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谭尧叟” 相关资源
诗文库
谭尧叟 北宋 · 王禹偁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二、《小畜集》卷一九
古君子之为学也,不在乎禄位,而在乎道义而已。
用之则从政惠民,舍之则修身而垂教,死而后已,弗知其他。
科试已来,此道甚替,先文学而后政事故也。
然而文学本乎六经者,其为政也,必仁且义,议理之有体也;
文学杂乎百氏者,其为政也,非贪则察,涉道之未深也。
是以取士众而得人鲜矣,官谤多而政声寝矣。
吾友殿丞谭公其近者欤。
读尧、舜、周、孔之书,师轲、雄、韩、柳之作。
故其修身也,誉闻于乡里;
从政也,惠布于郡县。
先是,君解褐得廷尉评,尹邵阳县,湘民受其赐
再命得通判犍为郡,蜀吏畏其能。
会天子欲广视远听,黜幽陟明,诏廷臣之亲信者,采风谣于蜀部。
复命之日,奏君为理最。
亦既受代,丞相以名闻,且将召对有日矣。
丁太夫人忧,公闻讣号绝,见星而行,泣血三年,不交人事,君子以为知礼。
服阕,循常典除佐著作
翌日有司举旧事以言,制授殿中丞,旌善政也。
议者谓君必直东观,为史臣立一家之言,垂千古之诫,斯当仁矣。
襄阳大郡,通理岁满,执事者以君塞诏焉。
人以为滞才,君以为得所。
盖将葬父母,植松焉;
毕婚嫁,备焉。
然后邵阳犍为之化复行江汉
惠加于俗,政闻于朝,则排金门、上玉堂岂为晚也?
同云四合,腊雪将下,酾酒叙别,得无言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