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范丞相(一)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二八、《鸿庆居士文集》卷一一、《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八四
某去年承乏平江,侧聆相公召归中司,候司造朝,驰书赞喜。
无何,触罪罢去,携孥累窜伏三吴大泽中,不敢复以姓名通于执事大人之门。
乱定,亲旧移书,访问生死,传闻相公进位大丞相,不觉欣然拊髀而起,退而裁书,诵所闻,庶几区区千一之虑。
书成复毁,至于三四,卒不获已,愿效其愚。
某窃观崇宁以来,士大夫徇名失实,皆枵然不适于用,其流至于靖康建炎极矣。
救今日之乱,且置元丰元祐勿论,宜度时之所宜为者,急起而趋之,如拯焚救溺。
不然,袭常祖故,以乱救乱,天下纷纷,何时而定也?
四夷侵暴,群盗相挻而起,所宜尊宠战士以效命致忠,而贾谠辈以言章摈斥于清流之外,激怒奸雄,蹈白马之覆辙;
时危多故,贤者避世,所宜激赏忠义,共立于王朝,而詹乂以恬退,蒙诏奖进学士,以固士大夫全身远害之谋。
财计之臣,惴惴然,恐以乏军兴得罪。
王琮以不镂《通鉴》书板,罢转运使,何其缓而不切也。
江置使,防遏又置使,州带钤辖,又兼安抚,平江又兼制置常州小郡,安抚司使臣至百馀辈,官乱民贫,视宣和为甚。
而改天长、江阴为军,尤为无理。
两州既失两县租税之入,两县又纷然建立官吏,召募使令,掊聚禄廪,创置公使,独任一州,供亿之责,诛求百出,民不堪命,此何为也?
某去秋寄家湖上,居苏、常两郡之间,外调防江之夫,内严防城之具,尽录公私材木以为战舰,毁彻庐舍以广壕堑,斩伐丘墓以创楼橹,掘地陷马,编木为大筏,率米为粮,敛钱犒军,掊取缯帛为袍袄之属,凡战守之备,修举亡遗,而民力亦尽。
大盗入境,将吏望风委之而去。
凡前二守之勤劳,两县之备禦,第以上应诏旨,下以疑误邦人,故吴人之死者十九。
京师太原,天下之金城汤池也,尚不能守,胡不明示邦人徙避之计以全其肝脑?
而在官者又恐以无所为而得咎,故宁大坏至此也。
虏骑入苏、常,不满二十日,而戚方、郭吉、刘远、张威武之流,皆防江大兵,涂炭一路,积七八月而后定。
防江本以备虏也,虏欲至则溃散而为盗,虏已去又招安为兵,既往之败,可以为鉴。
刘光世防江之师又至矣,淫名亡实,其祸至此,可不悲哉!
恭惟某官盛德伟望,尊显三朝,他日大廷摩上之言,谏垣论刺宰相之疏,天下传诵,以为口实。
今以天下宰居其位,行其言,必有以大慰斯民之望。
然今徇名之大患有二,二患未去,则四夷猖狂,群盗椎剽,社稷危亡之忧,生民涂炭之祸,未易以岁月定也。
靖康之初,大臣树党,弃捐官爵,如用泥土;
而妄言无行之徒上书图进取者,所在如市。
狂诞不根,往往报闻,则诅诽君父,谤骂大臣,以逞其不肖之心,兴讹造讪,更唱迭和,鼓惑群小激怒军士,驯致钱塘伏阙之变。
比苗、刘伏其诛,而人犹以为冤,皆此辈为之。
一患也。
建炎以来,宰相第行台谏风旨,今日行某事,言而罢之;
明日用某人,言而黜之。
凡所施置,曾不得一举手,俄而边遽上闻,则又以罔功之罪攻而去之矣。
是其言果出于正邪?
此卖直钓名于一时,而阴欲尽其所厚善者尔。
二患也。
去此二患,必以饰非拒谏负天下之谤。
二患未除,则群言乱政,必致误朝之谴。
然则奈何?
嬴秦之亡也,刘、项相拒于荥阳、京索之间,天下之士,不归汉则归楚。
高帝纳用群策,虽麾下骑士,亦时时审问邑中贤豪。
至于驾驭群臣,则踞床洗足,溺冠骑项。
所谓盛服先生,谏争之臣,亦嫚侮而不信。
何者?
谋议之臣,内有良、平腹心之亲;
将帅之臣,外有信、越爪牙之用。
一身之势,合而无閒。
或借箸于食前,或排闼于卧内,附耳而谈,蹑足而悟,如疾痛苛痒切于肌肤手足,不期而自至,故能蹶秦诛楚,以成帝王之勋。
彼其伏青蒲,冠獬豸,譊譊然陈说诗书,上章欢哗以应故事,固高帝之所大骂而不信也。
今朝廷得一韩信以为将帅,言者必曰寄食漂母,无资身之策;
受辱跨下,无兼人之勇,今拜为大将,而一军皆惊,则必黜之矣。
又得一陈平以为谋臣,言者必曰事魏不容,事楚亡去,受金盗嫂,反覆乱臣,今拜为护军而诸将尽欢,则必黜之矣。
陈平、韩信之贤,没世不可得;
幸而得之,必不为用。
诸生则不能斗,而尾生孝己之行,又亡益于存亡成败之几。
依违固避,以苟岁月。
主上一旦赫然责宰相以扶颠持危之效,而公车北阙之章、白简皂囊之封,又随而至矣。
相公之计,当以身任天下之谤讪,革去淫名文具之害政,深究天下治乱之实。
今日用某人,明日行某事,造膝开陈,勿疑勿贰,如句践种、蠡,齐侯之管仲
凡迂阔难行之论,谬悠无稽之谈,不得一言入于其间,庶几有立于天下,而大尉民望
不然,去就有义,不可则止,无自辱焉。
其更有深于此者,而不敢言也。
贾谠致仕转官制 宋 · 王洋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六七、《东牟集》卷七
朕优贤尚齿,尤贵老成之人;
览奏引年,又嘉止足之义。
遽开请谢,爰用疏恩。
具官某策名于时,施学于用,早著将输之效,屡养之劳。
凡其居官,俱有显绩,持甘泉之橐,方均佚仙真之祠;
挂神虎之冠,乃列陈钟漏之语。
用颁宠典,进升峻阶。
其安抚于精神,以光华于乡里。
家居自适,只以观厉俗之规;
世赏相承,当勿替教忠之训。
贾谠观察使 宋 · 李正民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三八、《大隐集》卷三
敕:君臣之义,险夷当秉一心;
立国之方,文武固无二道。
适图守备,宜越常规。
具官某风力强明,材猷敏劭。
早联儒服,亟践周行。
浸跻华近之班,屡典剧繁之寄。
比繇庐次,畀以使权。
捍天堑之要津,总水犀之节制。
辍以从橐,易处廉车
其躬属于戎鞬,以总临于战舰。
往祗朕命,益既乃心。
可。
真定城中闻莺声方响和贾明仲 宋 · 吕颐浩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谁家方响闻莺声,恰似年时在帝京。
宝马金鞍芳草路,却教潘鬓二毛生。
贾太夫人王氏挽诗二首贾谠宝学母) 其一 宋 · 汪藻
七言律诗 押冬韵
优恩不与外庭同,诏墨亲颁出九重。
钟鼎承家能两大,诗书教子得三从。
葭莩密接椒房庆,脂泽频增石窌封。
千里归来鸣鹤野湘江正绕墓前松。
贾太夫人王氏挽诗二首贾谠宝学母) 其二 宋 · 汪藻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忆昨容衣未祔姑,哀深反哺白头乌。
佳城欲见千年日,旅殡先求五父衢。
汲汲素冠蒙雾雨,翩翩丹旐历江湖。
竟成窀穸干戈后,此事哀荣世所无。
贾谠辞免宝文阁直学士不允批答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七一、《浮溪集》卷一五
朕以卿性资明锐,风力敏强,厥望在人,以忧去位。
惟朝廷之治,方叹于才难;
则门内之恩,宜从于义夺。
趋膺成命,勿复牢辞。
吴国太夫人1145年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八六、《浮溪集》卷二一 创作地点:湖南省永州市
宝文阁直学士贾谠母,吴国太夫人王氏者,秦王审琦五世孙,而显恭皇后之姑也。
精修乐施,终身如一日。
建炎二年,随金陵,薨焉,菆于城北正觉寺
会有司以其地为元懿太子坟堧,欲举夫人葬零陵,不可。
绍兴十五年,始得请启菆,棺衾腐败,巾屦杯圈,触之埃散。
独夫人面如生,肩而下异蔓覆之若铢衣。
及易棺衾,香闻数十步。
金陵倾国都而出,焚香作礼,曰:「善哉!
非夫人愿力所成不及此」。
于是藻为之赞曰:
夫人生王家,具足诸福慧。
珍宝千百亿,视之如微尘。
倾以饭伊蒲,了无留吝色。
用檀波罗蜜,精进终其身。
窆于给孤园,经十八寒暑。
彼物皆朽坏,而吾面如生。
爪眉齿发肤,以至脂泽等。
光润柔软相,与生亦无殊。
宝花绸缪之,芬馥世希有。
坐遣诸草木,悉成旃檀林
云何劫灰馀,有此殊胜事。
谁非幻泡影,独现金刚身。
一时生信心,见者及闻者。
极无边无量,数等恒河沙
由兹證菩提,是名为说法。