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代上宪使 南宋 · 许应龙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二七、《东涧集》卷一二
合浮图之尖,欲借一举手之力;
使者之节,辄伸三上书之诚。
愿霁霜威,少垂电瞩。
窃以进身之路,实资改秩之章。
求则得之,宁免俛眉而伸睫;
多为贵者,庶几积土以成山。
至若职司之员,又非他削之比。
傥或未遂,犹小车无軏,何以行之;
既获所图,是掘井及泉,不为弃也。
矧迫垂成之际,敢嫌冒进之求。
伏念某褊智浅能,薄才绵力。
幼而有志,若稽田既勤敷菑;
长也无庸,惧析薪不克负荷。
虽玷名于荐墨,莫继踵于词科,庀职尉曹,充员郡幕。
小大之狱不能察,猥叨纠掾之司;
东西之命惟所之,敢惮遐陬之阻。
实历已更于六考,剡章仅获于数员。
因而成之,正赖中流一楫之助;
无可栖者,不胜绕木三匝之思。
幸遇大贤,主盟善类,虽菲葑而亦采,植桃李于无言。
茍不投诚,殆几自弃。
恭惟提刑人物冠冕,朝廷羽仪。
极翰墨之工,粹然得作者之体;
屏膏粱之习,潇然有高士之风。
方参宥府之编摩,翻任专城之委割,嘉乃丕绩,锡以使轺。
顿令蛮烟瘴雨之乡,尽在和气春风之域。
诏且至矣,公少须之,将使万物各遂其宜,岂有一夫不被其泽?
生我者成我者,已遂依归;
求之与与之与;
愿希坱圠。
赵鼎家光尧御笔乾道八年三月 南宋 · 张栻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三四、《南轩集》卷三三
比览元符谏臣任伯雨章疏,论列章惇、蔡卞诋诬宣仁圣烈太后,欲追废为庶人。
谁无母慈,何忍至此!
哲宗皇帝圣明灼见,不从所请。
向使其言施用,岂不蔑太母九年保佑之功,累泰陵终身仁孝之德?
自朕纂服,是用疚心。
昭雪党人,刊正国史,虽崇宁之后,迷国猥众,推原本始,实自绍圣、卞窃位之时,而谗慝未彰,将何以仰慰在天,称朕尊严宗庙之意?
可令三省取索议稿来上,当正典刑,布告天下。
早来朕所谕卿章惇、蔡卞事,此二人罪恶贯盈,须是尽追官爵,子孙亲戚并不得与在内差遣
若如此施行,甚不过当。
卿更看如何。
览卿奏,只欲罢黜子孙,不及亲戚。
仁恕过人,朕甚嘉之。
然利害极大,若留亲戚在朝,但恐纷纷不已,为善类患。
前日卿尝留身奏陈曲折,恐当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
卿可熟思,勿复后悔。
早来章仅除外任指挥,未得施行。
臣栻伏睹圣诏所云,盖拨乱反正之宏纲,天下古今之公理,足以贻训无穷,敢顿首以志卷末。
乾道八年三月己巳朔,具位臣张栻谨书。
工部尚书廖公墓志淳熙四年十月 南宋 · 张栻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四四、《南轩集》卷三八、民国《顺昌县志》卷三
绍兴九年,诏以延平廖公为御史中丞
方是时,宰相秦桧当国,谋为植党固位之计,欲假台谏之力,斥逐异己者。
公先亦为相所荐,及居言路,侃然守正,无所承望。
每因奏事,论君子小人朋党之辨,反覆切至。
相遣人风之,则答曰:「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枉道徇人,非吾志也」。
会有故从官尝委质叛臣之廷,以与相有姻,故归自虏境,除资政殿学士提举醴泉观使,奉朝请
公显奏其恶,愈触相怒。
又尝从容建白:「愿起旧相之有人望者,处之近藩重镇」。
相闻之曰:「是欲寘某何地耶」?
公以言不行,上章乞归老,改工部尚书
其继公为中丞者,受风指劾公,上念公忠直,俾以徽猷阁直学士外祠其明年迄致其事。
于是廖中丞之名重于天下。
公讳刚,字用中顺昌县人
曾祖讳隐,祖讳丕,以公故赠承务郎
考讳懋,任朝请郎,累赠通奉大夫
三世皆以淳质自守,孝义相传,乐善好施,为乡党所亲依
公治家有法,资禀静厚,济以涵养。
自为布衣时,尝从其乡人故谏议大夫陈公瓘游,又尝从侍讲杨公时问学,故其后立朝行己,具有本末,盖非偶然者。
初登崇宁五年进士第历县主簿、州判官录事参军教授,凡五任,改秩调漳州司录,就除国子录,擢监察御史
时方争骛于进取,公足迹未尝及权门。
已而以亲老引外,得知兴化军
靖康初,以右正言召,未赴,遭通奉君忧。
服阕,又以工部员外郎召,以母疾辞。
会剧盗起旁郡,乐祸者相煽,县之官吏悉逃去,乡民扣公门求活,公以信义遍喻从盗者使反业。
既而复有群盗自旁县来据井络,杀掠人,势炽甚。
部使者旦以檄属公,公遣子迟入贼中,喻以祸福。
其渠领素闻公名,旬月间相率从命,馀党悉散遣。
先是,朝廷遣制置使将重兵来,玩贼不时讨,及闻公既抚定,则欲攘其功,遣偏将规图伤害,至则执,注刃于颈,公不为动,卒悔谢而去。
福建路提点刑狱公事。
未几,召为吏部员外郎,迁起居舍人
以抚贼事增一秩,公曰:「以此受赏,非本心也」。
卒辞之。
上方向儒学,公奏帝王之学不当如文士所为,愿去末学之无益,专务正心诚意以福天下。
权吏部侍郎,兼侍讲
奏乞罢遣高丽使,又条陈屯田便利,皆切当事宜。
给事中,遭内艰。
服阕,还琐闼旧职,绍兴四年也。
朝廷旌别淑慝,推究章惇、蔡卞迷国本末,追贬其身,且出其子若孙不得官于朝。
于是章杰郎官出知婺州章仅寺丞提举江东盐事。
公封还诏书,谓如此岂足以示惩,有旨悉与之祠。
明年,迁刑部侍郎
初,公之曾大母享年九十有三,大父享年八十有八,皆及见耳孙。
馀亦多寿考,累世以华发奉养。
公旧尝名堂曰世䌽,谏议陈公播之声歌,士大夫从而为诗者甚众,缉之盈编。
至是祈以所当迁官赠大父,且曰:「臣逮事大父,教以忠孝,念无以报」。
因述家世事始末,上嘉叹而可之。
宰相忠简赵公方务推广上孝爱之志,遂以《世䌽集》进奏曰:「陛下以孝治天下,凡人子之欲显其亲者莫不曲从,固知陛下念亲未尝少忘。
今复览廖氏事迹,伏惟圣怀不无感叹」。
上它日谓公曰:「观《世䌽集》,诚人间美事也」。
其书至今人间乐传之。
明年,以久在朝列,力请外,除徽猷阁直学士、知漳州
郡人素以侈靡相尚,昏葬例踰制。
公下车,首立条约,且亲为文以训告之,风俗为变。
在郡二年,应诏上封事,乞早以建国公正皇子之号。
大略谓:惟诚足以动天地、感人心,今意虽有属,而名未之正,恐未足以慰幽显之望。
是岁,以年将七十,请谢事,已降诏旨矣。
诏书趣行至阙,则有中司之拜,首奏:「臣职在搏击奸邪,当思大体。
若乃捃拾细故,矜一得于狐兔之微,则非臣本心」。
又奏:「经费不支,盗贼不息,事功不立,命令不孚,及兵骄官冗之弊盖不一。
其原则在于一人之身,若意诚心正以临照百官,则是非不紊,邪正洞见,天下之弊可次第而革矣」。
又奏:「人君之患莫大于好人从己。
若大臣惟一人之从,群臣惟大臣之从,则天下事可忧矣」。
又论当远佞人,且劾从臣中为佞之尤者。
大将恃功希恩,所请多废法。
公随事论列至于四,至肃然知畏。
凡公奏论,皆本于诚实,务先大体,践其初言类如此。
方是时,善类倚公少安,至所言渐广,卒为时宰所挤去。
自公之去,言事者类皆承望,而󲦤绅窜逐者相继矣。
公谢事三岁,以十三年正月壬寅没于正寝。
累官左朝奉大夫封顺昌县开国男,诏以中大夫告其第。
是岁十二月壬申葬于其居溪之南凤山之原,从治命也。
娶张氏,封淑人
子四人:长,尝任朝散大夫知邵武军,后公二十七年卒;
次过,今为朝散郎,前知梧州
次遂,承议郎、前知化州
次蘧,朝散郎广南西路提点刑狱公事。
孙男十五人。
诸子遇郊恩,累赠公少傅
公自少时,居母谢氏丧,已有闻于乡党,长事继母陈氏以孝谨称。
抚育其弟甚恩,先世旧产尽推以与弟及犹子。
居家俭约,虽贵不改寒素。
居官以清简率下,不事威严,人服而从之。
平时不观无益之书,不为无益之文,盖其所存,每贵于实用躬行而已。
某为儿童,侍先公忠献旁,侧闻公之名。
及忝广右帅事,公三子适皆为郡于所部,而其季又为朝廷选用,以使旨来治于
暇日求公奏议读之,削稿之馀,仅有存者。
一日,愀然以公墓志铭为属。
某自念晚生,其何敢任,而请愈力,顾不得而辞。
于是首著公之大节,而次第其平生如此,实淳熙四年冬十月,盖去公之没三十有四年矣。
铭曰:
廖氏之先,家于太原
唐季避难,瓯闽是迁。
惟闽之廖,自公而著。
岂以其位,惟德之故。
公之清德,壮老一节。
持身立朝,冰玉之洁。
人搴其华,我掇其实。
躬行是尚,如汉万石。
靡慕于宠,靡挠于势。
进无隐言,退不茹愧。
谢事于家,而名益崇。
惟其守道,是以亢宗
有宁其宫,公则命之。
溪山所环,后则宜之。
奕奕其后,孔蕃且昌。
克念其德,以笃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