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洪适谥议 宋 · 黄黼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五七、《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一二(第二册第一六六七页)
饰乎外而无乎内,其失也诬;
有乎内而不饰乎外,其失也固。
君子以为与其诬也宁固。
故华实贵乎相称,表里贵乎相符,言行贵乎相顾。
既其文不既其实,君子不由也。
丞相洪公某,以文章发身,以纯实履行,其亦华与实称、表与里符、言与行顾者欤!
方忠宣公某之在虏中也,公犹未冠,能自刻厉,掇取异科。
忠宣还朝,牴牾时宰,窜谪瘴地。
公之仲季角立杰出,如璩、玚处魏,机、云入洛。
公益务自晦,不敢萌一毫干进意。
迨受知两朝,出入中外,其为政则兴利除害,而有惠术;
其立朝则守法奉公,而无私心。
声实蜚腾,眷简隆渥,不数年间,径至大用,其亦遭时遇主然耶!
窃尝比其始末而究观之。
按庾江东也,病役使不均,则论上中十户均差,而使贫下得以受惠。
方鬻逃田,则请业主以元估价就赎,而使流徙得以复业。
总饷淮东也,均海州解围之赏,而士卒无异辞;
增沿边降胡之券,而归附无离心。
则公之惠利,抑亦宏矣。
至于视草擅涌泉之誉,批敕有回天之风。
洎膺柄用,首蠲三省密院额外吏,而堂后官谢褒私其子之罪。
刘贡之始除台察也,公以其贤而誉之。
后昵近技术之流,颇挠台宪,未几除殿中,公于上前斥言其过,除书不启而罢。
上益知其无私。
周旋省闼,登践政涂,在相位无几,而未尝为亲故干求荣进。
论事务理胜,而无私怨有所不恤;
荐进先寒素,而其失举也不敢自恕,断断然无毫发之私。
居闲十六年,幅巾藜杖,倘佯绿野之适。
涵茹古今,陶冶物态,时寓于歌咏纪述之间,荣利不入其心。
其进也若畏,其退也若休。
则公之平生大概亦可睹矣。
世固有兴除利害,搜剔敝蠹,使实惠在民,而遗爱及远,是其政也,而或病其少文
亦有摛藻掞庭,舒文华国,可以用世,可以行远,是其文也,而或病其无实。
乃公兼之。
按《谥法》:德美才秀曰文,遗爱在民曰惠。
裒是二美,则于公其有合矣。
王仲言泰州绝句二首 其二 1194年7月 南宋 · 陆游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紫薇杰作传千载,物色分留待下车。
老病难陪曳裾客,因来时寄一行书(自注:刘贡甫尝为泰倅。)
宋尚书右仆射观文殿学士正议大夫特进洪公行状 南宋 · 许及之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五七、《盘州文集》附(四部丛刊本)
曾祖炳,赠少保
曾祖母何氏,赠纪国夫人
彦先,赠太师、秦国公
祖母董氏,赠秦国夫人
父皓,徽猷阁直学士,赠太师魏国公谥忠宣
母沈氏,赠魏国夫人
本贯饶州鄱阳县,年六十八。
公讳适,字景伯,其先徽州人,唐末避乱徙乐平洪岩
世以耕桑为业,自高祖府君士良笃义方之训,力教子孙。
每以事过郡,至滃潭,爱其山朝水挹,可卜宅兆,则郑重求之,立庾屋其上,为往来贮储地。
疾革,命家人曰,葬我必于彼,后世青紫当不绝。
越十六年,为元丰乙丑,长孙给事中彦升遂以进士起家,是为公伯祖。
又三十年政和乙未,曾孙忠宣公继之,是为公皇考。
又二十七年绍兴壬戌,公与介弟文安公遵博学宏词科
后三年,仲弟今敷文阁待制同修国史迈继之。
给事之后官者七,忠宣之弟侄官者九,子、孙、曾孙官者二十六。
忠宣尝叹曰:「秦氏置我死地,曾祖潜德焘后,而襚章无因,赍恨泉下矣」。
公初除执政,即当转官,丐高祖恤典,上恻然从之。
诸公议以大夫告第,既有尼之者,遂寝。
公为儿时已颖异,十馀岁日诵三千言。
忠宣连仕浙,因寓嘉禾
及使虏,公年才十三,已能颛任门户事。
胡骑犯吴,间关奉秦国、魏国挟五弟三妹归鄱阳
指众食贫,忠宣奉入在秀,复迎挈以往。
凡九年而魏国弃诸孤,忠宣又久留朔方,公茹悲含辛,破涕自力,以奉秦国之欢。
躬帅二弟刻意问学,为文自出机杼,皆中程度,一时名人多折辈行与之交。
外氏居无锡,公奉魏国之丧往依以葬。
河南复为王土,尝拟宰臣贺表,有「宣王复文武之土,光启中兴
齐人归郓欢之田,不失旧物」之句。
仲舅博士沈公松年一见奇之,勉以为宏博之习。
初用出使恩得修职郎,监南岳庙,调严州录事参军、浙西提举常平司干办公事
既以词科赐第,宰臣进读制词,太上皇曰:「父在远,其子能自立为可嘉,宜与升擢差遣」。
于是为敕令所删定官,改左宣教郎,入秘书省正字
才数月,忠宣南归,以直忤秦桧,即去国。
公以奉亲自列,通判台州
将终更,忠宣英州之谪。
台守与公不相能。
公尝行县至黄岩,令以系囚十数辈匿堂庑间,诡以狱空告。
公坐令听事,闻大呼声,即诘视,诸囚皆叫号称冤,因备其事申诸司
归白守,守以为不关白长官,撰弹文迎秦意。
秦讽言官上之,坐免官。
往来于英,以奉忠宣温凊。
里门聚食数百指,皆仰给于公,公处之怡然。
凡九年而忠宣薨,服除,起知荆门军
以惠爱为政,首奏便民四事,大抵以均敷茶额钱,所出甚于常赋,商执害民之柄而托吏为奸;
民力重困,官田以附种为名而不稼纳租;
曲引失立法之意而重叠出镪;
大礼代它州之贡而多方取办,乞罢行之。
荆门自兵火后,学校废弛,遇大比则附试江陵,解额五才得一,慨然以作成为己任,力请于朝。
由是军得自解发,额亦稍增其旧。
改知徽州
先是,朝廷立赏鬻官田,当路急于受赏,督迫甚峻,属邑一切望风。
公下车,民竞赴愬。
公曰赏可慕,民独不可爱耶?
乃戒属邑有虐吾民者必劾。
已而使者罢去,民率得宽。
郡多讼分产不平者,公究其端,以官印关书吏倍有邀索,民宁匿关而惮费,以故成讼。
公下令,许民持关立庭下,不以蚤莫,即时呼吏印给之,无毫发费,旧讼顿息。
其简易近民率如此。
提举浙西常平茶盐事,诣阙且对,适文安平江府,引嫌当避,乃移节江东
尝奏论役事,其略曰:「元祐旨挥,合役坐闲人户不及三番处令雇募。
苏轼谓圣恩欲使百姓空闲六年。
是以绍兴二十六年之旨,歇役六年者与白脚同。
行之数年,下户得以宽佚。
间者宣州守臣有请,欲不候六年再差上户。
有司误以歇役六年之文冲改,下户畏避,多致流徙。
盖上户税钱有与下户相去十百倍者,必俟差遍下户,则富家经隔数十年方再执役。
臣守徽州,以婺源一县言之,有差及一贯税钱者,民间哀诉,诚为可念。
乞仍行二十六年旨挥,庶使细民鼓舞德泽。
又如一都之内,上等五户税钱各五十千,中等五户税钱各三十千,各曾应役。
若以歇役六年再差,恐中等五户侥倖终免。
乞自第一户差至第十户,然后再差,所贵役法均平,上下称便」。
人以为切中役法之弊。
江东实乡部,公又尝兼提点刑狱事,风采凛然,不可干以私。
逆亮败盟,有旨令沿江监司条具恢复事,公上奏谓:「逆亮既殒,大定僭号,未必诸国服从。
若能仰顺天时,遣使归疆,则王师不血刃而得土宇,实天下之幸。
万一虏众尚强,自淮以北别无争立之人,则宜多遣有胆力人密传诏檄,使中原义士各取州县,因以畀之。
王师但留屯淮泗,募兵积粟,以为声援,不必轻涉其地以务力争。
蜀汉山东之兵数道俱集,见可而进,迟以岁月,必有机会可乘,恢复故道,何翅破竹?
庶几兵力不顿,可以万全」。
车驾亲征,至建康,因上殿陈言:「江乡之民以旱荒而迁徙淮甸,比遭虏骑之扰,复还故乡,则所弃之产已为官司估卖,形势之□□者十不偿一,佃者量纳租课,无补于官而有害于民。
乞断自绍兴二十八年以后,凡州县所卖逃产,许元业人子孙以估价就赎,专委提举常平官觉察」。
太上褒予甚饰。
待制右史,受命迎使客,入对,太上顾其副张抡曰:「洪某三子,其材皆可用」。
公激烈初心,念先志之未酬,每思尽瘁,曰边防,曰民兵,曰防江,曰积粟,曰赈济流民,皆次第为朝廷言之。
尚书户部郎中总领淮东军马钱粮
海州解围,又有符离甲申之役,沿淮列戍,襁负而归者踵相蹑,供亿之费数倍于曩时。
公以书生从容心计,略不见其趣迫之色。
有旨犒解围军兵,而镇江府前军之右军太平州之武锋军以在围中独不预。
公从权比附,且倍其赏,军士莫不欢呼。
又以便宜招安海道尝为过者。
又谓沿边已招纳降胡,若使之饥寒失所,则必怨望。
萧鹧巴一家馀二十口,券钱最多,日不过千六百金,尚不给用,则其馀可知。
乞将已有官人与给料历,进勇副尉与依武勇给券,四口或五口以上,亦与添给口食。
其临事机识大体类是。
总所建治京口,名虽淮东而所总多江东浙西财赋。
尝奏乞以浙西、江东财赋入御,勿复增荐举添官属,庶名正事顺,可以办集。
又尝请于朝,皆为户部所沮。
公登政府始请行之,淮东至今蒙赖。
就除司农少卿
隆兴二年二月召还,改太常少卿权直学士院,旋又兼权礼部侍郎
上初讲郊丘之仪,公建议合进胙德寿宫,及改定乐章并郊回用雅乐与减乐工之冗员,皆当于礼而适于时。
文安公西府,公亦上章求去。
上谕令安职,复遣中使赐以珍茗。
越三日,与右正言尹穑同赐对选德殿,上顾谓曰:「洪某为人温粹,文词有用,论事皆可行」。
褒奖至于再三。
出,惊叹曰:「圣眷乃如此」!
言者既攻文安,雅不欲公留,及是始无相撼意。
阅月除中书舍人
汤丞相思退罢免,公当制,侍御史晁公武啧有语,公露章求去,且乞身于上前甚力。
上曰:「前日公武思退有罪而卿称之为大臣,制词中无谴责语,乃其死党。
朕曰朕令作平词,非其罪。
公武执弹章在手,乞留榻后,已却之,仍徙置户部矣」。
时虏再犯淮甸,羽书狎至,书诏填委。
上焦劳,至夜分不寐,或夕召,或细书咨访,公独当内外制,视草之馀,应诏密启,默当上心。
始,淮上斥堠不明,将帅无申发文字。
公奏乞预堤防海道,又乞降亲征诏以激厉士卒。
虏既寻盟,首为贺生辰使。
上谓副介龙大渊曰:「前日洪某侍玉辂,见其容貌甚悴,岂有声色之奉耶?
方欲大用之,可谕意令自爱」。
公附奏曰:「家素无侍妾,近以法服执绥,车辂撼顿,失其常度,只尺天威,有战慄之色,报国之躯,敢不自爱」!
既越境,虏遣同签书宣徽院事高嗣先接伴。
嗣先之父司空尝有德于忠宣者,故见公加敬,且询先世甚详。
公因逊谢,相予驩甚,颇得虏要领以归。
乾道元年五月,除翰林学士,仍兼中书舍人
辅臣奏例无翰苑下兼西掖者。
上曰:「洪某在后省甚振职,且要其整顿纲纪」。
秦埙提举太平兴国宫,公奏:「秦欺天盗权,戕害忠直,当锢其子孙。
若一人奉祠,则其党与皆有弹冠之望,所谓一叶不去将寻斧柯者矣」。
上即从之。
故事,给舍缴駮施行者皆封付三省,是奏乃以付公。
明日召对,上曰:「所谓秦埙甚当,异日有缴奏,只须批敕以来,不须联章。
虽朕意所向而不可行者,但论之」。
如缴论巫伋之不当被召,余尧弼之不当复职,莫汲之不当除编修计议官,议者皆以为当。
未尝一为亲故干求除授,有改秩而避免作县尉别得差遣者,虽门下士亦不置,以故人服其公。
盈旬乞免兼职,上曰:「执政有缺,朕今用卿」。
既因缴马监良辅转官事,上数称善。
至乞令大臣计论赏典处,上云:「卿今日作执政,可以讨论」。
六月,除端明殿学士签书密院事。
上语参政钱公端礼、虞公允文曰:「三省事与洪某商量」。
早朝遂不先退,东西府同班奏事自此始。
德寿宫谢,太上皇曰:「上用卿为执政,朕亦谓从官中无逾卿者。
卿父精忠,今人臣所无,朕尝谓苏武不能及。
顷归自虏中,欲除执政,为秦桧所忌,挤排使去。
上天有报,卿兄弟相继辅政」。
公每遇奏西府事,必极意展布,至三省则终不敢出位尽言。
一日偶及皇甫倜军告乏,户部祇将桩积钱应副,上云:「无分三省事,卿有所见第言之」。
八月,除左中大夫参知政事
十二月,拜左通奉大夫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密使
明年三月久雨,上迎天竺佛请霁,减膳却荤。
公以燮理亡状,独三上章乞罢免,且面奏求去。
上曰:「间自是多雨,卿奉法守公,近年宰执所不及,第安职」。
台谏因论列,上随事谕之。
谏议大夫林安宅至居家待罪,遂以观文殿学士提举太平兴国宫
明日,上谓参政叶公颙曰:「宰臣奉法守公,纯诚不欺,近年无如洪某者。
台谏搜索细故,不存公道,安得如此人而用之」?
公自西府至相府才旬月,而进呈之际多所开陈,大抵以诚实不欺为主。
见有负于国害于民者,必正色拒之,宁己任怨而必欲使君立于无过之地。
用人第取实才,不采虚誉,可予不以疏而弃,不可予不以亲而私,有受荐而终身不知所自者。
上尝曰:「今日可谓存公道,卿等所拟无不当,可见留意选择」。
公奏:「蒋芾尝语臣复省无题目,臣云前此见行事有特字者,皆是非法,今不敢下一特字,自然无可论缴」。
上曰:「蒋芾亦有此言」。
因奏:「臣到政府数月,见陛下行事未有不循典宪者,今蒋芾尚欲降特旨,时常思祖宗故事,更愿陛下思其所言,益崇圣德」。
上曰:「朕与卿等共守之」。
上欲幸白石教场阅三卫军马,公奏云:「阅武固有名,第闻三衙潜储鹰犬,外人以为出猎,又闻准备獐鹿,传之远方,恐损圣德」。
上曰:「朕意不如此」。
于是戒诸将不得以鹰犬自随。
用兵后调度不给,献议者欲复免行钱,上曰:「曹泳所行惟免行一事,至今人以为是,今日岂可不及曹泳」?
继是有乞借房缗、收职田、立宫观岳庙额、添交予、增乳香之直、令诸郡献羡馀者,上以为伤国大体,公亦力赞以为不可行。
上欲亲见问郡守以观能否,公奏乞降旨,去阙期半年,令奏事之任。
自是一经睿鉴,能否判然,诸郡多得良二千石
时有辅郡守献言,欲如汉太守许上计,上问可行与否,公曰:「汉法,令长吏守丞岁终上计,大略似今攒帐耳,郡守不可以自来,惟严助以汉廷切责,乞奏三年计不可行」。
人以为善对。
然公始为执政,即奏减机速房吏人,它日又奏乞降旨不得存留三省并密院额外吏人。
将上,承旨谢褒者至漏舍,坚请存留王兴祖等四人,之子梓实在四人中。
公奏朝廷久不治,吏互相循袭,无所忌惮,乞与放罢编管,上然之。
户部吏有稽慢,公亦惩治不贳。
侍郎林安宅上章待罪,上曰:「断一二吏,何至如此」!
虽圣明可恃而群小固已愠矣。
安宅乞降度牒千道,限广东一季尽鬻。
公奏诸路分料甚扰,乞减半付漕司,俾从民便,无得分下诸郡。
上深以为然。
马司治马甲,买牛皮五千五百,而御前又买五万,内侍复传旨下工部买十三万。
公奏浙西去年水潦,漕司期限逼,民多杀牛纳皮。
上曰:「如此却是公然使人杀牛,军器所妄计耳,秪买一万」。
奏曰:「陛下务农重谷,恤民如此,天下幸甚」。
中旨朱彦宗守婺,公奏彦宗虽故翊善子,而娶长公主女,家居婺,此命若出,恐骇物听,寻改知泰州
殿中侍御史张之纲论不差陈宋霖、华初成事,以初成姓名藏之章疏中,公奏白其事。
上取履历视之,明日曰:「华初成数放罢,又尝勒停,年已及,岂可复使为郡。
卿敢理会台谏事,可见无私,朕终为之喜」。
监察御史刘贡初除,公尝于上前誉之。
有术士薛言中出入门,因为人求官于密使汪公澈,事泄,送临安府
会奏事,上称能治钱塘寄囚事,云适已除殿中侍御史
公因斥其过,且言除书未启,当封还。
上曰:「卿等如此无隐,向来宰执所无」。
遂罢去。
皇甫坦以方技进,尝与右史陈良祐同坐客舍,谒者导陈先。
怒不同升,盛詈谒者,奋而来前,遽出怀中一饼以献。
公掷之地曰:「君诚有道,何不为吕洞宾韬光尘外,而仆仆朝市!
正须仙食,非所愿」。
麾使出。
翌日奏曰:「通国以神仙待皇甫坦,不识陛下以为何如人」?
上已先知昨日事,笑曰:「颇能布气治病尔。
昨日中宫赐之酒,陛辞已大醉,语言不伦,故如此」。
凡公之所行,人多为之岌岌,而公奋己直前,无所回避。
林安宅既登谏坡,或劝公为去就以避之,公曰:「主上圣德远过汉唐之君,士患不逄时,今身登宰辅,恨无以报国。
茍一日留,有竭吾愚尔。
吾于安宅异同,国事也,患失非所计」。
讫堕其口去国。
不数月,除知绍兴府、浙东安抚使
在越一岁有半,为治得大体而无废事,不求治赋而用自足,吏畏民爱,至于今思之。
请祠以归,提举临安府洞霄宫
待制西掖,上曰:「观文在朝肯宣力,林安宅怀奸不能容,今已三请祠矣。
姑从之,有大藩阙即复用矣」。
公既归,素不为求田计,问舍之外,得负郭地百亩,剪除荆棘,列岫如骛,双溪上下,引以为兰亭曲水之饮。
洲渚窈深,花木映带,位置台榭,随力兴作,野服瘦筇,终日婆娑其间,人视之不知其为丞相也。
目其地曰盘洲,一卉一椽皆有题咏,杂亲朋酬倡为一帙,曰《盘洲编》。
平生淡泊,老犹嗜书不倦。
晚岁为文益古,轶出西京之上。
尤好汉隶,略去笔墨畦径,而落纸典刑,深得东京用笔意。
治越之暇,训释考證,博极古书,为《隶释》一书廿七卷。
嗣有附益,为《隶续》廿一卷。
其后时有删润,合《释》《续》为一而是正之,以属越帅刊行。
书史失去,不复存副本,公每以为恨。
有文集一百卷,藏于家。
淳熙十一年二月二日薨于正寝。
公自撰遗表,至是上之。
天子震悼,赠特进,官其后如格。
爵至鄱阳郡开国公食邑五千二百户、实封二千六百户
娶沈氏,封莱国夫人左中大夫复之孙,即太学博士松年之女,魏国夫人之侄。
先五年薨。
公为墓铭,效汉人立双阙,因自作小传,俾后人刻其上。
男九人:槻,朝奉郎通判兴州
柲,承议郎通判光州
槢,蚤亡;
樇,文林郎池州建德县丞;
灌,宣教郎、知隆兴府武宁县
桴,故承事郎
楹,承奉郎、监汉阳军酒税;
槺,亦亡;
㮋,承奉郎、监台州商税务。
女三人,长欲嫁而卒,次归及之,次嫁承议郎、知袁州宜春薛绍
孙二十人:倬,承务郎、监筠州新昌县酒税;
俨、伋皆承务郎舒州山口镇
偲、傃、辅、侨、佺、俣、侃、傒、傅、佃、僩、仔、俅、俭、俦、伉,一未名。
孙女十人:长迪功郎隆兴府武宁县主簿杨汝明,次将仕郎权当国,次承务郎、监镇江府江口镇张履信,馀皆在室。
将以明年三月甲申葬于郡四十里徐村之原,合莱国墓。
兴州君录公事状,俾及之诠次,以备太史氏之采择。
公为总赋,属文安择婿,及之为隆兴元年进士,实文安领贡举,公以文安之言信之不疑,一见即相器重。
出疆辟使为属,既而以疾辞。
虞雍公政府,复两学官阙,欲以及之,及之辞。
公曰:「兹我意也,可以见予之所存矣」。
顾录录州县且二纪,有负期待。
前年解秩分宜,纡道往省,公喜见颜际。
从容馀月,垂别恋恋,阅月未再而公之讣闻矣。
呜呼,今尚忍言之!
及之自登公门,颇闻忠宣公之往行为详,而公之忠鲠诚实实似之。
与人交无长语,而情好周尽,收拾孤幼,周恤贱贫,为己责而不为己恩。
荐举必首寒素,不为势利所夺,涉于欺诞者,虽己举而犹劾之。
郊当奏长孙,念渭阳之恩未报,密以表弟沈自强之名闻。
命下,子弟族党方知之。
终其身饷客不随俗之好恶为侈,具书札往复不贷一幅溢语。
闲居十六年,未尝通朝士书,虽宰执除拜贺缄亦不讲。
晚遇英主,骤登宰辅,曾几何时而秘殿珍祠,优游绿野,天日临照,始终不渝,非公之忠实不欺,畴克尔耶!
诸子禀公之训,悉从常调试邑,颛厚能自持,诸孙诜诜多秀发,或者用不尽之器业其在于斯乎!
待制方膺上异眷,颛付史事,及之辞不获命,乃摭其凡而次叙之。
若其详则有公之奏藁语录在。
初名造字温伯,一字景温云。
谨状。
淳熙十二年十一月日,婿奉议郎干办行在诸军审计司许及之状。
丞相洪文惠公适神道碑嘉泰元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八四、《平园续稿》卷二七、《盘洲文集》附录、《洪文惠公行状》附录一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公姓洪,系出共工氏,后避仇以洪易共。
三国有庐江太守矩,唐有集贤学士孝昌,五季自歙徙饶州乐平,又十世始归鄱阳,隐德田庐。
至公高祖士良力教子孙以学,爱滃港山川而置仓焉,命其子曰:「他日葬我仓下,青紫当不绝」。
后十六年元丰乙丑,孙彦升果以进士起家,事徽宗,历三院御史,至给事中徽猷阁待制,遂为大家。
公之曾祖讳炳,赠少保
纪国夫人何氏。
祖赠太师、郑国公讳彦先给事弟也;
鲁国夫人董氏,后徙乐平洪源
父皓,政和乙未进士,仕至徽猷阁直学士,赠太师魏国公谥忠宣
魏国夫人沈氏。
初名造字温伯一字景温后改名适字景伯
幼颖异,日诵书三千言。
忠宣公嘉禾司录应选使朔方,公年十三,已能任家事,率五弟三妹奉祖母及母避乱归饶。
母亡,复过嘉禾,食忠宣之禄,日夜率长弟文安公遵、次弟翰林学士迈种学绩文,至忘寝食。
用父出使恩补修职郎、监南岳庙,调严州录事参军、浙西提举常平司干办公事
绍兴十二年,与安公博学宏词科
宰臣进呈所试制词,高宗曰:「父在远,子能自立,可嘉,宜与升擢」。
遂除敕令所删定官
后三年,翰林公亦中选,由是洪氏文名满天下。
左宣教郎,入秘书省正字
才数月,忠宣公归自朔方,以忠言忤秦丞相,斥补乡郡,公亦出通判台州
将满,而忠宣散官英州,台守观望,拟弹公文纳当路,转示言者,以为风闻,坐免官,往来岭南供子职。
阅九年秦薨,忠宣北归亦道卒。
服阕,起知荆门军,公才智有馀,临民惠爱。
二十八年应诏上宽恤四事,凡公私以例取民钱岁数千缗悉除之。
郡久为盗区,大比士附江陵试,解额仅存五之一。
公作成日众,乞自辟试闱,稍还旧额,继有登科者。
改知徽州,会鬻官田,监司慕赏迫州县,公独宽之。
初至,讼析产不平者纷然,公曰:「此吏求赂不印关书之过也」。
命人户毋问早晚赍书庭下,立为印给,其讼遂绝。
为政得要类此。
范文穆公成大来为户掾,公一见知其远器,勉以吏事,暇则商榷著述。
自是范公宦业文章高一世,每德公云。
提举浙西常平茶盐,会文安公守平江,易江东路。
尝兼提点刑狱,盖乡部也,持正不私,风采振厉。
三十二年,车驾视师金陵,公因朝觐言:「本路昨旱荒,民逐食淮甸,复困虏兵。
今虽怀归,而田产官已斥卖,不则给佃,乞断自二十八年后,许业主若子孙用估价赎还」。
天语褒饰再三。
翰林被命迎使客,上曰:「洪皓三子皆可用也」。
公于是历陈边防、民兵、积粟、赈民等事,朝廷益知其才,除尚书户部郎中总领淮东军马钱粮
孝宗即位海州解围,符离用兵,供亿繁夥,公心计周密,暇裕如平时。
会有旨犒海州之师,镇江及武锋军有实在围中而不与名,公比附倍给。
以便宜招纳海道逃卒,归之督府,归正者接踵而来,或无以赡其家,因公奏乃计口添支。
公谓官以总领淮东为名,而财赋实隶浙西江东,乞以两路入衔。
后公登二府,竟行其说,迄今便之。
隆兴元年,就迁司农少卿
明年贰太常,兼权直学士院,又兼权礼部尚书
上初讲郊祀,公乞进胙德寿宫,及改定乐章,汰乐工冗员,人谓礼与时两得之。
七月文安公西府,公即求去。
上遣使赐茶,谕令安职。
寻因夜直右正言尹穑召对,上称公温粹,文词有用,论事可观,先颇睥睨公,知上眷乃已。
九月,除中书舍人内直如故。
汤丞相思退侍御史晁公武论公草麻无谴责语,公亟请外。
上曰:「公武言卿党思退,朕谓平词,出朕意」。
固却其章,仍徙户部侍郎矣。
方羽檄交驰,书诏填委,或夜召,或细札咨访。
公独当内外制,时时奉诏言事,如乞防虞海道,降诏亲征,多契圣心,大用之意已定。
虏既讲好,首命公为贺生辰使,虏遣同签书宣徽院事高嗣先接伴,自言其父司空有德忠宣,相与甚欢,得其要领以归。
乾道元年五月,除翰林学士,仍兼中书舍人
大臣奏翰苑不应下兼掖垣,上曰:「洪某在后省振职,欲其整顿纲纪耳」。
秦埙予祠,公执不可,上径批依奏,封以付公。
明日赐对,宣谕曰:「卿论秦埙甚当,虽朕意所向,不可行者,第言之」。
巫伋被召,余尧弼复职,莫汲密院编修官,公皆缴奏而止。
又奏免外制,上曰:「执政有阙,朕当用卿」。
公因缴马监良辅转官,乞令大臣讨论赏典。
上极称善,且曰:「卿且执政,自可讨论」。
六月,遂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
上谕参政钱端礼、虞允文曰:「三省事与洪某商量」。
西府始同班奏事。
公赴德寿宫谢,高宗曰:「上议用卿,吾谓从官中无踰卿者。
况卿父精忠,古今所无,顷欲登用,阻于秦桧
今卿兄弟相继入辅,此天报也」。
八月,以左中大夫参知政事
十二月,拜通奉大夫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
公自签枢旬月入相,感激异知,任怨革弊,以诚实不欺为主。
人才可用,疏远不弃;
不然,虽亲旧弗予。
上每称其心存公道,进拟无不当。
公奏:「中书舍人蒋芾语臣无事可缴,臣答云凡降旨云特者皆非法,今一切无之」。
上曰:「芾亦及此,且谓特旨宜审」。
公奏:「陛下动成宪,愿思言,益崇圣德」。
上曰:「朕与卿等共守之」。
驾幸白石教场,阅三卫军马,公前奏将帅有潜蓄鹰犬备狩猎者,上即呼诸将戒谕。
初议召见郡守,观其能否,公言:「旧惟见阙赐对,今乞勿拘阙远近,并令半年前奏事之任」。
遂为定制,二千石得人矣。
公自执政即奏减机密房吏,三省密院毋留额外人。
承旨谢褒者力乞存留四人,其子在焉。
公怒,取旨编置政府久不治吏,上欣然以为允。
户部事有稽慢,公追主令治之。
侍郎林安宅上章请罪,既又欲给度牒千道付广东,期一季尽鬻。
公请减半,仍戒科扰,安宅滋不悦。
马军乞牛皮五十馀万为马甲,御前抛买五万,工部别得旨市十三万。
公奏数多限迫,上曰:「军器所妄计,是使人杀耕牛也」。
第买一万而已。
中批朱彦宗婺州,公言:「此资善堂翊善朱震之子,虽可与郡,然彦宗娶潘氏,乃婺州长公主家」。
遂改泰州
二年,殿中侍御史张之纲陈宗霖当与差遣,而潜附所厚华初成于其中,公发其奸。
上视初成履历曰:「屡放罢,又尝停官,且年已及,岂应与郡?
卿敢及台谏,可见无私,朕终夕为之喜」。
刘贡初除监察御史公赞得人
会术士薛言中子为人求官于枢密使汪澈,汪送有司,上未知也。
早朝,上称能治钱塘寄囚,已批出迁殿中,公与执政及薛言中事,且云除书未启,当封还。
上曰:「卿等如此无隐,向来宰执所无」。
之纲寻以忧去,遂罢。
方士皇甫坦谒公,公薄其礼,怒云云。
公责之曰:「君诚有道,胡为出入宫禁,妄谈祸福耶」?
明日,公奏:「通国以神仙待,陛下谓何如」?
上已知公责,笑曰:「颇能布气治病,昨日宫中赐酒,醉语已无伦矣」。
公既叠忤言路,林安宅谏大夫,或劝公引避。
公曰:「吾与安宅异同,国事也。
上知吾忠,岂可患失,逆为去就乎」?
春霖,公引咎乞退。
上曰:「春自多雨,卿第安心」。
安宅遂与台官合辞论公,上不听,安宅至家居待罪,公亦力请。
上不得已,三月辛未,除公观文殿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谓参政叶颙曰:「宰臣奉法守公,诚实不欺,无如洪某,重违言者耳」。
不数月,起知绍兴府、浙东安抚使,治得大体,复勤小物,军民安之。
阅岁有半,提举临安府洞霄宫
翰林西掖,上语之曰:「贤兄三请祠,姑听暂闲」。
公素不营产业,自归,得负郭地百亩,因列岫双溪之胜,复置台榭,引水流觞,种花艺,命曰盘洲
一椽一卉,题咏殆遍。
安居十有六年,身名俱荣,子孙满前,近世备福鲜及公者。
淳熙十一年二月辛酉薨于正寝,前自撰遗表上之。
享年六十有八,爵鄱阳郡开国公食邑五千二百户,食实封二千四百户。
初赠特进,诸子遇恩累赠太师、魏国公
娶沈氏,太学博士松年女,追封魏国夫人,母夫人之侄也,先公五年薨,葬郡东南四十里徐村之原。
公为墓铭,效汉人立双阙,因自作小传,俾后人刻其上。
明年三月甲申,诸子奉公柩合葬焉。
男九人:长槻,朝请大夫、新知赣州江南西路兵马钤辖
次柲,朝请大夫、新知南剑州
槢,早亡;
𣘀,朝散郎、新权发遣长宁军
灌,朝请郎、前军器监主簿
桴,故承事郎
楹,朝奉郎、新知庆元府定海县
槺,早亡;
梠,通直郎、前权签书荆门军判官厅公事。
女三人:长早卒;
通奉大夫、同知枢密院事许及之子,前卒;
朝散大夫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薛绍
孙二十四人:倬,承议郎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司干办公事
俨,故承事郎、知常德府龙阳县
奉议郎荆湖南路提举茶盐司干办公事
偲,承事郎、新知江州瑞昌县
傃,承事郎
辅,承务郎、新提领建康府户部赡军酒库所干办公事
侨、俣;
侃,承务郎、新监建康府户部大军库门;
傒,承事郎、新权签书汉阳军判官厅公事;
传,将仕郎
佃、僩、仔、俅、俭;
俦,承事郎、新监无为军昆山镇
伉、俊、仁;
俶,承务郎
佑、儆、倓。
女孙十二人:文林郎、前广南西路转运司主管帐司杨汝明修职郎、新无为军巢县主簿权当国,通直郎两浙东路提举常平司干办公事张履信,乡贡进士陈洋,承务郎张燧,将仕郎邢谔,将仕郎王待问进士高俶,迪功郎、新信州弋阳县尉王元春
馀在室。
曾孙男五人:、蕴、蔺,将仕郎,𨘏、荀。
女一人。
公器业早成,与人交诚实无浮礼,文华天赋,济以力学,步骤经史,新奇富赡。
兄弟鼎立,自成一家。
罢政后,论著益多,四方传诵。
有《盘洲集》一百卷。
耽嗜隶古,为《纂释》二十七卷、《隶续》二十一卷,屡加删润,合为一书,将踵欧阳文忠公《集古录》,赵明诚而下弗论也。
某早与文安翰林同朝,公由常平入对,始识公,又尝与赣州为僚金陵,故其子孙以副枢许甥状请碑墓道。
先是太常文惠易公名,文固然矣。
壬辰夏,予奉祠过饶,连年水旱,流移系道,公宗支繁庶,或不自给,人人言相君赒我,且及恤贫已责事甚详。
夫家居均惠若此,在公固可知矣,遇荫补,舍长孙,奏表弟沈自强,酬渭阳之恩,命下乃知,是皆宜书。
铭曰:
思文孝宗,云汉章天。
有臣洪公,优于代言。
孝宗神武,志平丑虏。
公践帷幄,言整军旅。
帝方克勤,如日运行。
公总众职,甚称上心。
帝惟至公,天无私覆。
相业伊何,才能是授。
谋皆予,德惟乃知。
周旋二府,仅越三时。
保釐东郊,注想未替。
归心浩然,何待奏计。
荣名燕居,十有六年。
为而不恃,五福天全。
烨烨斯文,振振厥后。
诗以声之,公乎不朽。
董士勉海州并问讯刘贡学正 明 · 郑真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风云浩渺泛灵槎,三径归来有花。
疏广宅东天入海,龙且城外水囊沙。
宾筵且复成娱乐,帝阙终须拜宠嘉。
好语黉宫刘博士,休将简策问生涯。
王性之 宋 · 晁说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四、《嵩山文集》卷一七、《群书考索》前集卷一六、《宋元学案补遗》卷八
酸枣先生五世孙字性之,晚相遇于睢阳
方款遽以别,且祝之曰:「子于兹无留也,行子之志,如古之人,恶山不深而林不密也。
南山北山之外又有南北而无垠,至于上援北斗而下酌桂浆,徜徉其身者如何哉!
肯少自窘束而辱于人邪」?
又明日来告行,则执之曰:子无往也,古之人升车命仆,将驰四荒,而下堂见虿,出门触蜂,巷有蚰蜒,邑多螳螂,自大雅之君子「靡所止疑,云徂何往」,固已然矣。
子姑坐,子实有德于我也,子前日为我言曰:「孰不知有《资治通鉴》哉?
苟不先读正史,则《资治通鉴》果有何邪」?
予于时坐不得安席,而欲起以拜子也。
予早游温公之门,与公之子康公休缔交义笃,公休尝相告曰:「《资治通鉴》之成书,盖得人焉。
《史记》、前、后汉则刘贡甫,自三国历七朝而隋则刘道原,唐讫五代则范纯甫
三公者天下之豪英也。
我公以纯诚粹识,不懈昼夜,不时饮食而久乃成就之,庶几有益于天下国家之大治乱,不自辜所志也。
其在正史外而有以博约之,楚汉事则司马彪、荀悦、袁宏,南北朝崔鸿十六国春秋》、萧方等《三十国春秋》,李延寿书虽无表志而可观,《太清记》亦时有足采者。
建康实录》犹郐而下无讥焉尔也。
唐以来稗官野史暨夫百家谱录、正集、别集、墓志、碑碣、行状、别传,幸多存而不敢少忽也。
要是芳《唐历》为最可喜。
呜呼,孰敢以佻心易谈哉!
予因子能独识于暮境,而辄以厥初之所闻为子谢也。
譬如杜诗韩笔,谁不经目,惟小杜为能愁来读之也。
苟不上自虞歌、周、鲁、商诗,下逮楚骚、建安七子、陶、谢、颜、鲍、阴、何,以观杜诗,则莫知斯人平生之所用心也。
或不极六艺九流之华实,而纵之以屈原、宋玉、司马迁、相如、仲舒、贾谊、刘向,而自谓真知韩者,亦未可信也。
子必有感于兹矣,行何适而不安哉?
秋风方起,为旅饭自爱。
九月八日箕山晁说之序。
刘贡甫贬衡州 宋 · 刘跂
 押词韵第三部
洞庭木叶下,衡阳鸿雁飞。
放舟河之水,岁暮以为期。
岂曰无径路,大直固逶迤。
波平弭桂棹,风清捲兰旗。
紫蟹间丹鲤,霜莼兼露葵
醉歌搴杜若,还以寄相思。
不厌道里远,所嗟时序移。
会登昆崙丘,遂索玄珠遗。
以兹鼓枻去,瞠若不可追。
乃知体道人,涉世自有宜。
入兽不乱群,安肯陋九夷。
如何录录者,反笑抱关为。
盘洲老人小传 南宋 · 洪适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四四
盘洲老人洪景伯名某初名造字温伯亦字景温饶州人
高祖行第八,妣章氏,夫人。
曾祖考少保,妣何氏,纪国夫人
祖考太师、秦国公,妣董氏,秦国夫人
徽猷阁直学士、兼直学士院、赠太师魏国公谥忠宣,妣沈氏,魏国夫人
洪族本居徽州,唐末避乱,徙乐平之东七十里,曰「岩前」,曰「洪源」,凡百馀家,世世业耕桑。
高祖志操不群,力教二孙,欲振起门户。
自岩前常以干至郡,去郡四十里曰滃港,舟过之,爱其水朝山远,可卜宅兆,于是每归必以鱼盐遗主人雷氏,岁久浸熟。
秋成,则买谷百许斛,分寄诸家。
尝置酒聚其族曰:「诚惭岁以谷相溷,欲谋数丈地,自作仓以贮,可乎」?
皆曰:「诺」!
独一叟持不可。
或言叟性木彊不可回,唯妇言是畏,因饵妪双缣。
妪谯其夫曰:「洪八翁往来吾里,如骨肉,求一片地,奈何不与」?
叟即呼人书券相授。
高祖疾革,命家人曰:「葬我必于滃港仓下,后世青紫当不绝」。
后十六年,当元丰乙丑,伯祖给事中始以进士起家。
又三十年,政和乙未忠宣公继之。
又二十七年,绍兴壬戌,某同元弟遵中博学宏词科
后三年乙丑,仲弟迈继之。
给事之后官者七,今一人存。
忠宣之弟侄官者九,今两人存。
子、孙、曾孙官者二十六,今二十二人存。
皆高门泽也。
忠宣在南荒常叹曰:「秦氏置我死地,曾祖潜德焘后,禭章无因,赍恨泉下矣」。
某既点西府,纳所当转官丐高祖恤典,且奏:「臣下延恩,虽极三世,稽之故事,亦有特貤之伯叔父表兄弟者」。
上恻然赐可。
诸公议以大夫告第,会同列衔曩隙,讽中书阎舍人安中为缴章,谓人臣赠四世僭也。
某闻之,即上疏乞寝前请,且俟罪。
阎亦坐它事,即谴斥。
差之毫氂,不获伸先志而彰祖德。
忠宣连仕浙部,因寓秀州
及持节使虏,某时年十三,奉秦国归乡,以俸入在秀州,侍魏国以往凡九年。
魏国弃诸孤,仲舅博士公使奉丧来无锡,依外氏以葬。
河南复为王土,尝拟宰臣贺表,以「齐人归郓欢之田」对「宣王复文武之土」。
舅氏爱其语,谓某曰:「甥若加鞭不休,词科不难取」。
乃同二弟闭门习为之,夜不安枕者馀岁。
既试,偶中选。
宰臣进读制词,太上皇曰:「父在远,其子能自立,可与升擢」。
遂得敕令所删定官
次年,为正字
忠宣南归,即去国。
某以奉亲自列,得通判台州
甫终更,英州之祸起,台守撰弹文迎秦意,秦嗾言官上之,坐免官。
又九年,忠宣薨。
服阕,知荆门军徽州提举浙西、江东常平,以户部郎淮东军马钱粮
符离甲申之役,缘淮列戍,襁负来归者袂相属,共亿之费数倍。
左支右吾,仅逃乏兴,就迁司农少卿
还朝,以太常权直学士院,又权礼部侍郎
元弟罢同枢,时相为某蕲去,天语令安职。
后三日,与右正言尹穑宿直,同赐对选德殿
上谓曰:「洪某为人温粹,文词有用,论事皆可行」。
褒奖至再三。
出,惊叹曰:「圣眷乃如此」!
言者知旨意,于是无相撼心。
阅月,迁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如故。
汤岐公策免,闻侍御史晁公武啧有语相击,因奏乞身。
上曰:「前日公武汤思退有罪而卿称之为大臣,制词中无谴责一语,乃其死党。
朕曰:『朕令作平词,非其罪』。
公武执弹章在手,乞留榻后,已却之,且徙置户部矣」。
胡骑嵌淮不退,王师未解严,某独当内外制,兵事反覆,书诏填委,或一日屡易。
既寻盟,首为贺生辰使。
上谓副介龙大渊曰:「前日洪某侍玉辂上,见其容貌甚悴,岂有声色之奉邪?
方欲大用之,可往谕朕意,令其自爱」。
某答之曰:「家素无侍妾,近以法服执绥车辂,撼顿失其常度。
只尺天威,有战慄之色,所以颜状如是」。
使还,为翰林学士,仍兼中书舍人
辅臣奏自来无翰苑下兼西掖者,上曰:「洪某在后省甚振职,且要其整顿纲纪」。
故事,给舍缴駮施行者,皆封付三省。
秦埙提举太平宫,某奏秦桧欺天盗权,戕害忠直,当锢其子孙。
若一人奉祠,则其党皆有弹冠之兴,源不可开。
即时御笔依奏,乃封付某。
明日召对,上曰:「所论秦埙甚当,异日有缴奏,只批敕以来,不须联章。
虽朕意所向而不可行者,但论之」。
盈旬,乞免兼职。
上曰:「执政有阙,朕今用卿」。
佥书枢密院
上语二参政曰:「三省事与洪某商量」。
早朝遂不先退,东西府同班奏事自此始。
阅两月,除参知政事
中旨朱彦宗婺州,某执奏,彦宗虽故翊善,子娶长公主女,家居婺州,此命若出,将骇物听。
遂改泰州
四阅月,拜尚书右仆射,兼枢密使
术士薛言中出入御史刘贡门下,同子为人求官于枢密使汪明远
事泄,汪送之临安
会奏事,上誉能治钱塘寄囚事,云适已擢为殿中侍御史
某因白其过,且言除书未启,当封还。
上曰:「卿如此无隐,向来宰执所无」。
遂罢。
道人皇甫坦以方技进,尝与右史陈天与同坐客舍,典谒者导陈先入,怒不同升,厉声咄骂,奋而来前,探怀出一饼相遗。
某掷之地曰:「君诚有道者,何不学吕洞宾韬光尘外,而仆仆朝市?
正虽仙食非所须」。
麾使出。
翼日某奏:「通国以神仙待皇甫坦,不识圣意以为何如人」?
上笑曰:「颇能布气治病尔。
昨日中宫赐以酒,陛辞时已大醉,言不伦,所以如此」。
某在位才百许日,春多雨,上迎天竺佛请霁,天厨进素食。
某以燮调无状,独章乞罢出,上慰谕,使安职。
谏议大夫林安宅、侍御史王伯庠已乘间见攻。
上随事诋之,安宅至居家待罪,遂以观文殿学士提举外祠
明日,上谓参政叶子昂曰:「宰臣奉公守法,纯诚不欺,近年无如洪某者。
台谏搜索细故,不存公道,安得如此人而用之」?
某尝指陈殿中御史张之纲之失,上以谓敢理会台谏事,独立无私,终夕为之喜。
既而刘贡又去,故言者相憾不遗力。
不数月,除浙东安抚使
林时在政地,语人曰:「洪某若来奏事,即避之」。
俄而殛于筠
某到越岁有半,复奉祠
时仲弟在西掖,上曰:「观文在朝肯宣力,林安宅怀奸不能容,今以三请去,姑从之,有大藩阙即复用矣」。
既归,得负郭荆棘之地百亩,双溪夹岸,列岫如屏障,寻花问,移徙封植,风亭月观,以次兴作,杖屦消摇,心忘其归。
天光委照,察其浸润谤伤,使得终老丘壑,幸矣哉。
因葬莱妇,效汉人立双阙,缀小传刻其上(《盘洲文集》卷三三。)
其:原无,据库本补。
刘贡君墓志铭嘉泰二年十一月 南宋 · 曾丰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九三
君生于绍兴二十五年,得潜、得深为父,琮为大父,宗为曾大父。
幼名克俊,长字德卿
乾道某年得同庐陵籍某为师,授举子业。
淳熙某年,籍于县学。
阅若干年,升于州学
绍熙三年于礼部。
嘉泰改元八月甲子,卒于家。
明年宣化乡团冈之原,食。
明年十一月甲子葬焉。
娶陈氏,子震、巽,陈出也,务世其业。
女四:适士族彭康阜、游必万、游景辰、萧椿年,一在室。
孙:昉、晒。
女孙三,蚯幼。
先葬之三月,余支高少成出今雩都令尹季泰章所状行,见谓君蚤孤,自抗远志,于学主经而宾子史。
性与理融,日有得,盎诸身而美于行,不以奇节废典。
谨事物,与其一切,宁或谨。
子若弟视其意先之,不俟令。
其奔走臧走以佚道,劳者忘劳,家用裕。
其待族姻、邻里、友旧槩之义,宜耶仁费礼费不惮也,乡平多之。
其大者事继母梁尽子职,得孝声州里间,受监丞周公必正大书「䌽衣」华其堂。
于文杂古今体,一再挟所业出,受县大夫余绍祖、郡博士杨愿知,第辄置诸优。
余之礼之,迎则曳纚,留则相与出肺,送则重分首,视阳嘉廑且廪。
于言问答中伦,眷纚纚可听。
于貌风度绰然矣,又善威仪,与在上接,衣褒如也,张拱夷趋,雍容若世闲。
赴州,受太守胡公长卿知,举进士且百,燕馈独殊甚礼,恨相见晚。
其为名胜器重如此。
于乎!
诚如此,何当达而羽仪朝廷?
宜铭。
于其属铭也,铭曰:
儒襜儒纚,在在济济。
使是邦君,见知能几。
临邛之生,百俊若英。
令所屈迎,能赋马卿。
河南之士,百才若艺。
守所召致,能文贾谊
县公维余,郡公维胡。
岂不他礼,兹礼其殊。
匪兹礼之殊,他匪贾、马之徒。
状者谁墨?
铭者余笔。
岂不他书?
兹书其特。
匪兹之特,他匪贾、马之匹。
按:《缘督集》卷二五,清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