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孝子唐杰 北宋 · 熊彦诗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七、康熙《永州府志》卷一九、雍正《湖广通志》卷五三三、光绪《东安县志》卷七
永州东安唐杰,生四岁即知孝爱,继祖母蒋氏老而失明,恋旦夕不去左右。
至七岁,则躬温凊,晨起舐蒋病目,辄有光。
后剧贼孔彦舟东安,尽迫驱邑人,号泣诣贼营,背负蒋以出,贼义而舍之。
又母尝有奇疾,食时胸腹则膨脝,若急欲去除而不得。
或教以导气,用其法苇吸,尝恶满口,母即气通得食。
如是三年,疾寖剧,治百方不效,则割刲肉羹饟,一啜而愈。
既终,事后母益勤。
父士琮七十有九岁矣,适寒温,时饮食,抑搔疴痒,扶掖兴俯。
父终,擗踊几绝,起而以舌舐尸代沐浴,水浆不入口七日者凡三。
既葬,庐墓旁,日一蔬食,弗尝五味,弗事盥颒,昼夜悲号,哀动山谷。
所居忽生异木,一干三华若堆锦,起地数尺,合理而上。
绍兴丁卯,彦诗守○陵,邑父老言上其状,朝廷谓孝行显著,宣付史馆,赐以束帛。
今十有一年矣,哀慕感激,辛酸痛切,曾不少衰。
父母冢傍复生连理木,冢间有云物覆上圜之,果蔬皆同蒂双实,泽出大鱼,状如偃月。
全永之间,闻杰之风,翕然慕之。
伏惟主上躬大舜之孝,以谨东朝之养,天下之人陶濡圣化,爱老慕亲,莫不兴起。
一农夫,而卓行伟节,幸蒙旌宠,安可无传!
窃观前史所载,孝于父母者多矣,如事后母以孝闻,则公孙弘、陈万年、胡广、鲍永辈,当时求忠臣者或用以为卿相。
彼贤士大夫,服习名教,固当如此,而史已特书之,况民庶乎!
若夫事祖母以孝称者,晋李密、齐刘子圭,亦皆时之名士,求于民庶则鲜矣。
至于事后祖母而能尽孝,盖未之有也。
爱笃所亲,曾无厚薄,尝恶舐尸,或未前闻。
庾黔娄爱父,一尝之暂,史已书之,乃三年,殊不厌止。
盖尝谓人生而同者性也,厚薄之差、欲恶之变皆情也,诚明内充,无所逞而不惑于情,则亲吾亲之亲,病吾亲之病,尸吾亲之尸也。
吾知吾亲,莫知其他,尝恶啜甘,同一臭味。
精诚至则感通神明,驯禽伏兽,出涌醴,气息所召,理之必然,无足怪者。
曾子、子思诚明之学,由尽性以往则可以知此矣。
未尝学问,乃不言而躬行,身则农夫,心则君子。
自永来襄,与语累旬,朴茂稳实,辞气粹温,澹然可爱。
因其告归,为赞以遗永人,俾刻诸石,以侈治朝盛事。
赞曰:
父有继母,大父之配,我亲其亲,爱无有二。
彼迁于情,欲恶厚薄。
齧臂有三,矧复尝恶。
,孝以性成。
勤苦艰难,疫患生死。
地老天荒,我慕方始。
我亲则亡,我心未已。
理达必融,昭彼化育。
共蒂骈枝,和臻草木。
汗青特书,帝谓史臣,戋戋束帛,式是永人。
岂曰永人,与世立教。
人子人孙,起敬起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