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王僧彦” 相关资源
诗文库
题名熙宁八年五月 北宋 · 吴纯贶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四九
熙宁乙卯五月十日,广帅、谏议大夫程公代还,同郡守王僧彦游。
公之子德叟、义叟、纯叟侍行。
韶州司理参军吴纯贶谨题。
按: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道光二年刻本。
东莞县题名记 北宋 · 李岩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八八、民国《东莞县志》卷八九
晋成帝南海东莞郡,其地在东莞场公宇东二百步,颓垣断堑,犹有存者。
莞字本作官,盖当时置司都尉领之,如铁官盐官之类是也。
宋齐而下因之。
至唐,或名宝安,后复移于到涌,即今治所也。
按唐史云至德二年更名东莞,则官字之易始于此。
自昔迄今,七八百年间,其为令长者,不知几何人,而声迹湮没,岂其治皆不足纪哉?
由无志刻所传故耳。
旧有粉牌挂厅壁上,粗列国初以来为令者姓名,自詹中正至蒋光庭凡二十一人,略无爵秩到满年月。
询之,乃卫尉寺丞王僧彦为邑日,求诸遗逸故吏之说,裒而录之,先后不伦,无足怪也。
王僧彦方子容,始可详见。
今亦仍其旧编之,虽然,县之疆畛,绵跨山海,户口繁夥,而词讼盗贼比诸邑为多,故熙宁中朝廷特命京朝官知之,复屯丁以为防守,盖亦重矣。
人材有短有长,而其政有治有不治,休戚所系,得无念哉!
余惧粉牌久而遂废,故镵诸石,使来者以次书之,亦足以观前人之迹,而自鉴焉。
元祐灵江李岩记。
按:光绪《广州府志》卷一○一,光绪五年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