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竹隐精舍记开庆元年二月 南宋 · 卢钺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二四、民国《东莞县志》卷三八
子知夫隐君子之所贵者乎,世皆浊,清者贵;
众皆醉,醒者贵;
士习澜趋于势利,隐者贵。
隐诚贵,隐于乱者之可贵,不若隐于治者尤可贵。
麟凤,物之灵尔,非时不见。
达人有时而隐,亦奚足贵之有?
惟夫号狐舞䲡,乘晦冥以肆逞者,滔滔皆是,则明哲保身之士亦可贵也已。
有尧、舜在上,而巢、由不臣;
周武建极,而夷、齐不
汉高尊礼士子,而鲁两生不来;
光武崇尚名节,而严光不仕。
乱亦隐,治亦隐,其真隐者乎!
其真可贵者乎!
即是概之,亦足尽古今隐者之操矣。
竹隐李君南海名儒也。
早蜚声士林,中年弃举业,以读书教子为乐。
宗孔孟之学,传程朱之传,以此淑身心、润性命,其于名利物我漠如也。
德成道尊,乡士翕称其贤。
尝注《论语》,解《左史》,文溪李公昴英驿闻于朝,锡初品服。
蓬仙刘荐,复以点校文字召。
隐君曰:「著书,求在我者也,岂沽进哉」!
乃筑室斗大,环琅玕万筒,丛书课诸孙,咿唔声朗朗出屋角,名教之乐裕如也。
岁己未,绣衣道山先生周梅叟即旧庐改创焉,隐君之长嗣春叟奏策调官归,拜仓使刘公震孙,扁之曰「竹隐精舍」。
隐君雅志高尚,日晦日彰,馆阁儒绅经筵顿首,启宸书以华之。
帝俞其请,亲洒仙毫,鸾回凤翥,燕居蓬户,日耀星辉。
乡大夫莫不艳其事,咏歌而赞焉。
斯舍春叟实筑之,亦曰子职云尔。
要之竹隐之志犹未然也。
其言曰:「躯壳犹长物,尺宅寸田,恢有馀地,吾岂永安于隐几者耶」?
竹隐居天下之广居,以道为乐者也。
厥子更诸爽垲,以奉高年,以孝友为乐者也。
有关于名教,法皆得书。
予于春叟为同志,故详记其事,以诏今之为人父子兄弟者。
竹隐君名字叔大竹隐乃当朝所送之号也。
开庆初元仲春朔记。
泸州安抚王补之(三)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九三、《山谷全书·续集》卷三
黔守曹伯达,虽戚里子弟,文雅有馀,远蒙采听推荐,不肖实与受赐。
传君春首必蒙湔拂。
黔州监押刘荐,本儒家子,廉节而晓事,闻左右亦知其为人也。
师载困于箪瓢,承恻然念之,仰见不忘平生之义。
古人所谓「觥饮不及壶餐」,要及其倒悬时耳。
舍弟挈儿子来,得到荆南书,言非久亦来,伯氏及诸弟各已赴任。
蒙恤问,故及之
书自作草后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一五、《山谷全书·别集》卷六、《豫章先生遗文》卷九
予往在江南,绝不为人作草。
今来宜州,求者无不可。
或问其故,告之曰:往在黔安,园野人以病来告,皆与万金良药。
刘荐者谏曰:「良药可惜,以啖庸人」。
笑而应曰:「有不庸者,引一个来」。
闻者莫不绝倒。
向伯元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六、《晦庵先生朱文公文别集》卷一
到官踰年,初亦粗健。
自秋冬来,足疾发动,不免废事。
经界初不敢请,适会议者及之,被旨相度,不敢不尽其愚。
而事久不决,浮议纷然,遂力求去,又竟不得。
今虽得旨,而农事已起,不可复为。
正当少候秋成,又未知贱迹能复几时于此也。
世路如此,唯得早去,乃为幸耳。
刘荐论事不阿,近所未有,亦恨太疏,果堕语阱耳。
周南之策亦粗闻之,然不能如来喻之详。
邪说肆行而士气不衰,此乃为可贺者。
前辈清议在下之说,又为可虑,柰何?
处置黎人王文满劫掠作过事奏绍兴三十年十二月四日 宋 · 邓酢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二四、《文献通考》卷三三一
琼州临高县黎人王文满劫掠作过。
酢前任知琼州日,因定南知寨刘荐借文满银马香钱等不还,致结连西峒黎首王承闻等攻破定南寨,虏劫刘荐男等入洞。
本州已将刘荐送狱根勘,追出银马香钱交还。
文满后复犯省地,虏杀居民。
遂遣官部土兵分头攻杀,文满奔走,窜伏深峒;
烧荡巢穴,斫获贼级,生擒黎贼王用宾等;
立赏收捕文满,及将文满田尽给军前有功之人均分耕种讫。
乞将定南知寨刘荐重赐施行。
按:《宋会要辑稿》蕃荑五之四四(第八册第七七八八页)。又见同书蕃夷五之四七(第八册第七七九○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