多。
乡校前席絷维不听去者,先后帅漕逾十年。
东湖,植门径。
最后理学租,犯风雪出,岁晚抵岩邑,不数宿而返。
当科举未废之前年也,犹惓惓请贡额。
三学有研知状其出语不欺世,空意足自达,强公议展,故素有山林处士之风。
尝爱昌黎王适翁婿媒媪间意,意是翁迂阔,必多谈笑可画,恨升孙不及,而谨饬过之,亦佳子也。
其为书援三代之毁誉以求问其先人,又何其独行有家法。
翁配田氏,亦人,本葛氏妇,前甲子卒。
翁自志始娶田,年四十,华岩加三,老成相遇,未尝反目,即少忤,彼此一笑,其真如此。
冠昏用古礼,家祭以季月,曰:「吾庶人也」。
于书至阴阳地理无不习,葬兆皆自卜。
曾祖某,妣某氏,葬东门坪头。
祖某,妣某氏,葬东门双桥英潭,皆永丰
父某,妣某氏,人也,葬洪之新建曰荣冈。
庆元戊午,年八十四,以某年月葬马耳山田夫人左,去家三里。
子升孙,孙某,曾孙某。
姬有鞠陶名,从手文,转名为氏。
华岩谱鞠,始燕丹师傅,复不通鞠允辈,似遗论。
入宋,祖天章待制咏则然,其后又有先整、仲谋登科,未必非族出,惜未考也。
铭曰:
苏翁种菜,东湖之上。
傥无币聘,卒以佣葬。
是翁言耄,偃蹇数相。
凄其黄花,是亦相望。
东园漫兴寄友 元末明初 · 胡奎
 押词韵第七部
斋居晨雨歇,褰裳涉东园
蔷薇欲变夏,芍药尚馀寒。
好风从东来,灵鹊一何喧。
故人枉琼藻,海蛤侑山尊。
醲鲜适野性,颇觉古意存。
感激谢知己,何由同笑言。
偶从好事者省予十年前所临苏长公嵇康养生论装潢颇精又多题跋予不觉惭悔欲别书以易之不得欲题此诗于后以志吾过亦不得也仍存诗集中以谢知己甲寅 清 · 黎简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五百四峰堂诗钞卷二十四上
心破豪芒转觉粗,坡公元自不工书(「我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坡公语。)
庖丁技吝屠牛坦,伯乐魂销相狗徐。
石墨叩门求水火,神明挥手谢蘧庐。
就中已得嵇生诀,土木形骸道有馀。
黄虚舟庚子 清 · 黎简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五百四峰堂诗钞卷十
已恐士失志,永忧身后名
安知所流传,得及吾再生。
与子受天窜,遗形落南溟。
苦乐虽异势,相期如弟兄。
顾我有吟作,散失为残星。
才力百倍我,我长尔十龄。
当及见我死,惜我书未成。
护我囊中诗,若护膝下婴。
感此生死义,千秋涕纵横。
鬓丝日月改,心血波涛惊。
愚贱三十馀,乡梦东西征。
长吁谢知己,实愧衣衿青。
野人坐驾驭,转被贤达轻。
平昔擅图画,水墨无世情。
岂知折腰具,师资玷关荆。
今当破故懒,答子爱我诚。
宁惟子孙保,庶兼山水盟。
蹇抑多病躯,造化难与争。
交心靡存殁,薄艺如生平。
三角山。因述歌行 元末明初 · 李穑
 出处:牧隐诗藁卷之九
松下白沙如氍毹,饭钟振林面色腴。
相携地坐略少长,讨论直到鸦毕逋。
山川英气满天下,眉之父子称三苏。
长公诗豪盖今古,长篇绝句含精粗。
词雄势逸马覂驾,变移风雅时长讴。
淫哇尖巧扫净尽,纵横自与忠义俱。
爇薪照字读不辍,落月满山风又呼。
悄然大息天地深,高才陵替空长吁。
晓来山僧拍手笑,烟煤满面如枯株。
如今老矣谢知己,读书岂可无功夫。
读书岂可无功夫,牧隐至今谁所扶。
留别王味兰学博 清 · 吴棠
 押词韵第三部
饥乌堕水寒雁飞,雪花冻涩游子衣。
主人有约留十日,消寒高会红炉围。
我思寒士之寒消不得,庆厦何处遮荆扉?
高堂已极倚闾望,债帅况有旁人讥。
猪肝那屑累安邑,湖风猎猎催人归。
我归我贫岂能逐,菽水为乐亲心怡。
男儿抑郁困乡里,有泪不肯穷途挥。
高歌一曲谢知己,萧然补被行骖騑。
洪武壬戌夏六月诏徵天下贤良赴京擢用雅以非才例蒙郡举而适婴疾病乃恳辞既归辱亲故枉问赋此为谢并述鄙怀 元末明初 · 邓雅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秋风萧飒鬓毛衰,怀抱无因得好开。
林壑独栖嗟已老,朝廷三聘愧非才。
乞归幸遂丘园乐,问讯多烦故旧来。
谩写新吟谢知己,不妨共醉菊花杯。
游丞相(三) 南宋 · 方大琮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七五、《铁庵集》卷一五
某籍岁尝以竿尺为渎,谓进一步则不敢渎矣,欲用元城事温公故事也。
然首春不肖姓名见于报行,朋友皆为某危之,且曰若启拟不已,恐重为造化累,独无一语以谢知己,且请宽之,请置之乎?
如是将半年,乃克通昭文书,不通李公书,则己一通一否,于心岂安?
此所以再拜且贺且谢而不敢胶前说也。
方相公位望逼近,时乃以人所难言者切劘不已,岂复为两地计哉?
廷号肆朌,晋擢枢筦,师言方穆,延登政途,非独圣意,乃天意也。
盖其积公辅之望,自其为布衣时、为小官时、为庶僚时,其全室已具胸中,非若后世逐旋修方、随局布著,时来则为者比也。
然莫难于今之时,而相公适当之。
国与民俱贫,虏与兵俱骄,远氓何知,犹有「我生不辰」之忧,况边氓乎?
况近边乎?
况内地将渐化而为边乎?
甚哉岌岌也!
然以今岁言之,自登庸以来有可贺者。
漆室女有忧也,今中外之本有系矣;
昔明禋雷后变怪不止也,今月星明摡、骏奔忻舞矣;
昔江岸冲齧可畏也,今渐循故道,而堤筑有成绪矣;
昔狂鞑岁至也,今若有牵掣,虽冰合未必至矣。
如前□者,非人力所能预。
国家所恃者天,故凡祸难之来,必自回天心始。
君即天也,必自回君心始。
人见其粗者,但以目前祸不及身为世事之治否,觇相业之善否。
岂知相公用力于其精者,抑近习而蹊径稍歛迹,退奸佞而言路渐得人,亦其效也。
然而□严微密之间,至当尽心也;
邪正消长之眇,至当留意也。
使君道之阳,君子之阳,中国之阳,微而复,复而昌且实焉。
自古受交侵之祸者,皆阴之极而阳之绝也,未有阳存而阴能为害者。
相公学力正于此处用之。
当天心渐回之候,乃国势欲定之几,君相宜战战兢兢以承之,否则其暂回而少定者岂足恃哉?
相公当以此自任,而海内亦独以此望相公也。
刘潜夫郎中每得钧翰,出以相示,深感劳问之语。
潜夫尝以邺侯事为献,相公慨然领略之。
今举朝非独无此心,亦无此言矣,往往独相公一人而已。
其事之本末,则天下后世将有考焉,非某所当言,而亦非所敢复闻也。
两年杜门,百念灰冷。
去冬悼亡,近失冢妇,夏疥方苏,秋痁继之,此岂章子厚所能为哉?
殆不耕不战之身,虚蠹祠廪所招,今亦自知之矣。
惟愿相公益发愿力,益竖脊梁,出否亨屯,大扶世运,使某获为太平一民,抱瓮灌园以终老馀齿,则相公之赐大矣!
引领阶符,□下情不胜愿忠祈向之至!
暇日访杨廷举 元末明初 · 郭奎
五言律诗 押盐韵
故人杨伯起,作尹似陶潜
白纻山前宅,荆华半覆檐。
溪鱼鲜可食,崖蜜熟应甜。
把酒谢知己,平生清且廉。
希庶斋为姚忠赋 元末明初 · 郭奎
 押纸韵
帝舜称大孝,天下犹敝屣。
父母或在堂,不许友以死。
圣贤有明训,百行由此始。
昔当汉祚衰,曹暪奋雄起。
嗟嗟刘豫州,士慕如归水。
君臣分未定,徐庶乃为子。
方寸以亲乱,慷慨谢知己
后世称其贤,高名策青史。
谁谓千载下,行迹偶同轨。
念君遭艰虞,羁旅万馀里。
结斋匡庐阴,菽水具甘旨。
愉悦承亲颜,乐在其中矣。
大江何滔滔,河流亦瀰瀰。
思君石也坚,患难安所止。
今为二千石,孝养良无比。
谢殿试编排官聂侍郎1217年5月8日 南宋 · 王迈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四五、《臞轩集》卷五、《臞轩先生四六》卷二、《翰苑新书》续集卷四一、《启隽类函》卷五五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数父执于慈恩之塔,稀若辰星;
称门生于通德之乡,恍如霄汉。
昔登堂不果,恐涉营私;
今假道遄归,将何辞谢?
僭饬尺笺,仰呈丈席。
恭惟某官日未东即收于巍第,江以西莫著其大名
诗社挥毫,妙思源泉之出地;
昕庭抗疏,精忠皦日之在天。
不由介绍而结主知,径躐清华而登从橐。
剸裁国用,鄙夷管、晏之近功;
经略中原,隘小孙刘之故画。
详审乎事机之会,更阅乎理义之多。
谓如根本之先强,则于恢拓也可待。
盖知彼而不知己,皆料敌之浅谋;
必能发而又能收,乃济时之远略。
属北方之警未息,而西州之变复兴。
人方忧蜀道之难,公往为雪山之重。
至则事权之牵制,加之饥卒之跳梁。
身持尺檄以直前,惟知死节;
神叱的卢之一跃,遂获生还。
浮言何伤乎日月之明,雅志已抗于烟霞之表。
携诸郎于谢墅,会名胜于午桥。
耆英之会狄公,方春秋之未艾;
中国即相司马,宁朝暮之少淹。
伏念某殖学代耕,卖文为活。
元龙湖海之气,少也勃然;
司马山川之游,今其倦矣。
为有阿㜷之养,漫从举子之劳。
两玷乡书,一尘春榜。
迨奉黄廷之对,空臆尽言;
不知书生之疏,转喉触讳。
痛国论之未一,悯边衅之方开。
惜诸将多陷谗言,乃援子仪之事;
宰相当存大体,恐贻王吉之讥。
虽清朝许竭其愚衷,而时论或讥其太讦。
发矢将穿于杨叶,及的辄差;
乘舟已迫于蓬莱,为风引去。
向非借九鼎之力,当不止三筹之输。
副本既不上于中书,贱刺亦羞通于光范。
谢知己,皆后众人。
俯仰何心,升沉付分。
谓今得斗之禄,可以无饥;
岂不胜布衣之时,难乎一饱。
兹迫瓜期之戍,方荷橐之门。
如亮其今日之来,非为炙手;
当赐以片言之诲,庶使书绅。
此身已托大冶之中,他日冀轸遗簪之念。
但不负于素学,是谓报于异知。
虽秃千毫,莫殚一感。
梅江谣留别梅江诸友 明 · 高柄
六月登玉京,炎蒸欺人不可行。
侧闻梅江水,寒冰玉壶只如此。
梅江之水千丈深,人言此水直千金。
千金未必称人意,我欲爱之清烦襟。
皆山樵人坐我语,相携寻幽指何许。
尘心飞度象湖云,水阔天长未言苦。
青眼故人如白鸥,招邀待我黄沙头。
采秀探奇入灵境,上攀龙峰最高顶。
龙峰绝顶窥蓬瀛,登高望远形神清。
大江茫茫写溟涨,元气浩浩无虚盈。
飞涛一发雪花白,遥山数点琉球青。
欹帆侧柁凌空阔,历乱中流棹歌发。
居人云水弄生涯,撇网抛纶到穷发。
君不见龙峰山阳五百家,龙峰市上半鱼虾。
儒生不学老农稼,青门多种故侯
三尺儿童诵诗礼,向余亦指长风沙。
一严兵备限荒服,百雉孤城镇海涯。
孤城残戍扬威武,岛夷蛮胡窜如鼠。
清秋幕府偃旌旗,白日辕门卧貔虎。
如此承平百事无,江山所以待吾徒。
贤豪倾倒平生意,琼杯绮席来相娱。
我爱江山对君酌,江山笑我辞猿鹤。
从来心事恋烟霞,渐老谁知愧林壑。
今日向君倾绿尊,千觞不断别离魂。
临歧挥手谢知己,飞心骋目瞻天门
兴为《梅江谣》,醉别梅江去。
他年此地濯尘缨,忆得西城别君处。
与洪帅侍郎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六二、《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三三
某恭领近帖,谆复详悉,如侍麈谈,岂胜欣快!
某目盲,只是岁除前两三日及岁朝一两次略有所睹,俄又黑暗。
时求空青于辨章,亦无之。
肃翁为致二两,初用略效,俄又不然。
侍郎每每垂问,何感如之!
某屡尝为子真谢知己,兹辱尊谕,令录《孝诗》,精加点对,径发至帅阃,不必郑重往建上之意,可谓曲尽荐扬之义。
即遣一介报子真,渠必遵承严戒。
俟其发至,某当专仆申纳。
庭坚之请,辨章本亦念之,况侍郎重九鼎,朝奏必且夕报。
某亦当为一二公言之,但私书非如公牍之可施行,切望侍郎倡率。
冯秋、萧教、韩山长,皆辱纳采鄙言,收之夹袋。
此三士本不敢求大小状,但得科目号曰「阳岩先生门人」,荣不啻足矣,某与有铭激。
陈常卿仙去,侍郎朝闻讣,暮遣诔赙,其诸孤合辞称感,长郎未至,此是其诸弟拜谢书。
今人在则栩栩笑语相追逐,一死一生,交情见焉。
侍郎之于故旧,可谓无愧于幽冥之际矣。
白下彭君 明 · 周是修
五言排律 押元韵
碛浦青枫路,茅堂白水村
落花怜杜宇,芳草怨王孙。
别去冬徂夏,忧来旦复昏。
赤心元自许,高谊与谁论。
流俗难藏器,陈情欲叫阍。
精诚交霹雳,忠愤走轒辒。
鸑鷟翔丹穴,骐麟出大宛
骏蹄当驾驭,逸翮遂飞翻。
用世材虽重,端居道亦存。
万家岐下邑,五亩洛中园。
径晓晴生,堂春煖护
河流通马颊,山势锁龙门
洗药香分涧,看松翠满轩。
汀沙眠称鹤,岩果盗随猿。
德愧成蹊,名惭学圃樊。
莫收金铸错,但保玉无痕。
感旧愁空积,怀贤虑政烦。
长歌谢知己,浩浩一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