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武进县门记 南宋 · 刘宰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四二、《漫塘集》卷二○、《常郡八邑艺文志》卷二
武进为常辅邑,赋上于州县无赢财,而有经费率凿空取具,哗民小不慊,摭为厉阶,积四政不善去。
吴君应龙之为尉也,道余里,相与言而病之。
越明年,书来言曰:「幸矣,吾邑之病有瘳矣。
惟今大夫黄君士特彊毅有立,庶乎古之刚者。
始至奋然曰:『邑无不可为,其不可为者,制于上、壅于下耳』。
制于上,虽有善意不得施;
壅于下,虽有善政不得达。
故敬以承上,使诚意相孚,事有是非,得以抗言而极论。
严以绳下,使奸吏落胆,事有予夺,得以直情而径致。
政是以平,而宽之一分民即受一分之赐,迄于今悍者驯,弱者植,告讦之俗转为忠厚,颓败不可为之邑更为清明官府。
吾巡徼是司,所以得休其馀閒以娱吾亲,而夜月皎然,桴鼓不鸣者,惟大夫之惠。
既以自贺,且揣子之必吾贺也,敢告」。
余素慕刚者,闻大夫之风而说之。
又明年,大夫介吴君来请曰:「吾冒当岩邑且去矣,顾县治视昔撤新者半,而无单辞以纪,委而去,吾亦何能无慨然,愿徵子文诏不朽」。
余辞不获,则请僝工之目,曰直治事厅之重门各三楹,崇其外为楼,盖政教之所从出也。
社稷坛为屋,弘敞高明,盖祠祭之所谓虔也。
曰帑庾以毖出纳,曰犴狱以谨系囚。
宾有次,吏有舍,而大夫之居自堂奥以达于庖湢,无加饰焉;
自燕座以达于观游之地,无加益焉。
其为人而不自为,公尔而忘其私盖如此。
昔夫子之论申枨,以为欲而不刚。
盖刚者公理,公则役物,故常伸于万物之上;
欲者私情,私则役于物,故常屈于万物之下。
大夫之所以得伸其志者,虽非余所悉知,由其所缔建者观之,则其先人后己、至公无私可知矣。
是乌可不书!
抑余闻,德之至刚,在物惟龙,而可豢者,欲也。
大夫之事韪矣,其去此而入修门,可欲者众矣。
使大夫此心操存终始无间,则义理之公常有以胜血气之私,其所伸于武进,即所伸于天下者,堂堂乎孰能禦之!
不然,郤窾在前,束手袖间,而追幸前时之不缺折,陋矣。
余因喜诵大夫之美,又欲玉其成也,故具载之,使览者知大夫之德,不徒侈轮奂之功云。
大夫三山人,某年进士,今官奉议郎
吴君桐川人,辛未进士,今官迪功郎
是记也,不惟门之为书,曰门识始,且言谦也。
诸暨县重建县狱记 南宋 · 刘宰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四六、《漫塘集》卷二三
端平改元朝议大夫尚书吏部郎中牛君大年奉诏以直敷文阁提点浙东刑狱。
行县至诸暨,问政之否臧,而邑之人诵知县事承议郎薛君兴祖之贤不容口,以为自君之来,追胥不入乡,科罚不及民,狱无淹囚,亦无滥系。
使者既虑囚,至狱订所闻,益信。
惟狱屋承百年之旧,凛乎将压,而县匮于财莫能新。
使者既嘉薛君之贤,且谓不及君更造,后将病民,欲有以资之,而帑无羡储。
既归,饬吏问建台以来折俎之当受者几何,曰八百缗。
时公已丐祠得请,治装将行,曾不少靳,符县尽畀之。
薛君既嘉与邑人共拜贤使者之赐,深惟土木之役所阙者众,或徇吏而属之,吏必有并缘为奸者,藉得集事,而孤贤使者之知,奈何?
即尽屏群吏,择士之贤者分委之,使凡所市各以其土之有,而所酬一以其时之直。
辟其地使宽而明,培其基使高且固,岸以石而水不能齧,缭以墙而人不能踰。
析而为牢者五,男女各异,而敞其中为勘厅;
峙而为库者四,衣粮囚具各异,而环其旁为隶舍。
又覆地以板,使蒸湿不至;
饰床以漆,使蚤虱不侵。
其为虑甚周,其为计甚远。
先期贻书使余纪其成。
余于牛君有研席之旧,于薛君亦薄有连,其将何辞?
而以病故因仍不果。
暨薛君书再至,知为垂绝之笔,而君之死既浃日矣。
余捧书泣,且念牛君既得请奉祠,而汲汲捐金以曲成大夫之美,薛君已盖棺有日,而拳拳求记以无忘贤使者之知,二事皆世所罕。
余顾以病,不能及薛君之存大书以警颓俗,余实有负。
姑述其略以授薛君之弟,庶几昔人挂剑之义云
牛君字隆叟石埭人,某年进士
薛君字某,某处人,某年进士
余为漫塘叟刘某
时端平乙未秋八月既望
韩之美李恪各转一官制 宋 · 张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六三、《华阳集》卷五
日者虏大入襄、,一方为之搔动,而安陆密迩,形胜相望。
尔等或任守臣,或贰郡政,严武经而外拒,固吾圉以自安,贼不敢窥,民用无扰。
有司言状,朕甚嘉之。
何爱一官,不为尔宠!
往服休命,益懋远图。
韩之美湖北京西宣抚司干办公事累与乌珠等见大阵获捷转右朝议大夫依前直秘阁 宋 · 张嵲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八、《紫微集》卷一二
敕:尔赞画大将,遏寇有庸。
既畴尔劳,以行赏典;
载稽故事,更锡命书。
特越录于彝章,俾进秩于少列,上还故印,往服新褒。
深惟绝异之施,无效众人之报。
可。
某人赠直秘阁 宋 · 胡寅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五七、《斐然集》卷一四
元祐初,登用先正司马光,天下贤材,由类而至。
小人不利,党论兴焉。
自今观之,孰邪孰正?
朕所以昭洗冤愤,而次第施恩,实惟垂劝方来,非独有悯于既往者也。
尔得所附丽,名挂于籍,阅世之后,清议皎然。
兹用追锡以中秘之美,其视为谗邪窃富贵,死而与草木俱腐者,亦相远矣。
尚服明训,增尔之
建阳县增买赈粜仓田记1251年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二、《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九○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莆田
初,储侯置仓,积米三千五百石,且买田六十馀石以辅之。
其后仓废,米存者才五之一,田夺隶桥庵。
今既修废籴满五千石,返田于仓,又增田五十馀石。
仓有田百馀石,自储侯及余始也。
噫!
余垂解铜墨,客或哂余曰:「令以三年为仕,有不及三年者,前后人意见不必同,子仓何恃而久乎」?
余谢曰:「恃此心耳。
吾心如禅家之灯,后人必有传此灯者,姑待之」。
余去,县印凡数易,至杨侯大雷,仓田可五百馀石矣。
淳祐辛亥,余行役道溪上,士民遮道曰:前人增仓田率不能多,惟杨侯几二百石。
任侯捐三千缗,所增过杨侯之数,昔未有也。
于是高士江某世号江三白者,捐七百馀缗,增五十馀石,寓士宋君某,番禺帅长子,捐田二十馀石继之,通旧田几八百石,盛矣哉!
余闻迩年大家多飞寄,中产困敷抑,为仓之害,救之之策不过官自覈产,仓自增田而已。
产实则籴公,田多则籴少。
昔也岁籴五千,今减千石矣。
他日田愈多,籴愈少,奚飞寄、敷抑之足忧哉?
由储侯至余,未三十年仓坏而米羽化,继储者之失也。
由余任侯又将三十年,仓与米无恙而田之增者七倍,继者之贤也。
若二侯,盖其尤著者也。
侯莅壮哉县,未尝大声疾呼,而强梗者柔服,蛊坏者设饰,台府皆称其治为七邑之冠冕。
人言侯薰沐其身如玉雪,凡米盐出入之赢,他人以实苞篚囊橐者,侯皆举而归之于仓,如江师施衣盂、宋君割伏腊,不私于一身一家而公其惠于百里之人。
使令君皆二侯,仓官皆如宋,邑人皆如江,心心相传、灯灯不灭矣。
行天下,尝谓建溪俗尤近古。
去官久,每出其境,城郭村落父老子弟必幡华迎饯,追随不置。
晚罹艰棘,耆宿有赍粮行千里相吊者。
以邑人之不忘如此,则其于任侯宜何如也!
老悖,为旧民记见大夫之美,姑述其大槩如此。
其田之顷亩、斛斗,刻之碑阴。
侯名某,四明人,擢儒科,将进用于朝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