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宛转歌 魏晋 · 刘妙容
月既明,西轩琴复清。
寸心斗酒争芳夜,千秋万岁同此情。
歌宛转,宛转声已哀。
愿为星与汉,光景共徘徊。
悲且伤,参差泪成行。
底红掩翠方无色,金徽玉轸为谁锵?
歌宛转,宛转结复悲。
愿为烟与雾,氤氲共(一作对)容姿。
〖续齐谐记曰:晋有王敬伯者。会稽馀姚人。少好学。善鼓琴。年十八仕于东宫。为卫佐。休假还乡。过吴。维舟中者。登亭望月。怅然有怀。乃倚琴歌泫露之时。俄闻户外有嗟赏声。见一女子。雅有容色。谓敬伯曰:女郎悦君之琴。愿共抚之。敬伯许焉。既而女郎至。姿质婉丽。绰有馀态。从以二少女。一则向先至者。女郎乃抚琴挥弦。韵调哀雅。类今之登歌。曰古所谓楚明君也。唯嵇叔夜能为此声。自兹已来。传习数人而已。复鼓琴歌迟风之词。因叹息久之。乃命大婢酌酒。小婢弹箜篌。作宛转歌。女郎脱头上金钗。扣琴弦而和之。意韵繁谐。歌凡八曲。敬伯唯忆二曲。将去。留锦卧具、绣香囊并佩一双。以遗敬伯敬伯报以牙火笼玉琴轸。女郎怅然不忍别。且曰:深闺独处。十有六年矣。邂逅旅馆。尽平之志。盖冥契非人事也。言竟便去。敬伯船至虎牢戍。吴令刘惠明者。有爱女早世舟中。亡卧具。于敬伯船获焉。敬伯具以告。果于帐中得火笼琴轸。女郎名妙容。字雅华。大婢名春条。年二十许。小婢名桃枝。年十五。皆善弹箜篌及宛转歌。相继俱卒。○以上《乐府诗集》引。乐府又云。唐李端又有王敬伯歌。亦出于此。逯案。续齐谐记。梁吴均撰。然检《御览》、事类赋引此或谓出《晋书》。或谓出《世说》。似王刘歌诗晋世已有记载。今列此俟考。
〗元诗癸集:皇庆改元,有张三郎者,善笛。八月十五夜,倚乐桥伊州曲。夜静,有老人来曰:「尔笛固清,未能脱俗,为尔釐正之,当熟记无忘。」乃指教其孔,换易数字,曲益清峻。张更别求曲,老人取笛自吹,超出尘壒。张问何人作,答曰:「仙妹刘妙容歌也,因以传我。」复请授其指,老人笑而起曰:「子凡心,我岂能教尔耶?」去数步不见。张后以指寻其曲,终不能得其高古之趣。
泫露诗 魏晋 · 王敬伯
 押侵韵
续齐谐记曰:晋有王敬伯者。会稽馀姚人。少好学。善鼓琴。年十八仕于东宫。为卫佐。休假还乡。过吴。维舟中者。登亭望月。怅然有怀。乃倚琴歌泫露之时。俄闻户外有嗟赏声。见一女子。雅有容色。谓敬伯曰:女郎悦君之琴。愿共抚之。敬伯许焉。既而女郎至。姿质婉丽。绰有馀态。从以二少女。一则向先至者。女郎乃抚琴挥弦。韵调哀雅。类今之登歌。曰古所谓楚明君也。唯嵇叔夜能为此声。自兹已来。传习数人而已。复鼓琴歌迟风之词。因叹息久之。乃命大婢酌酒。小婢弹箜篌。作宛转歌。女郎脱头上金钗。扣琴弦而和之。意韵繁谐。歌凡八曲。敬伯唯忆二曲。将去。留锦卧具、绣香囊并佩一双。以遗敬伯敬伯报以牙火笼玉琴轸。女郎怅然不忍别。且曰:深闺独处。十有六年矣。邂逅旅馆。尽平之志。盖冥契非人事也。言竟便去。敬伯船至虎牢戍。吴令刘惠明者。有爱女早世舟中。亡卧具。于敬伯船获焉。敬伯具以告。果于帐中得火笼琴轸。女郎名妙容。字雅华。大婢名春条。年二十许。小婢名桃枝。年十五。皆善弹箜篌及宛转歌。相继俱卒。○以上《乐府诗集》引。乐府又云。唐李端又有王敬伯歌。亦出于此。逯案。续齐谐记。梁吴均撰。然检《御览》、事类赋引此或谓出《晋书》。或谓出《世说》。似王刘歌诗晋世已有记载。今列此俟考。
低露下深幕,垂月照孤琴。
空弦益宵泪,谁怜此夜心(○《御览》五百七十七引《晋书》。事类赋琴赋注引《世说》。)
桓玄篡时小儿歌 魏晋 · 无名氏
 押屋韵
吴均续齐谐记曰:桓玄篡痊后。朱雀门中忽见两小儿。通身如墨。相和作笼歌云云。路边小儿从而和之者数十人。声甚哀楚。日既夕。二小儿入建康县。至阖下。遂成双漆鼓槌。明年春而桓败。车无轴。倚孤木。桓字也。荆州送玄首。用败笼茵包之。又芒绳束缚其尸。沉诸江中。悉如所歌焉。
芒笼茵,绳缚腹。
车无轴,倚孤木(○《太平广记》三百六十八。《诗纪》四十三。)
春怨诗(《诗纪》作吴均。) 南梁 · 王僧孺
 押屋韵
四时如湍水飞奔竞回复。
夜鸟响嘤嘤,朝光照煜煜。
厌见花成子,多看
万里断音书,十载异栖宿
积愁落芳鬓,长啼坏美目。
君去在榆关,妾留住函谷
惟对昔邪房,如愧蜘蛛屋。
独唤响相酬,还将影自逐。
象床易毡簟,罗衣变单复
几过度风霜,犹能保茕独(○玉台新咏六。《诗纪》八十一。)
江南弄七首 其三 采莲曲(《诗纪》云。文苑英华作吴均。今从乐府、玉台武帝。采菱曲同)。(和云。采莲渚。窈窕舞佳人) 南梁 · 萧衍
游戏五湖采莲归。
发花田叶芳袭衣。
为君艳歌世所希。
世所希。
有如玉。
江南弄。
采莲(○文苑英华二百八作吴筠。《乐府诗集》五十。《诗纪》六十四。)
吴均诗三首 其一 南梁 · 柳恽
 押词韵第四部
寒云晦沧洲,奔潮溢南浦
相思白露亭,永望秋风渚。
心知别路长,谁谓若燕楚。
关候辽绝,如何附行旅。
愿作野飞鸟,飘然自轻举(○《类聚》三十一作赠吴筠诗。文苑英华二百四十七。《诗纪》七十九。)
吴均诗三首 其二 南梁 · 柳恽
 押阳韵
远游济伊洛,秣马度清漳
邯郸饶美女,艳色含春芳。
鼓瑟未成曲,踏屣复翱翔。
我本游客子,情爱在淮阳
新知谁不乐,念旧苦人肠(《类聚》作伤。○同上)
吴均诗三首 其三 南梁 · 柳恽
 押词韵第七部
夕宿飞狐关,晨登碛砾坂。
形为戎马倦,思逐征旗远。
边城秋霰来,寒乡春风晚。
始信陇雪轻,渐觉寒云卷。
徭役命所当,念子(文苑作予。)加餐饭(○文苑英华二百四十七。《诗纪》七十九。)
吴均诗二首 其一 南梁 · 柳恽
 押纸韵
山桃落晚红,野蕨开初紫。
云日自清明,苹芷齐霍靡。
离念已郁陶,物华复如此(○《类聚》三十一作赠吴筠。《诗纪》 七十九。)
吴均诗二首 其二 南梁 · 柳恽
 押侵韵
秋风度关陇,楚客奏归音。
飒飒避霜叶,离离山塞禽(同上)
杜容成(《诗纪》云。帝王集作简文帝咏燕。今从玉台吴均。) 南梁 · 吴均
一燕海上来,一燕高堂息。
一朝相逢遇,依然旧相识。
问余来何迟,山川几纡直。
答言海路长,风驶飞无力。
昔别缝罗衣,春风初入帏。
今来夏欲晚,桑扈薄树飞(○玉台新咏六。梁简文帝集下。《诗纪》八十一。又《类聚》九十二、文苑英华三百二十九并作咏燕。引息、识、直、力四韵。)
慈姥矶石上 南梁 · 吴均
 押队韵
根为石所蟠,枝为风所碎。
赖我有贞心,终凌细草辈(○《初学记》二十八。万花谷后三十八作吴均诗。《诗纪》八十二。)
小垂手 南梁 · 吴均
 押真韵
舞女出西秦,蹑影舞阳春。
且复小垂手,广袖拂红尘。
折腰应两袖,顿足转双巾。
蛾眉与曼脸,见此空愁人(○《乐府诗集》七十六作吴均。《诗纪》六十七。○逯按。此歌应依乐府入吴均集。)
南梁 · 吴均
 押麻韵
谈薮曰:梁奉朝请吴均有才气。常为剑骑《诗》云:何当见天子。画地取关西高祖谓曰:天子今在。关西安在焉。默然无答。又为《诗》曰云云。沈约谓之曰:印黄沙语太险。曰:亦见公《诗》云:山樱发欲然。曰:我始欲然。卿已印讫。
秋风泷白水,雁足印黄沙(○《太平广记》百九十八。)
吴均诗三首 其一 南梁 · 周兴嗣
 押质韵
明灯照暗室,边韶赵壹
但酌中山酒,唯甘江浦
风动云人箕,雨至月离毕。
王丹赠不拜,是我相知日(文苑云。后汉王丹陈遗以不拜。○文苑英华二百四十。)
吴均诗三首 其二 南梁 · 周兴嗣
 押侵韵
惊凫起北海,仪凤飞上林。
骞低不同翼,欢楚亦殊音。
曀曀夕云起,落落晓星沈。
李陵苏武,但令知我心(同上)
吴均诗三首 其三 南梁 · 周兴嗣
 押纸韵
昔别襄城村,同会长安市
谁学莱芜甑,本得王乔
阶前养素鹤,池中饴赤鲤。
一往玉壶上,兼复见箫史(同上)
以服散枪赠殷钧别诗 南梁 · 王筠
 押词韵第十八部
玉铉布交文,金丹焕仙骨。
九沸翻成缓,七转良为切。
执以代疏麻,长贻故人别(○《类聚》三十七作吴筠。《御览》七百五十七。《诗纪》八十二作吴均。)
有所思(《诗纪》云。律祖作吴均者非。) 南梁 · 王筠
 押侵韵
丹墀生细草,紫殿纳轻阴。
暧暧巫山远,悠悠湘水深。
徒歌鹿卢剑,空贻玳瑁簪。
望君终不见,屑泪且长吟(○文苑英华二百二。《乐府诗集》十七。《诗纪》八十六。)
吴均 南梁 · 萧子云
 押黠韵
欲知健少年,本来最轻黠。
绿沈弓项纵,紫艾刀横拔。
谁持命要宠,宁知敌可杀。
有功终不言,明君自应察(○文苑英华二百四十七。《诗纪》八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