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登俊科同年会。次金壮元乖崖诗韵 其二 明 · 徐居正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十四○第十二
雄飞万里耻为雌,五摘骊龙颔下髭。
圣主方恢罗俊网,诗人争赋好贤缁。
殿前才调袍新夺,座上风流帽欲欹。
一曲阳春谁得和,妙诗直压凤凰池
府学重建小学置田记咸淳五年三月 南宋 · 方恢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四六、《至元嘉禾志》卷一六
禾兴为今右辅阜陵雨露,酝淬百年,沐德咏仁,思乐泮水,鼓昕而袂襜如,庑士而诵琅如,独小学为阙。
嘉定庚辰,吴君社典教是邦,创学以淑侲子,志未漫也,继弗竟,暴者寒矣,旷焉几五十年。
咸淳丙寅,史君贰卿星诸先生赵公以风教为先务,请复旧观。
得没入屋僦直千,樽浮费益之,袤阙厥基,朴斲塈涂,器席纤钜如式。
补生徒额三十,延教导二员。
日课四书,月试举子业,岁而校长升,冠者列行。
两载,邦羁贯子愿就学焉。
校廪悭,惧无以裕来者,会畬斋先生王公自民部郎来守,下车戾頖,以《大学》诏诸生,言政必先及化。
暇日以是白公,喜曰:「教,校官事也;
养,郡府事也」。
力劢于成,给芝楮万,学为贸田,董以前序,度宜立券,至有乐相其事者。
得肆百陆拾陆亩有畸,又拨没官田七亩三角,岁敛租米石共一百一十六馀。
提学漕使敷文府卿蒲溪先生常公闻而嘉之,拨三十三亩有畸田以助,米石二十七有馀。
于是别为之储,县学职掌其出入。
凡小学费办于政,教养相资,庶几其可久也。
士相与言,禾校前所未有,是不可无志岁月,属余记之。
余惟小学,古法也。
塾庠序,学之地;
洒扫进退,学之端;
书记乐诵、勺象射御,学之序;
见于《曲礼》、《少仪》、《内则》、《弟子职》诸篇者学之方。
毋躐等,毋速成,范我驰驱,安行乎锡鸾和铃之间,习与性俱如人之长,日益而不自知,此小子所以皆成德也。
世非古,校衿挑矣,园蔬鞠矣,教养阙如,成小何。
然人中爽头角崭如,髫鬌知廉让,驹齿未落受《诗》、《易》者非无之,养成弗至,明颖者旷莫失其居,椎钝者锢窒擿其涂,吁,可嘅已!
朝家风以《诗》、《书》,化自近始,宅儒牧,兴庠序,盖右文而重儒也。
教于始者以立小学之本,养于终者以成小学之功。
总角丱兮,范师耨学,教我育我,不啻父母之于子,斯游斯息,盍亦知所自励否乎?
此儿门基,尔勉之;
十过诵万言,尔进之;
童子舞雩而归,尔志之。
溉根食实,他日当有可观,是亦先生长者所望于尔。
若夫纵核心之走犊,聚同队之戏鱼,业荒于嬉,岁不吾与,匪惟二三子之羞,抑亦教者之忧,因记以为之戒云。
咸淳五年己巳三月望日,迪功郎、差充嘉兴府府学增差教授方恢记。
读泣蕲录 南宋 · 释居简
 押灰韵
蕲当淮楚冲,虏骑如云隤。
书生胆如斗,激烈生风雷。
备禦尽吾力,力殚心不灰。
誓与城存亡,不遣疋马回。
忍死不忍屈,视死犹去来。
一州同一心,忠愤铁石开。
舍生贵取义,肯顾儿女哀。
话头素讲明,馀刃方恢恢。
视古不愧今,落落俱雄才。
援师窘于兔,趑趄山泽隈。
遂使破贼手,不复歼渠魁。
仪刑古睢阳,观阙双崔嵬。
传后韩愈书,芒寒燉九垓。
不知蕲州传,大手今谁哉。
权刑部尚书权吏部尚书李鸣复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 南宋 · 许应龙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一九、《东涧集》卷四
精神折千里之冲,方恢远略;
文武为万邦之宪,允赖真儒。
擢诸喉舌之官,付以枢机之寄。
肆颁涣号,式副具瞻。
具官某识敏才高,气和节劲。
备光大含洪之德,休焉有容;
无党偏好恶之私,粹然出正。
晋登宪府,大振朝纲。
典铨如止水之平,论事有回天之力。
善于其职,既允穆于师言;
庸嘉乃勋,遂擢居于右府
升华秘殿,增锡爰田。
噫!
辅予一人,既善谋而善断;
式是百辟,当同德以同心。
益展壮猷,辅成至治。
金紫光禄大夫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曾从龙可除枢密使督视江淮军马加食邑食实封 南宋 · 洪咨夔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八六、《平斋集》卷一六
门下:朕祗承洪业,远慕骏功。
江左之军而国势张,晋赖谢安之略;
视淮右之师而皇威畅,唐资裴度之筹。
顾《采薇》治外之孔严,宜《烝民》任贤之尤急。
妙简元枢之望,尽提诸将之权,肆诹刚辰,式涣孚号。
具官某学醇而识邃,德厚而器闳。
蚤擅两都之伦魁,蔚为三代之王佐。
炳谋国之智,先见洞乎蓍龟;
励事君之忠,精诚贯乎金石。
再践政涂之峻,独颛宥府之崇。
一念虑必图乂于邦家,一吁谟必思安于社稷。
气塞乾坤之大,志期宇宙之清。
蠢靺鞨之黠戎,乘女真之末绪。
并吞诸郡,莽万里之丘墟;
蹂躏中原,惨兆民之涂炭。
不顾夷夏大分之定,不思帝王正统之尊,敢啸馀凶,自干显讨。
况太之一神来格,久占福曜之临;
而甲子之历有开,适应初阳之复。
趣迎善气,特命元戎。
皇天付予有家,莫重要冲之守;
宁王遗我大宝,适资艰运之扶。
维文武之全才,蕴沉深之大略,就升使领,仍衍井畬。
总表撑里拓而建规摹,合前茅后劲而受节度
风生草木,声震山川。
圣策定则有功,可必应兵之胜;
真儒用而无敌,何难贼虏之平?
注倚非轻,延登有待。
于戏!
义问之拒逆亮,收万全于指顾之间;
张浚之却伪齐,奏三捷于谈笑之顷。
方恢于祖烈,尔宜迈于前修。
众思集则精神彊,列戍睦则首尾应。
亟菑攘于外侮,用劢相于中兴。
可。
谢除翰林学士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四二、《西山文集》卷一六、《翰苑新书》后集上卷二四
天子重儒臣,方恢文治;
翰林逼华盖,遽冒恩光。
兼陪劝诵之联,曷副抡材之意中谢。)
眷唐室之崇内命,至号私人;
惟圣朝之得臣修,名真学士
岂独文章扫五季之陋,抑亦论谏首四贤之称。
凡厥封囊,具陈时病,至于举笔,犹寓忠规。
怀哉若人,允矣名世。
伏念臣爱君有素,典诰非长,曩自中秘书,久摄承明之直;
晚由太常伯,躐升供奉之班。
伏观内史锡命之词,颛举至和得贤之美。
顾改元更始,虽岁月之略同;
而为官择人,则材能之夐异。
一字之褒太宠,千钧之重难胜。
兹盖恭遇皇帝陛下,寅畏克对于天心,恭俭一如于仁祖
砥平诸夏,式图大竞之勋;
畦种群贤,将备无穷之用。
故虽庸琐,亦污凝严。
臣敢不刻意斯文,勉肩所职?
絺章绘句之习,岂薄技之能堪;
以救时行道为贤,尚前猷之可仰。
四月十七日夜庚申 清 · 张问陶
 押铣韵 出处:船山诗草卷十五
猛风吞六合,终夜气不展。
晨兴视庭除,新枝落如剪。
嗟汝千章木,经年生意浅。
腊尽冰刀悬,春回雨膏舛。
芚然及初夏,努力破偃蹇。
翘翘未死心,如云几舒卷。
是岂望天年,根深机尚转。
无雷强甲坼,青翠已黾勉。
一息起枯焦,大材聊自遣。
万物方恢台,南薰苏百喘。
那知长养馀,摧折亦难免。
危哉造化权,数奥理愈显。
仰屋声蓬蓬,推书不敢演。
沁园春 寿少詹学士镜川杨公 明 · 程敏政
天启家筵,连开寿域,总值芳辰。
喜位进储端,新悬印绶,恩加阃正,久奉丝纶。
霜拂华㒹,霞明丹颊,甲子而今才一巡。
鸣珂巷,见长庚彻夜,瑞霭凌晨。
膝前双玉,也何用、斑衣能悦亲。
看才压秋曹方恢宦辙,名需春榜,更冠儒绅。
曲度南词,酒传内酝。
珠履纷纷来众宾。
偕老处,问几番蒲柳,得似松筠。
大行皇帝挽诗六首 其一 1264年11月13日 南宋 · 刘克庄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莆田市莆田
仁厚传嘉祐,重华绍兴
方恢周境土,忽治汉山陵。
俭匪珠襦殓,危犹玉几凭。
遥知天上乐,难返白云乘。
贺制置李尚书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三七、《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一六、《秘笈新书》卷七、《翰苑新书》续集卷一○、《启隽类函》卷一○八、《宋四六选》卷一四
昕庭出命,天堑宣威。
九十年王气郁葱,莫重居留之寄;
数千里风寒险要,尽提表里之封。
疏荣冠学士之班,涓吉建元戎之纛。
名闻丑虏,勋在本朝。
窃以寇莱公之镇北门,契丹伏而望重;
范文正之理西夏,元昊惧而胆寒。
使方面隐然有人,则吾圉坐以无事。
在昔建业,实今陪京,清宫之侍翠华,督军而假黄钺。
绿沈金锁,帐环百万之精兵;
帕首腰刀,庭列诸屯之大将
近者之事,异乎所闻。
削阶级之常仪,讲苞苴之私觌。
屈主帅节旄之重,接偏裨杯酒之欢。
廉颇而引车,嘻其甚矣;
灌夫而骂坐,谁之过欤!
是必清德足以伏其贪婪之心,威名足以折其桀骜之气。
使元和愬武郊迎裴度之来,若南渡张、韩罗下魏公之拜,庶纪律严而名分正,号令一而赏罚行。
此虽书生之大言,可裨幕府之末议。
江左一隅之生聚,恃淮南两路之遮蔽。
今也久虚旷土而不耕,多筑空城而难守。
逃亡窃发,或保光、丰之间;
觇谍不明,莫知泗、寿之事。
遣聘屡通于亡虏,闭关不纳于流民。
凡此数端,言之短气。
肆天子奋英明而推毂,而我公亦慷慨以登坛。
方恢宗祏之远图,非讲门阑之私贺。
恭惟某官名满九牧,气塞两间。
文武有威风,缙绅无出其右;
缓急属大事,社稷所恃以安。
勋名著于纳刀讨贼之时,谠论见于正色立朝之日。
画江绝栈,狭小孙、刘之规模;
富国强兵,鄙夷筦、晏之功利。
言言大义,凛凛精忠。
人方献弭狄之谋,公独抗出师之表。
币皮犬马珠玉,何异借寇兵而资盗粮;
筚路蓝缕山林,方当儆国人而讨军实。
朝廷重于九鼎,君相倚如太山
宝带万钉,已峻真文昌之拜;
牙旗十丈,有光大元帅之行。
奉寿母之潘舆,携诸郎于谢墅。
览前古六朝之形势,陋过江诸人之经营。
何止问冶城访新亭,不必筑濡须而守涡口。
龙蟠钟阜,行将扈跸以东巡;
马饮长江,永绝投鞭而南下。
少试平戎之策,遂成辟国之勋。
兵事节度付公,允藉中权之整;
天下安危注意,方当左辖之虚。
环召继来,衮归不远。
某早依俭府,久出膺门。
上光范之书,初无梦想;
诵《子虚》之赋,屡荐姓名。
力启化钓,使沾禄米。
土思方切,谁复怜庄舄之吟;
豪气虽衰,未忍作楚囚之泣。
公方纪旂常之成绩,仆亦思竹帛之附名。
非敢为栖栖乞食之容,庶小施飒飒草檄之手。
斩名王而衅鼓,纵莫随瀚海之师;
镌大字以磨崖,请继作浯溪之颂。
五月二十五日游鹿洞精舍赠华院长饶训导树荣三叠韵壬辰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押祃韵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九
朱夏方恢台,青春已受谢。
山静日加长,水流心更暇。
昨支龙冈筇,今命鹿洞驾。
苍松偃华盖,丹桂馀空架。
似憩问字车,还询买山价。
经师伏胜,都讲推侯霸
环墙李阴,一室芝兰化。
小坐春风楼院长所居。),如游舞雩下。
废学方自惭,倦仕尤堪诧。
虽营菟裘隐,尚效蚁邱舍孔子舍于蚁丘之浆事,见《庄子》。)
礼殿频有怀,荒庄久无稼。
愿近紫阳居,长凭碧山榭。
三和高斋韵寄于晦若侍御辛丑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押词韵第五部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十二
帝京白日多椎埋。
贼来如篦兵如筛。
城门大开市门闭,岛兵未撤犹延挨。
似闻和议已大定,不遣六军经马嵬
回京尽修凤辇路,款塞安用狼烽堆。
几日高歌洗兵马,遗民扶杖争归来。
回思去年与君别,流光电火心悠哉。
麻姑栽桑栽竹,眼见沧海真如杯。
国家承平生齿众,数有亿兆兼京垓。
幅员况逾九万里,东自出日西无雷
虫生麟斗偶然耳,阴阳二气相推排。
谁言元冬近萧索,我谓朱夏方恢台。
伊余胡为独留滞,抑塞不得心颜开。
岂无化人推且挽,绝祛空望中天台
君知文章是何物,一赏不敌千讥咍。
愿子努力翊圣相,行军司马碑平淮。
长寿寺街戏园丙午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押词韵第五部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十四
长寿寺成长寿街。
街长里许肩相挨。
灯光如电热如火,人气成雾声成雷。
海童蜑女满地走,荔支龙眼如山堆。
高楼百尺何崔嵬。
中有歌场兼舞台。
琵琶胡琴鼓板笛,金钹间奏豪且哀。
台东坐男西坐女,衣香鬓影纷裙钗。
忆昨首夏方恢台。
我曾听曲屏风隈。
有美一人佩琼瑰。
娭光眇视心徘徊。
靥辅承权晕两腮。
色授魂与嗟无媒。
千树万树桃花开。
人面安在哉。
天台山阮肇偕。
武陵口渔人回。
玄都观里刘郎来。
泪如红烛还成灰。
东方渐白光皑皑。
梁尘落尽鸡样催。
仙山楼阁空蓬莱。
代蜀总谢到任表 宋 · 李曾伯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一一、《可斋杂藁》卷二
万里观风,方误领梓东之宪;
六曹分属,乃今给剑北之师。
力靡遂于回天,身几容于亡地。
窃以坤维之重,莫如井赋之难。
关中之积,久乏于粟红;
渭上之耕,半为之苇白。
矧从南渡,尤倚西门。
及今百年之间,不知几变于此。
井蛙内衅,封豕外贪。
自开禧以来,兵民财三者以俱困;
绍兴所置,茶盐酒一孔以不遗。
重以漏卮,极于酒辙。
二丝五谷,农已剥床;
一马十牛,军未解甲。
月计不足,岁入几何。
士方杞鲁以视之,人必萧葛而可也。
伏念臣挈瓶智小,窥管材疏。
边鄙艰难,翻成蚁磨。
江湖流落,久负鸥盟。
三年惊楚户之霜,万里访蜀山之雪。
甫持滂辔,俾会晏鞭。
仅能问米价于晋人,不过收户籍于秦府。
腠理深疾,正扁鹊之寒心;
血指汗颜,虽屠牛而束手。
中朝过听,外计骤颁。
炊沙作糜,终无奇画;
樵苏后爨,适有隐忧。
匮已告于大农,问徒勤于内史
龙光赫若,蚊负凛然。
兹盖恭遇皇帝陛下历数传尧,讴歌之启。
光绍延鸿之业,克承诒燕之谋。
遵修车备器之规,方恢舆地;
念守边积粟之议,尤重民天。
俯眷愚臣,服劳先帝。
不以一介疆埸之吏,付之四路兵赋之权。
谓臣以才以廉,过加于褒誉;
戒臣无病无馁,使革于蠹源。
命播巽申,恩隆乾覆。
臣敢不勉殚绵力,仰答明时。
癸巳于征,庚戌告成,愿踵下武继文之绩;
戊申奏上,甲寅报可,庶期孝宣兴汉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