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无锡冯宰贺正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三四、《鸿庆居士文集》卷一六
鲁经表首事之年,汉仪蕝朝正之月。
木行履运,金奏宣和。
恭惟某官德齿为老成人,岂弟为风化首。
亲逢熙旦,坐拥庞禧。
更桃符于两户之间,所阅固多矣;
饮屠酥于众稚之后,而寿莫量焉。
重勤一骑之临,亟拜朋纤之辱。
嘉言慰藉,温然如宿酒之醺;
老语谆谆,蕞尔真祭鱼之献。
回周守贺正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三四、《鸿庆居士文集》卷一六
鲁经书五始之元,汉仪纪三朝之会。
繄万宝化生之日,兆群贤汇进之祥。
恭惟某官哲谋肃乂之才,正直端共之德。
亲逢圣旦,方兴见晚之嗟;
顺履王春,宜介朋来之福。
自怜老去,实耸遐瞻。
千指家休,窃芘棠阴之舍;
一觞献寿,莫持椒颂之盘。
刘兵部贺兖国公主出降表 北宋 · 韦骧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六七、《钱塘韦先生文集》卷一○、《宋会要辑稿》帝系八之一六(第一册第一七○页)
臣某言:伏审六月日内降白麻,福康公进封兖国出降者
礼盛太平,舄奕本朝之事;
势荣下嫁,光华旧戚之门。
筑馆据乎鲁经,附骑沿于汉制。
表正人伦之大,藩维帝祚之长。
四方闻风,万口称庆。
臣某诚欢诚喜,顿首顿首。
恭惟尊号皇帝陛下祖宗之业,挟尧舜之心,循降女之前规,发慕亲之至德。
公主兖国之号,乃陛下爱育之深;
公主于皇舅之家,盖陛下孝思之永。
延宠休于勿绝,继欢好而又新。
物仪所稽,丰约惟古。
义评周什,车服避王后之尊;
言采庶臣,资送减先皇之子。
圣明一举,慈顺两全。
远贻册史之昭章,幽致庙灵之说喜。
臣限以官守在远,不获奔走阙廷蹈舞称贺,卑情无任瞻天踊跃之至,谨差某奉表以闻。
吴提刑 宋末元初 · 牟巘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二五、《陵阳先生集》卷二○
汉历大初,律先起子;
鲁经南至,日喜加辛。
茂迎绣线之长,时辑皇华之祉。
某官名高云壑,令肃霜台
百九十字之箴,一新明听;
千二百之律,久积阴功。
已淑问之滂流,宜阳刚之甚长。
即膺诏綍,归捧御麻。
某幸托部封,莫趋贺庑。
扇开九雀,愿即陪供奉之班;
炉拥蹲鸱,窃自笑懒残之迹。
遗直坊,并叙1085年 北宋 · 苏轼
 押元韵 创作地点: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市
富公之客李君讳常,登人也。故太守李公讳师中,榜其闾曰遗直。而其子大方,求诗于轼,为赋一首。
使君不浪出,羔雁亲扣门。
先生但清坐,薤水已多言。
当时邦人化,市无晨饮豚
岁月曾几何,客主皆九原。
鲁经有遗叹,楚些无归魂。
我作遗直诗,过者式其藩。
西斋秋感二十首 其十三 宋末元初 · 方回
 押词韵第四部
木落雨淅沥,灯昏鼠窥觎。
早卧定不寐,鲁经略卷舒。
共姬一妇人,葬与嫁之初。
四十三年间,九见褒笔书。
傅母夜阙一,甘就焚如枯。
表此以愧彼,有躯不如无。
西子沼人国,改事遨五湖。
嗟嗟东昏侯,犹不失玉奴(自注:是夕读《公羊传》得之。(原缺,据清抄本补))
贺皇帝表 北宋 · 范祖禹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二五、《范太史集》卷一○
秉圭正宁,发册明庭,三殿讲仪,万方知孝。
伏惟皇帝陛下穆清居位,浚哲在躬,圣敬日跻,聪明天宪。
露门亲学,惟先五典之从;
温室问安,岂止三牲之养。
东朝之慈训,扬文母之徽音,德教始于爱亲,神明察其事地。
容台秩礼,筮史涓辰,弁冕在庭,笙镛备乐。
金螭玉检,发挥帝典之文;
揄狄祎衣,炳焕轩宫之耀。
咏《大明》于周雅,稽贵母于鲁经
凡在群生,率同大庆。
高宗孝宗降罪己赦诏四事 南宋 · 吴泳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五三、《鹤林集》卷一五
绍兴五年正月,敌人在江北者尽去。
戊午,辅臣进曲赦淮南事目。
上曰:「赦文不可誇大,第使实惠加于两淮百姓,乃朕旨也」。
己未,德音云:「念士卒因战争之役,吏民罹转徙之虞,室庐焚剽者致无以自安,妇子流离者有不能相保。
毒加尔众,痛在朕躬。
闵兹凋瘵之馀,霈以厖鸿之泽。
淮南诸军并行存恤,应山水寨团结人民,并放免税役十年。
尝经兵马蹂践去处,与放五年」。
绍兴三十有一年十有二月丁巳,上次丹阳县
宰执奏:「和州敌人已遁去」。
乃议肆赦,进呈赦书事目。
上曰:「向已下哀痛之诏,今日恩宥,不必更扬完颜亮过恶,但专罪己而已」。
甲子,制云:「慨念疆埸之民,荐被兵戈之苦,妻孥荡析,肝脑糜捐,室庐成煨烬之馀,田野丧耕犁之具。
祸贻尔众,罪在朕躬。
幸已靖于敌氛,喜再成于乐土。
欲抚疮痍之俗,爰推旷荡之恩。
淮南京西湖北路,德音到日,释杂犯死罪以下囚」。
隆兴元年五月李显忠、邵宏渊之师溃于符离
癸酉,降诏罪己,曰:「朕文不足以柔远,武不足以折冲,明不足以见万里之情,智不足以择三军之帅。
虽尔战士戮力取胜,而我主将应敌无方。
号令既乖,进退失律。
闵兹众志,罪在朕躬。
更期中外之协心,共辅幼冲之不逮」。
张浚特降授特进
戊寅,辅臣进呈:「近宿州敢死战士宜被优赏」。
上曰:「当归功于下,可催促张浚条具推赏」。
隆兴二年闰十一月,和议成。
丙申,德音降沿边残破州军,曰:「重念数州之民,罹此一时之难,栋宇或遭于煨烬,田畴并丧其犁锄,老稚有荡析之灾,丁壮有系累之苦,三冬匽薄,千里绎骚。
顾尔何辜?
皆予不德。
宜推洗涤之宥,少慰凋残之情。
楚、滁、濠、庐、光州盱眙光化军管内,并扬、承、西和州襄阳德安府信阳高邮军界曾经残破去处,德音到日,除十恶外,其馀罪无轻重并放」。
臣闻「万方有罪,在予一人」,汤诏诰之辞也;
「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武誓命之辞也。
仲尼尧舜禹历数之传于鲁经,而独取《汤诰》、《泰誓》二语继三圣之后。
懿哉!
罪己责躬之足以兴邦也。
汉世诏令九十一章,而轮台一诏足以盖五十年征伐之愆;
唐德宗所下诏书九篇,而奉天一赦足以销数十年强藩悍将之气。
悔志才萌而天意回,猜情不任而人心感。
虽以好大强明之君,犹不至墟汉而蹙唐者,盖有繇也。
高庙孝宗之志远矣,某年发德音,某年下明诏,曰「毒加尔众,痛在朕躬」,曰「悯兹众志,罪在朕躬」,此汤武之用心也,汉唐不足进矣。
今日内奰相乘,外忧未弭,此危急存亡之秋也。
其可以虚文动民哉?
辞之辑矣,民之洽矣,想襄、淮、汉、沔疲民癃老莫不扶杖,愿观陛下罪己之诏。
处谦墓铭1172年11月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七○、《诚斋集》卷一二六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乾道八年十有一月五日,里之伧寔来,得余友刘彦纯书,谓余盍碣刘处谦之窆。
处谦之行,彦纯所状。
处谦与予好,方怀其贤、遽揽其赴,沲若以悲,不于予徵予犹碣之,况彦纯言耶?
处谦讳大有,其先曰瑕,守安城,卒。
魏夫人学仙,因坛于浮山,遂为吉之安福人
曾祖益,祖臣忠,父仲圭,皆不仕。
处谦于书无简不狙,鲁经汉纬,齐志虞初,钩贯跌宕,既饫既酣。
学林幽幽,我则宅之
人庋以箧,我庋以腹。
吐为厥章,博丽剞劂。
韡而敷棻,有蔚有煌。
三诣太常,辄触报闻。
将径入帝阍,祗奉大对,展布其挟,不幸死矣,盖七年二月十一日也。
年六十一。
配郭氏。
男曰夔,绩文是似。
一女未嫁。
孙男二人:挺、振。
孙女一人,皆幼。
处谦孝友天得,少而丧其母欧阳夫人,事继母萧夫人,宗族后生有不知萧之为继者也。
伯兄亮、季兄伟,先卒,处谦实葬之。
亮之子曰宏,曰宇,弱不树立,处谦实扶之。
伟之子曰衡,曰大猷,处谦实多逊土田以畀之。
大猷受业有闻,遂偕计吏。
仲兄枢有女择对,处谦以妻吉水名儒桃源县李次鱼直卿
处谦有文五百篇,曰《遁斋野录》。
将葬,夔以筵篿卦之,茔得黄冈石壁,日得八月庚申
铭曰:
有颀其容,有介其躬,有涵其中。
为泽为渊,不雨不川,其人其天。
有事南郊诏隆兴二年十二月八日 南宋 · 宋孝宗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一八、《宋会要辑稿》礼二八之六八(第二册第一○五三页)
朕比以军兴,未遑郊见,欲消建巳之月,以戒先庚之期。
幸消弭于外虞,惧稽迟于大报。
敬惟元日,正得上辛,合鲁经启蛰之文,法周室用骍之礼。
神釐可逆,犹汉帝拜于甘泉;
祖武是绳,盖太宗行于至道。
式从改卜,虔举彝章。
朕今以来年正月一日有事于南郊。
左司谏曹豳侍讲 南宋 · 方大琮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六二、《铁庵集》卷六
国朝诸臣称言官者必曰颢,讲官者必曰颐。
朕谓颢气和岂不宜讲官
颐气直岂不宜言责?
其不得兼者,可恨也。
东嘉宿学,内直外和,每览奏篇,谓宜兹选。
端平初尝以语之大臣矣,亦阅三载,乃遂于怀,昔贤之不得兼者悉以命汝。
鲁经二臣所最究心者也,益懋所学,朝夕诲台,以成二臣之志,以䌷绎信谏之义,盖朕之信卿久矣。
可。
普州知郡贺正 南宋 · 员兴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三八、《九华集》卷一四
鲁经纪事,正标五始之文;
汉历颁常,寅总三元之统。
《泰》幸交而迪吉,《履》宜视以考祥。
恭惟某官月旦乡评,阳春政术。
推诚赞化,九天载想于玉龙;
治民奏功,两地行瞻于金虎。
奏乞坐下史嵩之致仕罪名状(十二日)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九七
臣伏睹御笔,从嵩之昨来所请,俾之致仕。
圣断赫然,中外臣庶莫不鼓舞。
臣遵奉诏旨,即以书行,但管见怀不能已,须至奏陈。
窃见先朝进退大臣,皆著功罪。
丁谓之制曰:「无将之戒,深诛于鲁经
不道之诛,难逃于汉法」。
蔡确之制曰:「裕陵与子,何云定策之功;
太母立孙,乃敢贪天之力」。
、确皆宰相也,皆著其罪,况罪浮于者乎?
臣窃意陛下所以委曲回互,不欲暴扬,必以其罪状丑恶之故。
臣今只论子道有亏,臣节不顺,而不敢及其隐慝。
谨按嵩之有无父之罪四:父在日劝行好事,每悖训言,一也;
父临终戒勿起复,首违治命,二也;
当日内分裂之时,阳为不闻,出入朝堂,食衣锦,分布私党,授以邪谋,先起复而后奔丧,三也;
宰我欲短丧为期,得罪圣门,嵩之谋于卒哭内赴堂治事,甘为宰我之罪人,四也。
有无君之罪七:自昔握兵大臣,尤当恭谨,以远嫌疑,嵩之督师于外,乃用诡计微服疾驰,诈称张路分,径入将作监见百官。
秉魁柄袭王敦、苏峻下石头之迹,一也。
外交王楫、倴盏以劫制朝廷,祖秦桧挟挞辣之智,二也。
其欲恐动陛下则警报交于道涂,及欲顺适陛下则捷奏出于怀袖,与赵高指鹿无异,三也。
己所狎昵,并居要津,上所亲信,各就散地,疏隔勋旧,中伤忠良,有林甫、卢杞所不敢为,四也。
枢印携归四明斥堠摆至四明,堂案决于四明堂吏役于四明,除目先禀四明然后出,边报先达四明然后奏,虽桓温姑孰制朝权亦未至此,五也。
国本未建,忠吾君者皆欲早定,嵩之外为妇寺之谄语,内怀商贾之贩心,殆与田鼢相类,六也。
大臣负罪,当阖门恐惧,嵩之刺探机密,睥睨宫省,朝廷动息毫发必知,意欲何为?
七也。
臣观其心胆粗大,志望无厌,盗威柄为己物,视英主如遗腹委裘,天下皆斯人必为国家之疽根祸本,而陛下犹以旧宰相礼貌之,过矣。
臣闻古者贵臣抵辜迁就为讳者,帷簿不修、簠簋不饰之类尔,若得罪于纲常,自绝于名教,九州四海知之,千万世知之,固非可以掩匿之事也。
陛下倘以谏官、御史给舍侍从、群臣、诸生所言他罪狼藉,流传四方,恐伤国体,则乞圣慈详臣此章止是言其公罪,虽史嵩之有喙三尺,不能自文矣。
自来旧相致仕,必有制辞,既从嵩之自乞,则合用杜衍、欧阳修之例,为褒词以宠加之,何以示天下后世?
设为贬词,则既不坐下罪名,秉笔者何所按据?
綦崇礼所以必请高宗皇帝御笔,然后草秦桧制也。
臣窃谓公议咸请诛窜,而陛下终始保全,第令休致,不谓不尽恩意矣。
群臣若不体圣意,复于休致之外别请削夺,则曰难行。
今臣所陈止乞明诏著其所以致仕之因,庶几词臣有所按据,见之训词,以塞公议,以昭国法,宜若可施行矣。
臣疏远孤立,受圣知最深,蒙圣恩特厚,不敢持高论以沽虚名,所以黄至即书,既书又斋戒沐浴,密削此奏,仰俾圣政之万一,惟陛下财赦而采择焉。
〔贴黄〕臣伏恐圣意亦欲付臣此奏于外,则乞圣睿采臣愚忠,涣发诏旨,檃栝三数语,略言臣僚交疏论列不已,陛下以其亲老,终始保全,俾之致仕之意。
臣当仰体圣意,微婉其词,庶几恩出君父,允协事体。
或陛下重于亲老礼,乞令二三大臣议定,取旨施行。
今体诗六十韵赠饯正傅之官池阳述学言怀见乎辞矣 元 · 柳贯
五言排律 押元韵
昔有推乡学,今谁侮圣言。
尚辞沦曲艺,执业谢专门。
制锦何妨美,更刀实太烦。
爰从王氏作,重喜鲁经存。
集注初刊定,传疑并讨论。
七篇贤所训,一贯道攸根。
翼传兹犹准,希踪孰可扪。
仁岩顷颓剥,建木泮奫沄。
或者伤麟趾,嘻其状虎贲
走虽名恶子,君岂负诸孙。
直想披吾与,毋徒闯彼藩。
律元求秒忽,车用饰轮辕。
堂陛尊卑分,渊泉左右源。
缓行惟视履,妙契必亨屯。
固谓炊将熟,终期溺是援。
蟾梯荣峻陟,鹏路蔼孤鶱。
正取能充拓,何尝志饱温。
银章凌雾雨,朱绂贲丘园。
负弩方前导,乘车且载奔。
威行秋浦曲,象动岁星垣。
入署梅花晓,开筵草色暄。
琴声春寂寂,帘影昼掀掀。
建德当时国,清溪何处村?
再畬宜黍稌,庶植间兰荪
明府今为政,穷阎自不冤。
使民安蜡腊,戒吏绝壶飧。
可得防毚兔,常须苙放豚。
马惊连轴折,鱼淰尺波浑。
警静山无盗,年登社有膰。
鸡窠对翁稚,肉谱系仍昆。
拊己心惟小,趋风礼更繁。
加笾荐庭实,敛板候戎轩。
勿枉中怀璧,宁甘右属鞬。
因游问花柳,须暇采蘩。
客梦西堂句,宾筵北海
神应歆岂弟,世岂混昭昏。
稳蹑飞凫舄徐升画鹿轓。
胸中五色线,天上九重阍。
补衮功诚著,观书眼未眢。
葆光非匿景,绝利不离源。
有客愚溪,其人太学蕃。
方时征汇吉,自信括囊坤。
化瑟迟当改,樵枰看屡翻。
先机轻绛灌,未患稔晁爰。
此岂犹堪出,子将矢勿谖。
采芳留晚节,曝背负朝暾。
独幸联衣袂,频容渍酒痕。
亲仁情正切,惜远思如燔。
薄赠将吴纻,佳占献楚焞。
瞻云渺江汉,掬月在瓶盆。
生色滋融盎,清光与吐吞。
各持脩省事,永慰别离魂。
列辟无前绩,先师罔极恩。
名山严泰华,大器属玙璠。
法古承三统,书年表一元。
荣枯徵断简,消息候微
避弋齐缥凤,惩羹忌染鼋。
谗夫行似蜮,君子化为猿。
计熟非稊稗,维丰俟芑穈。
短篇墙及仞,企望倚昆崙。
留枢使 南宋 · 林希逸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二八、《鬳斋续集》卷一四
作册明廷,颛柄宥府
斗魁宣化,第一星而曰枢;
天佑生贤,五百年而名世。
朝耸岩岩之望,国隆濯濯之声。
共惟某官,学贯几神,姿函经济。
文轧汉周而上,名垂宇宙之中。
射策大廷,以直言为多士之冠;
彯缨华省,即上疏讼故王之冤。
帝简知于是时,士期许以异日。
暨燕诒之谋决,首鸿硕以习居。
固知注倚之密隆,犹且从容而入出。
著于朝者直节,孚于众者仁声。
即华使以趣还,实先皇之深意。
紫禁,蔼如君谟、永叔之言;
讲德青宫,隐然温国、申公之望。
嗣王缵服,旧学奋庸。
经纶二府之间,才兼文武;
翊赞万微之化,力罄忠勤。
属时修攘,加意申儆。
谓知兵知国,莫如希文之贤;
况同德同心,庶协裴公之议。
畴咨元哲,帝曰钦哉;
独斡洪枢,相尊等尔。
是必以鲁经而正夷夏之分,以周《雅》而规内外之功。
当使函谷泥封,然后天河甲洗。
边无南牧,敌宜袭冠带以称藩;
圣寿东朝,公亦戏衮衣而娱母。
庆关家国,福等山河。
某晚际熙明,格当閒退。
迹远方盟于鸥鹭,才衰莫颂于夔龙。
为世道以激昂,企台垣而鼓舞。
西周二老,时哉如鹰之必扬;
元和一翁,仆也虽渔而亦乐。
送友人持节岭南 南宋 · 周弼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吴云迢递楚云鲜,从此南征路几千。
汉使五羊登岭日,鲁经三豕渡河年。
穿白草飞蛮雨,落黄芽起瘴烟。
待及戍瓜多载石,定无番货入归船。
历者天地之大纪赋(圣人以通天地之数)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八、《苏魏公文集》卷七二、《皇朝文鉴》卷一一、《清源文献》卷一、《历代赋汇》卷一
昔圣王建官司地,因象知天。
推历用明于大纪,考星咸自于初躔。
合三体以为元,成书最密;
举二篇之定策,备数无愆。
古有善谈,载于前志。
因太初创立之首,述往圣知时之义。
莫不究极象数,精穷天地。
有时以纪夫启闭,有日以纪乎分至。
躔离弦望也,于此而为正;
晦朔昏明也,于此而攸示。
下可辨乎斗建,上靡差于辰次。
君审玑衡之运,所以绪正于元功;
使民知寒暑之来,然后顺修于时利。
况夫历为一岁之本,纪明太极之基。
惟精祲之至妙,岂深思之与知?
必也迎辰以策,定晷于仪。
帝尧羲和而分命,颛顼重黎而是司。
皆所以准厥二气,乘于四时。
圣有作也,人皆度之。
制自清台,得举正履端之要;
职由太史,尽观文察理之宜。
若乃辰集于房,日穷于纪。
孟陬既协于月建,摄提亦随乎杓指。
国既颁正朔以为令,王乃观情性而顺理。
章蔀元之书兮著于彼,子丑寅之正兮见于此。
可以察发歛于未然,定惨舒之所以。
推其生律,子阳午阴而互分;
治以明时,春作秋成而是拟。
且夫天之运也,日与星而代逢;
地之道也,柔与刚而莫穷。
非乃圣无以探其赜,非立法无以举其中。
我乃错综气候,参稽变通。
起建星而运算,故积岁以成功。
考连珠合璧之辰,得名尤邃;
应大吕黄钟之统,立道斯同。
用能钩校旧仪,审观新度。
成败因之而遂纪,气节于焉而可步。
于以极阴阳之大端,于以备五六之中数。
亦何异鲁经比事,举二中以岁成;
羲《易》穷神,合五位而象布。
后王以是历象不可不审,纪经不可不循。
或立元而谨其始,或节事而授于民。
冯相则致乎日月,保章则志夫星辰。
以定五十五数,以通三百六旬。
所谓见道而知治,何患以天而占人?
彼为刻漏以考中星,但纪昏晓之度;
处璇玑而观大运,盖明气候之因。
犹未若测运动于二仪,齐往来于七政。
建乃星纪,先夫算命。
吾皇所以监古历之尤疏,颁新书而考正。
天人之际,因以明焉。
乃知夫作者谓圣。
总领赵郎中 南宋 · 罗愿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三四、《罗鄂州小集》卷五
恩假一州,滥缀铜符之末;
使连数道,适当簜节之前。
不胜夙夜之诚,辄贡寒暄之问。
恭惟某官闳才拔俗,雅量镇浮,系胄出于神明,被服同乎寒素。
顷以循良之选,入居华要之联。
誉蔼垂绅,眷深负扆。
时方增于万灶,日当费于千金。
不有重臣,曷将隆指?
逖观周制,宗盟为异姓之先;
载考鲁经,王人居诸侯之上。
凡欲忧家而忧国,莫如足食以足兵。
马既骄腾,士皆素饱。
公车多暇,不闻飞赤白之囊;
郎位虽高,岂久处丹青之地?
即膺环召,无待席温。
归清禁之崇班,为圣朝之盛事。
愿资惭断断,论甚平平。
幼观良史之文,颇喜循吏之传。
属分偏垒,庶抚小民。
骤叨易地之恩,全藉登车之庇。
朝气虽锐,而昼气则堕,在悠久以无愆;
日计不足,而岁计有馀,盖始终之有赖。
谢运使工部保举状 北宋 · 强至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三三、《祠部集》卷一八、《永乐大典》卷一八四○二
某自少也贱,实今之愚。
学弗名家,力徒稽古。
一窃科籍,久糜禄钟,间关四纪之馀,忝冒数州之寄。
临淮之陋壤,乃沿汴之要区。
自领一麾,仅弥期岁,事弊未革,民瘼尚留,日虞官瘝,以底吏责。
岂谓某官曲矜懦介,特赐甄扬。
掩其疏短之才,谓可剧烦之使,亲形封奏,上达冕旒。
感积于中,望踰于始。
昔者楚谚珍季布之诺,不啻得金;
鲁经仲尼之褒,有踰赠衮。
窃欣幸会,迥越旧闻。
敢不佩服攸箴,周旋乃事。
天休虽至,而不以为喜;
官局是专,而靡营其他。
永矢捐躯,仰酬知己。
蒋侍郎(二) 北宋 · 强至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三六、《祠部集》卷二○
适贡芜音,仰尘棐几,方省渎尊之咎,遽蒙赐教之酬。
恩奖过优,公言加重,拜而伏读,藏以为荣。
鲁经仲尼之褒,有踰赠衮;
楚谚珍季布之诺,不啻得金。
此越旧闻,尤深厚幸。
兹盖伏遇致政侍郎主盟吾道,惇劝士伦
弗遗簪履之微,特屈王公之重。
亲占勤诲,俯及冗员。
永矢糜躯,仰酬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