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韩履卿所藏萧梁造像戊午 清 · 何绍基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二十
始兴吴平双赑屃,外有井阑鹤铭字。
棱棱佛背一尺馀,乃得萧梁石墨二。
梁家天子屡舍身,檀施忍辱欺臣民。
当时造像定不少,叠遘火宅成烟尘。
穹窿之麓太湖涘,负土荒山韩孝子。
精神所感石佛来,蒙被哀怜泪如水。
亡灵渺渺冥福资,幽明理隔半信疑。
朴语使人心骨痛,报恩须及在生时履卿自题句。)
寿吴平 宋 · 吴惟信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宽闲中立大规模,民亦相随入正途。
爱物只凭心造化,养生无出定工夫。
山移别圃新花木,鹤立闲厅古画图。
印匣不开公事少,一帘春雨梦江湖(同上书册六页四五八三)
平西将军周处 魏晋 · 阙名
 出处:全晋文
君讳字子隐义兴阳羡人也。
氏胄曩兴,焕乎坟典,华宗往茂,郁其简书,启三十之洪基,源流定鼎,运八百之远祚,枝叶封桐,轩盖列于汉庭,蝉冕播于阳羡,二南之价,传不朽而纷敷;
大护之音,声无微而必显。
山高海阔,其在斯焉。
祖宾少,折节早亡。
吴初召咨议参军,举郡上计,转为州从事别驾步兵校尉光禄大夫广平太守
父鲂,少好学,举孝廉、吴宁国长、奋威长史怀安钱塘县丹阳西部属国都尉、立节校尉,拜裨将军、三部都督太中大夫临川豫章鄱阳太守
君晋故散骑常侍新乎广汉郡太守封关内侯,簪绂扬名,台阁标著,风化之美,奏谏为能。
应往路讴□□□□亭亭孤美,灼灼横劭,徇高位于生前,思垂名于身后。
遂以卒意不违,应期出辅,洋洋之风,俯冠来叶,巍巍之盛,仰继前贤。
君乃早孤,不弘礼制(年末弱冠。)
膂力绝于天下,妙气捉于人间,骑猎无畴,时英式慕。
纵情寡偶,俗弊不欣,乡曲诬其害名,改节播其声誉(遂来吴事余,厥弟灌然受诲,向道朝闻。)
方励志而淫诗书,便好学而寻子史,文章绮合,藻思罗开。
吴朝州县交辟太子洗马、东观左丞中书右丞、五官郎中左右国史,靖恭夙夜,恪居官次,迁尚书仆射、东观令太常卿、无难督,匡熙庶绩,朝廷谧宁,使持节大都督涂中京下诸军事封章浦亭侯,国犹多士,君实得贤,汪洋庭阙之傍,昂藏寮审之上,射兽功犹见显,刺蛟名乃远扬,忠烈道自克修,义节情还永布,琳琅梓杞,圭璧栋梁(君著《默语》三十篇,及《风土记》,并撰《吴书》。于是吴平王浑登建业宫,酾酒既酣,因谓君曰:诸人亡国之馀,得无戚乎,君对曰:汉末分崩,三方鼎立,魏灭于前,吴亡于后,亡国之戚,岂惟一人,乃大惭。)
稍迁总统
初入拜咨议郎,除讨虏护军新平太守(抚和戎狄,叛羌归附,雍土美之,转为广汉太守,郡多滞讼,有经三十年不决者。虔立评其枉直,一朝决遣,以母年老罢归,寻除内史,未之官,徵散骑常侍,处曰,古人辞大不辞小,乃先之楚,而郡既经丧乱,新旧杂居,风俗未一,处孰以教义,又检尸无玉,及白骨在野,收而葬之,然后就徵,远近称叹。及居近侍,多所规讽,迁御史中丞。)
正绳直笔(凡所纠劾,不避宠戚,梁王彤违法,处深文案之,及氏人齐万年反,朝臣恶其强直,皆曰:处吴之名将子也,忠烈果毅。)
庶僚振肃,英情天逸,远性霞骞,陕北留棠。
遂有二天之咏,荆南渡虎,犹标十部之书。
寻转散骑常侍轻车将军,回轮出于新平,士女挥泪,褰帷望于广汉,鸡犬靡喧,振兹威略,宣其惠和,晋京遥仰,部从迎钦。
是时氐贼作逆(有众七万,屯于梁山。)
朝廷推贤,以君才兼文武,诏授建威将军,以五千兵奉辞西讨,忠概尽节,不顾身命(乃赋诗曰:去去世事已,策马观西戎。藜藿甘梁,期之克令终。言毕而战,自旦及暮,斩首万级,弦绝矢尽,播系不救,左右劝退,处案剑怒曰:此是吾效节授命之日,何以退为,我为大臣,以身殉国,不亦可乎。)
韩信背水之军,未遑得喻,工输萦带之势,早拟连踪,莫不梯山架壑,襁负来归。
戎士杆其封疆,农人展其耕纤,秋风才起,追战勇于雷霆,春水方生,挥锸同于云雨(有脱文。)
立功立事名将名臣者乎元康九年,旧疾增加,奄捐馆舍,春秋六十有二,天子以大臣之葬,师传之礼,亲临殡壤。建武元年冬十一月甲子,追赠平西将军封清流亭侯谥曰孝,礼也。赐钱百万,葬地一顷,京城地五十亩为第,又赐王家田五顷,诏曰:处母年老,加以逆旅远人朕每悯念,给其医药酒米,赐以终年。)
太兴二年岁在己卯正月十日葬于义兴旧原,南赡荆岳,崇峻极之巍峨,北睇蛟川,睿清流之澄澈,娶同郡盛氏。
有四子:靖、玘、札、硕,并皆志性纯孝,过礼丧亲,坟前之树,染泪先枯,庭际之禽,闻悲乃下,遂作铭曰岐山表灵。
叶繁汉室,枝茂晋庭。
皎皎夫子,奇特播名。
幼有异行,世存风烈。
早驰问望,晚怀耿节。
颇尚豪雄,升名禁闼。
舍爵策熏,允归明哲。
辉赫大晋,封豕多故。
式扬庙略,克清天步。
海滨既折,江淮亦激。
汉水作藩,条章斯布。
俗哥揆日,人谣何暮。
忠贞作相,追踪绛侯
将亭嘉茂,扰掩芳猷。
潜光阳甸,返旆吴丘。
旧阙虽入,乡路冥浮。
从荣制墓,终非昼游。
春墟以绿,清淮自流。
深沈素幰,缭绕朱旒。
玄堂寂寂,黄泉悠悠。
书方易折,家揭难留。
镌兹幽石,万代千秋(碑拓本,案,碑在宜兴孝侯,题陆机撰,王羲之书,唐元和六年义兴县陈从谏重树,据文有太兴二年语,明非陆机撰,反覆观之,其骄俪对偶,当属旧文,馀则唐入以新修晋书及他说添补,今以旧文当格,其添补文旁注,以别异之。)
孙承 晋 · 陆善
 出处:全晋文
承,爵里未详(案,《吴志·孙桓传》注引吴书,从孙丞,字显世,引文士传,丞作荧火赋,行于世,仕孙皓,为黄门侍郎吴平赴洛,为范阳涿令,永安中陆机请为司马,与俱被害,《晋书·陆机传》作孙拯,未知即其人否。)
吴平忠侯萧景神道石刻字乙未 清 · 翁方纲
 押覃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十二
萧梁墓字廿有三,严子诗托哀江南
纸长二尺阔三尺,其式非阙仍非龛。
抚军将军溯官阀,南史梁史文相(文曰「梁故侍中中抚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吴平忠侯萧公之神道」。)
后先持节兖与,辨能治剧威能戡。
苑中饯筵为流涕,股肱之寄忠无惭。
天监普通正全盛,黍离钟簴悲谁谙。
昔我先人吊梁武金陵夜泊歌酒酣(在康熙甲午夏。)
墓门荒草想指此,铜仙泪续遗老谈。
石纹摩挲古苔渍,地志仿佛花林探。
汉铭反写有故事,■(↔七)(↔官)补入金石函。
按:此刻字皆反写。汉隶永初七年官墼及巴官铁盆铭,■(↔乙)字、■(↔七)■(↔官)字皆反写,见《娄氏字源》。
自栖霞至金陵道中有梁始兴王憺安成王秀吴平侯景墓石麒麟墓碑犹存蒋王钟山之麓太平门外城下即后湖也得四绝句 其一 清 · 厉鹗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出处:樊榭山房续集卷第四
巢乌送客又飞还,霜树参差古路閒。
偷得定林诗里景,蹇驴满意看钟山
自栖霞至金陵道中有梁始兴王憺安成王秀吴平侯景墓石麒麟墓碑犹存蒋王钟山之麓太平门外城下即后湖也得四绝句 其二 清 · 厉鹗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出处:樊榭山房续集卷第四
梁朝遗迹未销磨,运去王侯可若何。
突兀田閒牛砺角,阅人谁似石麟多。
自栖霞至金陵道中有梁始兴王憺安成王秀吴平侯景墓石麒麟墓碑犹存蒋王钟山之麓太平门外城下即后湖也得四绝句 其三 清 · 厉鹗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樊榭山房续集卷第四
暂憩吟鞍拜蒋王,云旗髣髴护重冈
不教庙额仍称帝,岂为流闻望子香。
自栖霞至金陵道中有梁始兴王憺安成王秀吴平侯景墓石麒麟墓碑犹存蒋王钟山之麓太平门外城下即后湖也得四绝句 其四 清 · 厉鹗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出处:樊榭山房续集卷第四
薄日残云黯欲晡,避人渔艇占枯蒲。
城根断续明流水,不问心知是后湖。
周文襄忱 清 · 严遂成
 出处:明史杂咏卷二
江南财赋地,逋课八百万。
奉命往釐之,何以起涂炭。
吴平籍官田,租倍他郡半。
累减少苏息,平米法称善。
(拨运。)(纲运。)运立簿,辖(辖收。)(总收。)收握算。
置仓名济农,赈贷取赢羡。
水次得兑交,转漕去前患。
折草以帖赍,纳布式毋乱。
损耗供帐科,缺额盐灶赡。
时复屏驺从,父老咨询遍。
忽焉匹马骑,往来历圩岸。
安知都堂尊,衣服固敝烂。
淤壅浚三江,沙柴垦二县丹徒丹阳。)
馀波逮邻封,乞籴役舟泛(江北饥,公贷米十万石。)
岁积不可校,修葺广营建。
馈遗匪乾没,渔蠹或欺谩。
公物归之公,张弛为济干
朝士丛谤议,奸民迭构煽。
二十一年前(公在任二十一年。),十家九逃窜。
苦心著成劳,凶荒饱餐饭。
乃不以为功,抚膺发长叹。
郎署昔浮沉,挨宿成祖令二十八人进学文渊阁,应二十八宿,公选庶吉士,年少,乞预许之,谓之挨宿。)资靖献。
张说珠记事,杨愔曲障面。
竹木陶侃,阴阳册刘晏
以此经世才,况当土木变。
不得立于朝,度支绌攻战。
嗛嗛意未已,保全深眷。
厥后吴大饥,何人迹克践。
处处祭生祠,哭声震淮甸
俞武襄大猷 清 · 严遂成
 出处:明史杂咏卷三
戚家军,俞家军,军声恫贼呵风云。
(谭元清、黎那燕、蓝松三等。)(黄朝猛等。)安南范子仪等。)张琏吴平李亚元、曾一本等。)间起,海氛甚恶无时已。
其来如雨去如风,灭于西者生于东。
东西大小数百战,公也水陆多奇功。
枋国何人抑不叙,幕府攘之自为计。
血肉淋漓换得来,弃置空虚无用地。
偶一失律群叫呶,三予三夺如儿戏
君门万里臣何言,新鬼故鬼声烦冤。
甲裳一卸剑舞罢,滴露研朱读易轩。
连日雪次黄仲宣 其二 宋末元初 · 杨公远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连朝飞雪满山城,恰负人言雪易晴。
顿添肥香不减,虽暂屈节还清。
闭门僵卧嗟寒士,煮水烹茶任巨卿
但喜遗蝗深入地,休誇李愬吴平
八哀诗 其六 少保山东戚公继光 明 · 胡应麟
 押词韵第十一部
嘉皇三十载,薄海飞长鲸。
波涛蹴宇宙,势欲东南倾。
定远列校,巍然任彭黥。
鸣枭树大纛,束马悬高旌。
转战日千里,刁斗竟夜鸣。
天山破强敌,白水歼骄兵。
三吴蹙徐海五岭吴平
初闻燧火息,再睹潢池清。
七闽共尸祝,俨若居神明。
武功固日揭,文艺时潜精。
娄江谒廷尉蜀国游中丞
翩翩左司马,金石偕同声。
飞扬将坛略,趺宕词苑盟。
随车尽貔虎,入幕俱豪英。
强敌躏西鄙,高牙驰北平
双鞬绝大漠,横槊歌长征。
天山十月雪,一剑无留行。
夺彼贺兰山,筑我受降城
勋高薄上赏,业就遗浮荣。
飘然策羸驷,投袂辞神京。
参差武林驿,遇我如生平。
恂恂见儒雅,讵曰曼胡缨。
惜哉赤松远,丹砂邈难成。
悲来诵双剑,海岳回光晶(余尝为二公赋双剑之篇谓汪戚也)
咏史(下) 其一 张华 宋末元初 · 陈普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孙皓泥头入洛阳,后庭夺目万红妆。
铜驼北去还西徙,不怨荀冯怨杜张(自注:吴可取也,然张华杜预之计,徒以骄其君以益其疾尔。故吴虽当亡,而晋之道,不若山涛之言;为太子昏愚,贾充荀勖冯紞羊琇蛊惑左右,杨骏杨珧兄弟浊乱朝廷,相与挤司马攸而杀之。此之不虑,而誇取吴以为功,不亦愚乎。吴平武帝遂骄矜放逸,沉溺后庭,迁孙皓宫人五千人入宫,合为万人。神鉴日昏,庶政日废,社稷之忧日深,闻言而不暇听,有念而不暇续也。杜预张华非无耳无目者,曾无片言以谏其君,岂以内作色荒,酣歌恒舞之不足以亡乎,固将以孙皓宫女德色于其君矣。)
舟泛彭蠡 晚清 · 罗大佑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叠浪浮终古,中流混太清。
地吞章贡阔,天入楚吴平
薄宦常为客,孤槎又远征。
匡君招手语,去住总关情。
项少府长洲任诗 明 · 罗玘
 押庚韵 出处:圭峰集卷二十六
上令下簿领,日同餐粳。
餐粳问租田,田不在吴城
田初属吴疆,今分与吴平
海壅太湖溢,湿洼苦常盈。
虽耕十七八,此外蛤蛎蛏。
刈穫登饟道,亦如新被兵。
前者劝农事,无如子知名。
子船在胥门,棹夫颇生狞。
船头莫搥鼓,船尾莫树旌。
树旌与搥鼓,恐使老稚惊。
弃掷覆圩锸,于前事逢迎。
况能殖葑茭,而与恶浪争。
彼桥谺谺门,此岸蔚蔚
暑荫涝可泄,前勋歘如生。
系船门之涯,髡柽用炊烹。
采采堤边蔬,蔓菁蔓菁
所贵官长瘦,如兵立先声。
官瘦民自肥,民肥邦无倾。
与子相别离,行行重行行。
子隐台记 北宋 · 梅挚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四、《景定建康志》卷二二、《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七二二、《江南通志》卷三○、民国《新繁县志·文徵补》、《宋代蜀文辑存》卷四
府治东南有故台基曰「周处」,图志亡之,都人称之。
登而四望,江山表里与陈迹概见,豁如也。
西晋史,字子隐义兴阳羡人
弱冠前好驰骋,不修细行,州曲患之。
自知为众所恶,慨然有改励之志。
里人以三害切讽,于是射虎、斩蛟。
往见陆云,具以诚告。
曰:「古人学道,贵朝闻夕死。
君前途尚可,第患志之不立,何忧名之不彰」?
遂退而向学有文,言必信,行必谨。
如是期年,州府交辟,仕为东观左丞
吴平入洛,累迁郡太守,率有善状。
御史中丞,凡所纠劾,不避权贵。
卒树功名,没世远耀。
噫,天地至大,根一气,陶万化,未始无过,阴阳寒暑,小有缪盭,则从而改之,卒归大顺,而况于人乎!
古圣贤本天地之性,以修其性,亦未尝讳过;
后之人不独讳之而已,抑又从而文之,自底悔吝,良可嗟惜。
子隐少而不逞,长乃自悟,一旦番然去恶即善,遂为名世忠贤,可不重乎!
则中人所禀,因物染迁,为时诖误,德有小眚,言有小疵,未甚子隐之害于而乡,又何惮改为哉!
予因表是台,新是堂,非止卜高明之居,包游览之胜,而与民同乐,亦将有激时世
开府仪同三司中书左丞相赠太尉谥忠武史公挽词 其四 元 · 王恽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秋涧集卷二十七
遗表陈情不及私,南征无嗜杀为嬉。
身虽不睹吴平后,羊祜恩威有素规。
曾国荃 清 · 马声焕
对联 出处:曾忠襄公荣哀录
以一书生冠中兴将帅,平吴平楚,凭褒语益著非常,允宜无夏无夷,望西州门,父老儿童齐坠泪;
文正公总半壁河山,难弟难兄,论勋业并垂不朽,况复同胞同位,跻紫光阁,衮衣几舄更联辉。
吊廉将军墓 元 · 王恽
 出处:秋涧集卷一
三代而下,功利之说兴。人臣擅恃功能,鲜以礼让为□者。观颇挟勋内忿,忸居人下,加诸彼不浅乎。相如引车避嫌,有犯无校,盖出天禀。粹然处之,为非艰至。颇闻先急一言,遽能握发数罪,受责门庭。在将臣为寔难若将军者,可谓不远而复得,无祗悔之义哉。遂摛文以吊。辞曰:
涉滹沱而北骛兮,遇常山之故城。
何高丘之突兀兮,郁剑气之峥嵘。
野人指而告予曰,此廉将军封陵也。
人与骨而尘朽兮,义于粲乎日星。
遂陈辞而吊古兮,命仆夫以停征。
呜呼休哉,昔伯禹之所以圣兮,始不伐而不矜。
秦誓之所以经兮,善悔过而胥盟。
观战□之多士兮,依稀犹三代之英。
惟功利之时尚兮,天理有时而蔽明。
能不远而复初兮,其惟赵之廉卿
方□都之中立兮,资内附而兵精。
颇分阃而秉钺兮,腾茂实而蜚英。
声梁从随而楚詟兮,燕弭伏而齐并。
时有以卜将军之意气兮,殆雷动而满盈。
遽相臣之出右兮,何发言之盈庭。
几肉喂而食甘兮,奋两虎之必争。
及聆先急之一言兮,辄弭耳而服膺。
复顿颡而悔过兮,折节负赎罪之荆。
在引车而不必多兮,将臣及此所以为古今之难能也。
逮汉起而帝称兮,礼饮至而策勋。
何诸将之失度兮,至击柱而纷纭。
安得将军从容为一言兮,解贩缯屠狗之棼。
彼臣浚之冒窒兮,加充浑之贪蒙。
吴平于帝前兮,互贪天而为己功。
安得将军涤易其褊薄兮,俾无成而有终。
嗟鄂□之列公兮,挟勋劳而凌帝宗。
纵私忿而无忌兮,一堕夫臣子之恭。
安得将军北面而同列兮,以中和之气销悍戾于未然之胸也。
虽哀之而不能鉴兮,文空言其奚庸。
繄慨慕其耿光兮,日三省乎微躬。
荡吾伯夷之隘兮,扩乎穆公之容。
希前贤而同升兮,负骥尾而竭忠。
虽断断而无他兮,庶几廪廪德让君子之风。
冲山烟而暮去,抚鸣剑兮增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