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奏举黄学行刘用行李刘乞赐甄擢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二九、《后乐集》卷一二、《历代名臣奏议》卷一四九、《续文献通考》卷五一、《古今图书集成》选举典卷五二
臣闻事君以仁者臣道之大端,荐人于天子者诸侯之职分。
臣通班秘殿,分阃遐藩,图报国恩,所当荐士。
知贤不举,臣窃耻之。
臣窃见从事郎、全州州学教授黄学行识度高华,学业醇茂。
蚤优舍选,复占儒科。
分教清湘,留意乐育。
邻境士类,从之如归。
馀日著书,进而未已。
守臣曾松、徐筠尝荐其政绩文学
近者提刑乐章、提举林行知亦荐其文行俱高。
臣参酌公言,允有实迹。
从政郎永州零陵县令刘用行器资沉静,趣向端方,决科效官,尤精吏事。
初任真州扬子县,克举其职,备著公勤。
制帅黄度守臣潘友闻皆尝露章荐其材美。
今为零陵,劳心抚字,已著善声。
稽之舆论,允谓通材。
迪功郎潭州宁乡县主簿李刘学问深粹,器识醇明。
更化之初,于贡闱对策,论事剀切。
知举楼钥等得其文,以为洋洋晁、董、公孙之对,可为清朝得人之贺。
既而从臣曾㬇、何异、黄畴若又以其学问渊源,文词秀发,可配古作荐之于朝。
今为宁乡簿领。
臣每试之以事,见其剖决详明,议论平正,表里无瑕,足为远器。
已上三人资历虽浅,文学俱优,在臣部内,考察颇审。
况前后各有论荐,欲望圣慈特赐甄擢,以为馆学台阁之储。
设它日不如所举,臣敢辞谬举之罚?
通新太平曾侍郎㬇 南宋 · 刘宰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三四、《漫塘集》卷一六
脱屣周行,分符姑孰
过家上冢,真衣绣而昼行;
有命自天,即前席于夜半。
猥托枌榆之荫,敢忘桑梓之恭。
切惟马鬣之封,实共犬牙之地,尚接乎东阡西陌,宁分乎南富北贫。
矧兹再世之藏,相去百步而近。
亶为幸会,敢后依归。
某官一代伟人,六经粹学,文章续南丰之派,静重有文昭之风。
难弟难兄,同持紫橐;
乃祖乃父,不替青毡。
方听履而上星辰,忽把麾而去江海。
必有以也,谁其似之。
顾萝蔓之旁缘,滔滔皆是;
之特立,落落固宜。
委曰涅而不缁,所谓具曰予圣。
可止则止,料公心之甚明;
时行则行,或天意之有在。
某一官崛起,半世陆沈,援之进而不前,许其来而自弃。
止图寸禄,以养偏亲。
方水菽之奉未充,而风树之悲已及。
逝者已矣,天乎痛哉!
敛手足之形,葬者藏也;
依唇齿之势,安且吉兮。
闻画戟之鼎来,正素衣之遁处。
未见颜色,敢布腹心。
倘怜草木之微,粗同臭味;
庶几藜藿之采,不到家山。
拳拳愿言,缕缕莫状。
重建龙泉布金寺 南宋 · 刘宰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四三、《漫塘集》卷二一
升、润间山多而泉少,方山望二州,其麓东北走,即金坛县境,泉出石窦,清而甘,水潦降不加多,旱久流益驶。
土人以为龙实宅之,乃建精庐以妥灵,命曰龙泉寺
寺之南三十步,有唐僧宗鸾之塔,刻曰「贞元间顿锡于此」,则寺盖德宗前所建;
石狮猊卧草中,载唐保大十三年建门若庑凡十有七间。
保大南唐纪元,上距贞元已百五十馀年,其所更造,惟门惟庑,或者殿犹存,若鲁灵光欤!
钟铸于南唐显德六年,盖唐自故岁已用周正。
其取义佛书,益名布金,则前无可稽,当断自本朝始。
某总角侍先君云茅居士省先祖云阳府君茔于亭子谷,先君指丛薄间茇舍而言曰:「是布金龙泉遗址,盖寺之废久矣」。
某问可兴乎,先君曰:「废兴由人,而是寺之难有二,民贫而啬于施,赋重而窘于输,非巨有力者主之,未易兴也」。
后二十年,先君弃诸孤,治命葬薛村,距亭子谷五里,寺介其中,故往来在望。
一日辇木石相属于道,而蓊然出于紫翠间者,陶烟也。
知寺且兴,问主之者谁,则故吏部尚书曾公㬇。
公时以世德名流出藩入从,以其曾大父文昭公之夫人及其大父谏议公葬寺之前后,公拟自为藏,亦在寺之左,故施财助役而和者众,上请蠲租而从者轻。
吾先君所谓巨有力者,于是乎在。
又谋于其弟从政郎山阳县隰,而得僧祖传,传复内举于族而得其徒慧鉴。
传一盂一衲外无赢求,鉴亦以应供得赢为耻,惟自食其力。
凡寺之荒冈断垄,悉树以
其级而下者为田,农者去之,曰是不可稼。
乃薙其,乃窒其疏,而潴其上游以溉,岁甚俭,亦克有秋。
化榛莽为宝坊,更雨湿烟昏为高明爽垲。
嘻,其盛矣!
某俛仰盛方,怅吾先君之不及见。
传与鉴忽来前,曰:「吾欲使来者无忘曾公之德,必托之石,而能寿吾石者文也,君其赐之」。
某闻人道之所以立曰不忘先也,释氏之所以兴曰不忘施也。
若曾公其不忘先者欤!
传与鉴其不忘施者欤!
书之石,识其两得也。
若夫是寺前之可考者贞元,而贞元间外阻内讧,君臣廪廪。
后之可考者保大显德之间,真人未作,海宇未同,苶然遗黎,吁哀无所。
独学佛者得逍遥山林,宾送日月,又以其馀力斥大厥居,是可喜也,亦可叹也。
《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诵此诗而回想先王盛时,大一统,居四民,可胜喟哉!
可胜喟哉!
曾公字茂昭,世家南丰,没赠少傅
传宋姓溧阳人,年八十不衰云。
余端礼知枢密院事绍熙五年十二月十四日庚午 南宋 · 宋宁宗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九○、《宋宰辅编年录》卷二○
朕惟兵权总于枢筦,孰当魁柄之隆;
时望畴于政途,兹得鸿儒之旧。
诞扬成涣,庸示殊褒。
具官余端礼端重而裕和,宽闳而肃括。
受知烈祖,忠备罄于论思;
祗事上皇,功尤多于调护。
召从家食,擢位天官
出分师阃之雄,来贰机庭之邃。
庙谟默契,帝眷深深。
逮予纂绍于邦图,乃命参陪于揆路。
不改有常之度,愈坚匪懈之诚。
是用晋掌本兵,式资远略。
既有加于邑赋,仍真锡于井腴。
用耸群瞻,茂昭异数。
噫!
国家是时及閒暇,岂武备之可忘;
道德之威成安强,斯壮猷之有赖。
其思励翼,以副倚毗。
丞相率文武百僚请建重明节表(二) 南宋 · 陆游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二四、《渭南文集》卷二
受命若帝之初,宜邦彝之悉举;
盛德如天之覆,岂人欲之或违。
比罄忱辞,愿标令节,未回聪听,曷慰群情?
伏以纪千秋之名,虽由唐旧;
允长春之请,则在宋兴。
况今非独循累代之成规,盖亦以此侈重华之大庆。
显号缺而未讲,盛旦郁而弗彰,谦虽益光,礼则未称。
伏望皇帝陛下茂昭巨典,亟发德音。
汉殿尊荣,亲奉玉卮之寿;
周行抃蹈,各陈金鉴之书。
岂惟光简册之传,实以副天下之望。
光宗册宝贺表1203年11月 南宋 · 陆游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二三、《渭南文集》卷一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龟食筮从,考庙方严于典册;
仗全乐备,都人咸觌于礼容。
圣教茂昭,欢声旁达(中贺。)
恭惟皇帝陛下道参穹壤,德肖祖宗,稽周王《小毖》之求,躬虞帝终身之慕。
父传归子,有光盛举于两朝;
天定胜人,果见太平于今日。
乃咨元老大臣之参订,兼采议郎博士之讨论,勒崇垂鸿,极高蟠厚。
臣在列睹龙飞之旦,䌷书奏《麟趾》之篇,际遇特殊,等夷罕及。
既莫预曲台之议,又阻从属车之尘,徒有悃诚,形于梦想。
丞相率文武百僚请皇帝听乐表 南宋 · 陆游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二四、《渭南文集》卷二
祖庙宁神,岁荐更于燧火;
礼经有制,时当备于箫韶。
敢控微衷,上干渊听。
伏以中月而禫,寿皇已循不易之规;
逾年改元,圣主方受惟新之命。
傥未举钧天之奏,何以慰率土之怀。
伏望皇帝陛下俯察忱辞,仰稽故典。
欲闻五声八音六律,以复朝廷之常;
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共致慈闱之请。
笙镛以间而人神喜,琴瑟在御而心体安。
茂昭庶政之惟和,孰谓太平之无象。
奉万年之觞于广殿,及此首春;
撞千石之钟于大庭,震于四海。
金少卿 南宋 · 吴儆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六六、《竹洲集》卷六
辍司邦禁,进领宗盟。
方囹圄空虚,已洽好生之德;
而本支千亿,茂昭惇叙之恩。
宜我老成,妙膺简在。
某官弥文饰治,盛德范时。
正色立朝,夙著忠嘉之望;
安贫守节,久高恬退之风。
伯夷直哉惟清,叔度渊乎似道。
顷将使指,入领廷评
甫臻三载之成,靡有一人之狱。
玺书加宠,已示深知;
玉牒升荣,益彰优遇。
虽入趋表著,尚仍惟月之清班;
然伏读训词,可卜匪朝之大用。
某久承德芘,深切颂诚。
汲黯在朝,宁有积薪之叹?
富平入侍,即膺簪笔之荣。
暑令清和,朝端优裕。
冀慎鼎茵之节,以承冕旒之休。
罗山志序嘉定三年十一月 南宋 · 曾㬇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八三
常伯何公,于余乡里为前辈,再岁同朝,相得欢甚,勇□辞位,上与廷臣力留不可,则除宝谟阁直学士,以知泉州
余适亦丐去,未报。
公来语离,出示《罗山志》三册,曰:「某所居崇仁,其镇巴、罗二山。
崇仁,罗之本名,里人罗君鉴因山志县,作为是书。
凡县之物土材实、遗文古事,纤悉必记。
旧志多疏略,得此遂可传信,由其博学多闻,故能及此,君宜为叙之」。
余方以别公作恶,重违此意,因读之尽卷。
其汇次有条,援据有实,质而不俚,赡而不,中载隽语名章,令人应接不暇,非笔力大过人,畴克尔?
忆余三十八年前,尝官豫章,沿檄过是县,行百里许,罗山俨然不违目。
罗氏之族,实居巴、罗二山之间,秀气环合,意必有茂材出焉。
久之,枢密罗公果以忠嘉直谅登庙堂,为绍熙名臣。
余颇自喜其说之验。
闻鉴枢密之从弟,且蜚英于时,则余说滋验矣。
名山炳灵,是不一姓,自有文献,历历可师,而何公复以清高归为山重,将益告语里之士友,相与植操行、励事业,家稷户皋,与山俱传,则续于此志,又当不一而足。
余世家南丰,始与崇仁为同郡,自曾大父乃居京口,耄而土思,欲归未能,览是编,重愧乡邻,感时而重何公之远别,贺罗山之有耆旧,而复不能无望于来者焉。
宋嘉定三年十一月九日正奉大夫、守吏部尚书、兼国史实录院修撰、太子詹事曾㬇(同治《崇仁县志》卷首,同治十二年刻本。)
曾文昭公祠堂祭田记 南宋 · 曾㬇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八三
邑迎旴水,悠悠东流三十里,溁洄为唐源之梅潭。
据潭之上游,修林茂间为吾家别墅。
其下有院曰皈信,建自吴乾正初年。
逮皇宋至道间,我四世祖太师密国公鼎新院宇,严佛事,以资太母周氏夫人寿。
至我曾祖曲阜文昭公尝爱其山水之丽,益加修饰。
大观丁亥文昭公薨,我伯祖越州公绲、通直公纵、提举公绚、我祖修撰公统、叔祖常州公緎、承议公纬、舍人公续、舒州公纁,封茔兆于院左。
政和己丑,建曲阜祠堂于茔之前。
绍兴甲寅,立杨文靖公所作神道碑,以别墅之田十五亩归诸院禅,俾供香火时祀。
顾地利少而品仪不丰,诸子孙拜祭祠墓者日众,饮福受釐或未足,于是八支宗长各捐己赀,复置田二十亩附益之,以充其费,定为祖宗同堂共享之仪,以司空常侍沂国、密国鲁国为五祖而陈于上;
进士茂叔中书安仁湘潭、文肃、文昭诸公为六宗,序昭穆而列于旁;
越州等公凡八位,以次相侍,而从祀于其下。
若夫诸祖太君夫人,则惟分祭于墓,而享胙之情亦洽。
是举也,敬所尊,爱所亲,而得萃涣合离之道矣。
后之子孙入此祠者,既知其祖之所自出,又知其宗支所由分,不惟敦一本之思,而世德作求之志自不能已焉。
所系不亦大哉!
惟时兄炎公新拜江州之命,则委身浙西,屡疏解官未得,不及即事其间,为甚愧。
侄远、迈辈以诸父命来报成事,则甚喜,故直记之如此,以示永久。
他日得致政归省,尚当与诸宗别图之云。
按:同治《南丰县志》卷三七,同治十年刻本。又见《曾文定公年谱》(十五家年谱本)第三七页。
曾尚书㬇举著述科启 南宋 · 李刘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六八、《梅亭先生四六标准》卷四
裁小子而成章,亡能为役;
观近臣而为主,有味其言。
予之岂以为私,受者未能免愧。
切以十科荐士,著述难堪;
八坐举贤,铨综尤重。
唐文章之箓,登者几人;
晋人物之甄,拔于一字。
使品题之太过,恐称塞之易孤。
伏念某命固不犹,才亦无似。
万卷未供于啜饮,一科何补于遗馀?
送穷,仍觉语言之无味;
剖瓜乞巧,不堪豪杰之跪呈。
虽庚桑久役于老聃,然毛遂无闻于赵胜
不图科荐,特辱名闻。
惟才薰班、马之香,乃名秀发;
非学探舒、向之海,莫号渊深。
至求英词,能配古作,自李、杜、韩、柳之不出,殆欧、苏、陈、黄为庶几。
何者妄庸,得此奖拂!
前言戏耳,不待智者而后知;
小子识之,则欲假之而自厉。
考古人之所佩,仰盛德之安穷。
非尽读三万轴之牙签,难仰答十六枚之古磬。
恭惟某官国之乔木,学者泰山
公方引韦世康告休,士皆知杜如晦之必相。
平生五色线,岂皖织女之襄;
向来一瓣香,不废嫡孙之行。
满期开閤,早与捲帘。
某敢不仰体鸿钧,俯鞭驽钝?
著作前列之馀事,岂足酬知;
节谊天下之大闲,持此誓报。
谢郊赦表(一)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一、《省斋别稿》卷二
竣事圜丘,施恩方国。
丝纶一出,缧绁四空中谢。)
恭惟皇帝陛下祗绍燕谋,茂昭鸿化。
仁同覆焘,每去杀而好生;
法若江河,常易避而难犯。
尚虞黔首,或丽丹书。
飨帝于郊,俾缉熙于纯嘏;
配天其泽,用敷锡厥庶民。
仰瞻贯索之星沉,俯验圜扉之草茂。
臣敢不勤宣汉诏,遍谕周邦
二千石之惟良,虽有惭于共理;
四十年之不忒,幸永觌于措刊。
请重明节第二表9月4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三、《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一上
臣等言:近上表乞以九月四日为重明节,伏奉批答不允者。
受命若帝之初,宜邦彝之具举;
盛德如天之覆,岂人欲之或违?
比罄芜词,愿标令节。
未回聪听,曷副群情?
臣等中谢。)伏以纪千秋之名,虽曰唐旧;
允长春之请,则在宋兴。
况今非止循累代之成规,盖以侈重华之大庆。
显号阙而未讲,盛旦郁而弗彰。
谦虽益光,理或未称。
伏望皇帝陛下茂昭钜典,亟发德音。
汉殿尊荣,亲奉玉卮之寿;
周行忭蹈,各陈金鉴之书。
岂惟光简册之传,实以副天人之望。
臣等无任。
正议大夫吏部尚书修国史实录院修撰兼太子詹事曾㬇辞免以皇太子受册了毕本宫官吏等各与转一官恩命不允诏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七、《西山文集》卷二○
敕:具悉。
朕更化之始,建我元子于青宫,属卿来归,寘在詹省,以方严和裕之德,翼恭敬温文之美,今三载矣。
册礼告成,恩遍寮寀,岂以端尹之重而可遗乎?
卿其祗服徽章,益思所以辅吾子,固万世磐石之基,是惟朕属任之意。
控词虽力,义不可从。
所辞宜不允。
正议大夫刑部尚书修国史实录院修撰兼太子詹事吏部尚书曾㬇辞免除吏部尚书恩命不允诏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六、《西山文集》卷一九
敕:具悉。
朕惟有周冢宰之职,三公兼之,所以统百官,均四海,非他卿比也。
若稽古神祖,俶定官制,为一王法,天官常伯,位叙尤高。
迄于元祐,非执政旧臣不在兹选。
朕更新万化,于今三年,真拜是官,四人而已,顾不重哉!
卿方严简重,有先正之风;
忠亮笃实,为迩臣之表。
间以大司寇兼筦铨衡,鉴裁之公,达于朕听,予维宠嘉之。
即命为真,非卿谁可?
览观来奏,殊异所闻。
谓方蕲去之坚,惧有图迁之诮。
夫引疾以丐閒,卿志也;
登贤以自近,朕心也。
卿欲必行其志,独不当体朕惓惓之心乎?
亟其祗钦,毋遏朕命。
所辞宜不允。
正奉大夫吏部尚书修国史实录院修撰兼太子詹事曾㬇乞令谢事归养沉疴不允诏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七、《西山文集》卷二○
敕:具悉。
朕惟昔之贤哲,轻弃轩冕,勇往不回,其说有二。
或时君信道弗笃,不足与有为;
或同列甚贤者多,不去则有咎。
故二疏享知止之乐,香山全退傅之名。
今朕虚己待贤,常若弗及,众正在列,不以小人参之。
士而无志当世则已,苟诚有志,可失斯时?
况卿位冠从臣,责任不为不重;
职居宫尹,宠遇不为不优。
一旦浩然欲去朝廷而傲山壑,固足以遂卿考槃之志,独不使朕获权舆之讥乎?
所请宜不允。
贺会庆节表(二) 宋 · 史浩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九八、《鄮峰真隐漫录》卷一二
会两曜于析木之津,爱纪诞弥之庆;
衍万寿于华封之祝,茂昭归美之诚。
式届昌辰,惟深善颂(中贺。)
恭惟皇帝陛下乾坤毓德,海岳储休。
躬孝俭于一堂,措升平于四裔。
遂令寰宇,载戢干戈。
生齿实繁,孰不知于帝力?
年龄益富,于以表乎天心。
既跻虞舜之垂衣,永法老莱之戏䌽。
臣自离魏阙,久卧漳滨。
阻陪列辟之联,称觞丹陛;
惟仰太阳之照,倾藿青霄。
代叔父谢兼权参知政事 宋 · 史浩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九九、《鄮峰真隐漫录》卷一四
由衷之恳,屡渎天聪。
从欲之仁,罔回圣造。
拜恩益宠,抚己惟忧中谢。)
臣窃以在昔圣朝,必先治体。
惟君臣之咸有德,故名器之不假人。
使廉耻之俗成,由奔竞之风息。
茂昭此道,允属今辰。
矧政事之本在于尚书,而奉行之际尤须丞辖
宜得详明之士,可为僚寀之光。
遽使琐材,实当牢避。
诚恐累大公之化,盖非规小谨之名。
仰被敷纶,迄无反汗。
望非愚及,荣与惧并。
兹盖伏遇皇帝陛下尧禹凝勋,成康跻治。
职论一相,善取诸人。
既令朝夕纳诲以辅台,又欲左右之臣罔匪正。
致兹朽质,滥厕迩班。
臣敢不退揣初心,仰衔大赐?
誓殚蜂蚁之素,仰答乾坤之私。
刑部侍郎曾㬇辞免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不允诏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一八、《攻愧集》卷四四
昔在先世,尝继列于史官
尔为近臣,亦荐司于直笔。
閒居自适,更化惟新。
召还献纳之联,兼畀纂修之旧。
岂特助成于国典,抑将大振于家声。
明命既颁,逊辞可略。
新除刑部侍郎曾㬇辞免不允诏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一八、《攻愧集》卷四四
朕更新治化,钦恤刑章,遴选贰卿,久令摄事。
以卿性资直谅,器度宽洪,承东鲁之儒风,袭南丰之家学,比安閒外,促使来归。
入对便朝,喜闻正论。
刑惟弼教,方有望于老成;
德本好生,当务先于明恕。
亟祗隆委,勿事牢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