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潘岳古今尺议 西晋 · 挚虞
 出处:全晋文 卷七十七
昔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其形容,象物制器,以存时用。
故参天两地,以正算数之纪;
依律计分,以定长短之度。
其作之也有则,故用之也有徵。
考步两仪,则天地无所隐其情;
准正三辰,则悬象无所容其谬;
施之金石,则音韵和谐;
措之规矩,则器用合宜。
一本不差而万物皆正,及其差也,事皆反是。
今尺长于古尺几于半寸,乐府用之,律吕不合;
史官用之,历象失占;
医署用之,孔穴乖错。
此三者,度量之所由生,得失之所取徵,皆絓阂而不得通,故宜改今而从古也。
唐虞之制,同律度量衡,仲尼之训,谨权审度。
今两尺并用,不可谓之同;
知失而行,不可谓之谨。
不同不谨,是谓谬法,非所以轨物垂则,示人之极。
凡物有多而易改,亦有少而难变,亦有改而致烦,有变而之简。
度量是人所常用,而长短非人所恋惜,是多而易改者也。
正失于得,反邪于正,一时之变,永世无二,是变而之简者也。
宪章成式,不失旧物,季末苟合之制,异端杂乱之用,当以时厘改,贞夫一者也。
臣以为宜如所奏(《晋书·挚虞传》。将作大匠陈协掘地得古尺,尚书奏「今尺长于古尺,宜以古为正』。潘岳以为习用已久,不宜复改,虞驳。)
重修桐柏观829年 中唐 · 元稹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五十四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桐柏崇道观
太和己酉
桐柏观讫事。
道士徐灵府以其状乞文于余曰。
有葛氏子。
昔仙于吴。
乃观桐柏。
以神其居。
葛氏既去。
复荒于墟。
墟有犯者。
神犹祸诸。
实唐睿祖。
悼民之愚。
乃诏郡县。
厉其封隅。
环四十里。
无得樵苏。
复观桐柏。
用承厥初。
俾司马氏。
宅时灵都。
马亦勤止。
率合其徒。
兵执锯铝。
独持斧鈇。
手缔上清。
实劳我躯。
棱棱巨幢。
粲粲流珠。
万五千言。
体三其书。
置之妙台。
以永厥图。
不及百年。
忽焉而
久将坏。
坏其反乎。
神启密命。
命友余徐。
徐实何力。
敢告俸馀。
侯用俞止。
俾来不虚。
曾未讫岁。
奂乎于于。
乃殿乃阁。
以廪以厨。
始自础栋。
周于墁圬。
事有终始。
侯其识欤。
余观旧志。
极其邱区
我识全圮。
孰烦锱铢。
克合徐志。
陈协夫。
策问 其七 南宋 · 薛季宣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九一、《浪语集》卷二八
问:孔子尝闻者俎豆,未学者军旅,其论政曰「足食足兵以信」,自谓「我战则克」,岂徒然哉!
在《书·甘誓》有之:「左不攻于左,汝不共命!
右不攻于右,汝不共命!
御非其马之正,汝不共命」!
《牧誓》有之:「不愆于五步、六步、七步,乃止齐焉;
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乃止齐焉」盖陈法也。
《礼》:大司马春教振旅,夏教茇舍,秋教治兵,冬教大阅,坐作进退,如战之陈。
《曲礼》: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招摇在上,急缮其怒,进退有度,左右有局,各司其局,盖陈形也。
然则圣人果不学欤?
自《军礼》、《司马法》亡,兵家不知有陈。
诸葛武侯治军蜀汉,推演八陈而载之图,今广都鱼复皆有之。
其图行列皆八,象地之方,一有九六相函如偃月状。
桓司马以为常山蛇势,后世曾莫之省。
唐李卫公始引《军志》,以明四头八尾合于古之井制,触处为首之意,于是稍可究之。
然闻先汉都肄已有孙、吴六十四陈。
窦宪常勒八陈击匈奴矣。
晋马隆,又用八陈以复凉州
陈协持白虎幡,以遗法教五营士。
是则武侯之前既有八陈,后亦未尝亡也。
今有马隆《握奇图赞》,其传起于风后,李筌绘而图之,见于《太白阴经》。
又有曰《杂兵书》,颇有黄帝、太公、孙、吴、武侯遗术,裴绪变而通之,著于《兵法新令》。
其形皆八,不与武侯陈图相似,乃定而无变,绪又方图非整,俱曰八陈,是邪非邪?
唐太宗尤习于兵,其作《破陈》之乐,用代古之武舞,八幡、四表,自以生于八陈,干戚振万之意,果如是乎?
古有鹅鹳、鱼丽,范蠡又论阴阳牝牡。
阴阳家者,亦有太一五陈、遁甲八门之术,卫公益以六花与十四陈,至曹成王则有所谓团力,临淮则有所谓校旗。
原本从来,将毋皆八陈之变?
不然,各一法欤?
荀卿有言:「仁人之兵,聚则成卒,散则成列。
延若莫邪之长刃,婴之者断;
兑若莫邪之利锋,当之者溃;
员居方止,若盘石然,触之者角靡而退」。
以为安制綦节之理,其古之军陈欤
今之为兵,固有常教之陈,无用于战,讲肄而已,说者遂谓战而言陈,非知兵者。
张真源名习战陈,然未尝用古法,乃使大将各以意教,止使士知将意,将悉士情,然则古之陈图,果不足法矣?
先王为是纷纷无益之教,无乃厉使其民乎?
武侯有言:「八陈既成,自今用兵行师,庶不覆败」。
陈固用之以战,谓之无用,何也?
真源、武乡,皆古之知兵者,何其言之反
古人以陈肄兵,由来何所法象?
后世用与不用,其为成败何如?
可以文,可以武者,圣人之徒,毋以古所难言而遂略其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