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左祐” 相关资源
诗文库
乞权借扬州官兵屯驻楚州(乾道四年十一月 西夏 · 左祐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五六、《宋会要辑稿》兵九之一八(第七册第六九一四页)
得旨:将带本军官兵三千人,候至扬州,且于寨屋安泊,逐旋摘那前去楚州屯驻,不得张皇。
窃见彼处目今正是盗贼出没窃发之时,若候所差人兵到来,委是迟缓,有失枝梧。
欲乞于扬州本司策选锋军更戍官兵摘差二百至三百人,内马军一百人骑,逐旋起发至楚州,权暂听使唤。
候本部人兵到日,将借过人马依旧发回扬州,庶几不失事机。
回奏楚泗等处守禦事宜劄子 宋 · 张浚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三○、《历代名臣奏议》卷三三五、《宋代蜀文辑存》卷四五
臣二十七日宿平原镇
至晚,统制官左祐赍到御笔处分一通,臣谨已祗领。
契勘楚、泗守禦利害,臣累具奏闻去讫。
泗州系紧要控扼去处,陈敏一军,在彼几年,已成家计。
见自陈敏下至士卒,尽般家属节次来居,盖以此城必可倚恃。
兼臣近阅此军人材强勇,事艺精熟,施放便捷,行阵齐一,少见其比。
向之兵将窃笑指议者,今皆心服。
臣愚以为敏可责以守泗无疑。
若城池之险,粮粟之便,在我得计为多。
更乞圣慈详酌。
刘宝身任淮东之责,建议欲筑甘罗城,先立家计。
其城直临淮岸,在两清河之间,居海、泗两州中。
亲握大兵应援,却令副都统吴超以舟师守清河
盖此处以舟为便,若河口有备,则楚州正在腹内,而捍禦之计,尽仰甘罗城
楚州即合作第二重家计寨。
惟是陈敏一军通一万二千馀人,至九月中理须益兵。
所有淮西战备之要,容臣至和州条列以奏。
淮东真州一带,以六合为重。
于兹固守,其敢轻入?
兼庐之巢县和州列屯大兵,正乘其后,绝粮邀击,计皆可施。
淮西之兵山立不动,虏人岂敢轻舍此兵,直犯淮东
六合当其前,淮西袭其尾,进退实难,况值奔败,定致狼狈。
虏用兵日久,必不出此。
臣窃惟兵者国之大事,圣人生物之德本于兵。
臣行年将七十,虽在迁谪,朝思夜度,不敢辄废。
凡几微曲折,调发先后,常恐误失。
而近世文武之士,徒事空言,窃听道涂,靡有实用,是非颠倒,莫可究详。
自非陛下神武天付,得之于心,臣之区区,何所布露?
司兵积弊,尚有可议者,统制以下,多未得人。
今此归休,陛下一大料理之。
将来高秋,亲总此数万之旅,严赏罚,示恩信,观虏兵势重去处,遣王琪辈疾趋取利,似为得宜。
东南第四副将范雄丁母忧起复制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八、《掖垣类稿》卷三
敕某人:尔久控要津,属罹家难。
方时右武,可废夺情?
勉立战功,以成陵母之志。
可。
按:武功大夫护圣军统领左祐起复同词,但改云「尔久服辕门」。
楚州新城(代人) 南宋 · 周孚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二二、《蠹斋铅刀编》卷二三、《南宋文录录》卷一一
乾道六年春三月,诏城山阳,命守臣左祐董其事。
左侯既受命,乃营度之,兵夫之在道者方半,而财用之调于诸州者未全至也。
会左侯以疾卒,天子以事之未集,推择其可当是任者,于是光州观察使陈侯敏自高邮往代之。
侯既至郡,览视河山,知天子所以防患之意,而又知役之大费之巨而人不可久劳也,乃计工庸,差物宜,裁其费之冗者,谪其卒之不中程者。
畚锸板干之劳,风霜氛雾之毒,侯相其早莫而以身率之。
凡在役者,欢以听命。
自侯之至为日者百八十有五,用人之力总六十一万有奇而城以成。
其长四千二十有三步,其高二丈有七尺。
濠之广如城高之数而杀其一。
为门六,水门二。
楼橹机械之用毕具。
沈沈翼翼,视旧之功盖有加焉。
时某适从事此邦,而侯求文为记。
某尝从侯而登,周览四向矣。
淮东诸郡其视以为喉襟者,莫逾楚也。
楚之地西一舍而赢,则淮阴两清口之所直也,北不三里,则漕河淮之所灌输也。
航清口而下淮,逆漕河而上,少北而西则鹳水,柴周之尝凿也。
自鹳水而南,则走高邮、维扬道也。
使有一朝之警,而楚之壁垒不严,守备不具,则自固且不暇,而欲责其扼吭拊背之功,得乎?
此天子之所以委侯,而侯之所以尽瘁也。
往时淮东宣抚使治所实在楚,盖尝屯重兵矣。
后既求成,兵不此屯者几三十年。
今天子按旧籍,复驻师于此,而首属侯焉。
其责成于侯者,岂浅浅哉?
侯亦能仰称上意。
故于是役也,不倚办,不淫费,谋之审,成之果,使上享成利而下无怨言,侯可谓忠且才矣。
夫以侯之忠且才,而天子责成之坚,苟少须焉,则其所成就者岂止楚一城而已哉?
某敬书其事于石,以告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